女儿高考落榜我含泪接回家 邻居笑话我无用 三年后她站在央视领奖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07:40 1

摘要:翻开老旧的家庭相册,已经泛黄的照片里,是女儿小时候第一次拿到奖状时的笑脸。那时候她刚上小学三年级,在学校里的英语比赛拿了第二名。她捧着那张薄薄的奖状,笑得像个小太阳。

翻开老旧的家庭相册,已经泛黄的照片里,是女儿小时候第一次拿到奖状时的笑脸。那时候她刚上小学三年级,在学校里的英语比赛拿了第二名。她捧着那张薄薄的奖状,笑得像个小太阳。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想起女儿高考那年,我总忍不住叹气。

那是2019年盛夏,蝉鸣声嘶力竭,仿佛也在为千军万马的考生加油。县城的温度飙到了36度,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送考的家长们在校门口来回踱步,有人打着遮阳伞,有人摇着蒲扇,却没人离开。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学生们陆续走出考场。我一眼就看到了女儿小雨,她走得很慢,低着头,背影有些萎靡。

“考得怎么样?”我迎上去,递给她一瓶冰镇矿泉水。

她接过水,喝了一口,摇摇头:“爸,这次完了。”

小雨一直是个好学生,从小到大,成绩都是班上前几名。高一高二的模拟考试,她的分数都稳定在重点线以上。我和她妈妈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对她却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有出息。

为了让她专心学习,家里能省的都省了。她妈在镇上食品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我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手上的茧子厚得像树皮。家里的彩电是十年前买的,遥控器早就坏了,换台还得用筷子戳按钮。但女儿的学习用品,我们从来舍得花钱。

高三那年,我们给她报了补习班,一个月要三千多。我偷偷把自己的烟从”红塔山”换成了散装的”大前门”,她妈把羊肉换成了猪肉,鸡蛋换成了豆腐。但只要想到女儿将来能考上好大学,这些苦都是值得的。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正在工地上干活。电话响了,是小雨打来的。

“爸,我考砸了。”电话那头,女儿的声音很低,几乎听不见,“三本线都没过。”

我的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掉在地上。

“没事,没事,”我强装镇定,“先回家,咱们再想办法。”

放下电话,我跟工头请了假,匆匆往家赶。路上遇到了住在隔壁的张叔,他拦住我问:“老刘啊,听说你闺女高考成绩出来了?考得咋样啊?”

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听别人说,好像没过本科线?”张叔话里有话,“早就跟你说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啥,找个好婆家多简单。你看我家那闺女,高中没毕业就嫁人了,现在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我没吭声,低着头快步走开。张叔家闺女早早嫁人,倒是真的。但她女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人,这些年张叔闺女没少往娘家跑,脸上的伤一道接一道。

回到家,小雨正坐在沙发上发呆。看到我进门,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爸,对不起,我没考好,我对不起你和妈妈。”

我心里酸涩难忍,走过去摸摸她的头:“没事,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

其实,我心里比谁都难受。不是因为失望,而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女儿的自责和伤心。

她妈从食品厂请假回来,看到这情形,也红了眼圈,但很快就擦干眼泪,张罗着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还特意买了小雨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没考好就没考好,咱家又不是非得靠这个吃饭。”她妈一边往小雨碗里夹菜,一边说,“要不复读一年?”

小雨摇摇头:“我不想再复读了。”

她低头扒饭,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我想学艺术。”

我和她妈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小雨从小学习不错,但从没表现出对艺术的特别兴趣。

“你是说,想考艺术类院校?”我问。

“嗯,我想学动画设计。”小雨说,眼睛里有了一点光彩,“其实我一直很喜欢画画,只是没敢跟你们说。”

原来,小雨从初中开始就对动画和插画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在作业本的空白处画一些小人物。高中时压力大,她就在深夜偷偷画画来放松。她的画画天赋,我和她妈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可是,学艺术要花不少钱吧?”她妈有些担忧地说。

“我会考学校,不是那种私人培训机构。”小雨似乎已经想好了,“我查过了,Z省艺术学院有动画专业,学费每年七千多,比普通大学贵不了多少。”

我和她妈又对视一眼。老实说,我们对艺术一窍不通,不知道学这个将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但看到女儿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我们不忍心扑灭。

“行,爸爸妈妈支持你。”我拍拍她的肩膀,“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支持。”

小雨破涕为笑:“谢谢爸妈。”

第二天,我带着小雨去县城最好的美术培训班报名。培训班的老师看了小雨的几幅画后,眼睛一亮:“你女儿很有天赋啊。”

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或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候被固有的观念蒙蔽了双眼。

培训班一个月要两千五,比高三补习便宜一些,但艺考还需要专门的美术用品,颜料、画笔、画板,这些都不便宜。我和她妈商量后,决定她妈再多接些零活,我也在周末去小区门口修自行车赚外快。

邻居们知道小雨高考没考好,准备改学美术后,议论纷纷。

“听说老刘家闺女高考没考上,现在改学画画了?”

“哎呀,那不是浪费钱吗?学那个能干啥?还不如早点工作挣钱。”

“就是,我侄女学了美术,现在还不是在奶茶店当服务员。”

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我装作没听见,但心里难免有些不安。小雨为了不让我们看出她的压力,总是笑嘻嘻的,但我有时半夜起来上厕所,能看到她房间的灯还亮着,她正伏案画画。

培训三个月后,艺考季到了。我请了假,陪小雨去省城参加艺术院校的考试。住在便宜旅馆里,吃着泡面,看着女儿日复一日地在画室和考场之间奔波。

等待成绩的日子比高考还煎熬。终于有一天,小雨接到了Z省艺术学院的电话,通知她被录取了。

那一刻,我看到女儿跳起来,激动地抱住我:“爸,我考上了!”

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眼泪差点掉下来。

收拾行李去学校报到那天,张叔又在门口遇到了我们。他看了看小雨的行李箱,撇撇嘴:“这年头,学艺术有啥用啊,还不如早点工作。”

我没理他,帮女儿把行李搬上了出租车。

小雨在大学里如鱼得水。每次打电话回来,她都兴奋地讲学校里的新鲜事,讲她学到的新技术,讲她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和她妈虽然听不太懂那些专业术语,但能感受到她的快乐和成就感。

大二那年,小雨参加了一个全国大学生动画设计比赛。她花了三个月时间,创作了一部短片《爸爸的手》,讲述了一个建筑工人父亲如何用粗糙的双手支撑起女儿的大学梦。

“爸,这部作品是送给你的。”她把初稿发给我看,我笨手笨脚地在手机上点开视频,看到片中父亲粗糙的手掌,那一刻,我忍不住摸了摸自己满是老茧的手。

突然意识到,她一直都在偷偷观察,记住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不懂艺术,但我知道,女儿的作品里有真情实感。

没想到,这部短片在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评委会主任,是国内著名的动画导演,他亲自找到小雨,邀请她毕业后去他的工作室实习。

小雨大三时,她的作品入选了”全国青年动画新锐展”,在北京展出。我和她妈商量了好久,最终决定一起去北京看看女儿的作品。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北京,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硬座火车,浑身酸痛地到达了北京南站。小雨在站口等我们,看上去比离家时成熟了许多,皮肤白了,头发也剪短了,显得干练精神。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她惊喜地抱住我们。

“当然要来看看我闺女的杰作啊。”我笑着说。

展览在一个文化中心举行,人头攒动。小雨的作品被放在很显眼的位置,是一组讲述普通工人日常生活的定格动画。我站在作品前,听着周围人的赞美和讨论,心里满满的骄傲。

“您是小雨的父亲吧?”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走过来,伸出手,“您好,我是文化部动漫推广中心的李主任。您女儿的作品非常有生活气息,打动了很多人。”

我有些拘谨地握了握他的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近我们在策划一个’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主题创作项目,很希望小雨能参与。”李主任继续说,“如果作品出色,将有机会在央视播出。”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对小雨说:“你看,当初要是听了那些人的闲话,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哪会有今天?”

小雨笑了:“爸,我能坚持下来,全靠你和妈妈支持我。”

大学毕业那年,小雨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作的动画作品《工地上的歌》入选了”五个一工程奖”,并在央视播出。这是一部讲述农民工生活的动画纪录片,用细腻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展现了城市建设者们的辛劳和坚韧。

播出那天,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我特意买了一瓶二锅头,给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当看到片尾制作人员名单中女儿的名字时,我举起杯子,声音有些哽咽:“为我们的小雨干杯!”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播出后,小雨被邀请到央视一个文化节目做嘉宾,分享创作经历。

节目播出那天,家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邻居。张叔也挤在人群中,表情复杂地盯着电视屏幕。

“这不是老刘家闺女吗?上电视了啊!”

“是啊,听说还得了什么大奖呢。”

“当初不是高考没考好吗?怎么现在这么厉害了?”

电视里,主持人问小雨:“是什么让你选择了动画这条路?”

小雨笑了笑:“其实最开始是个意外。高考失利后,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很幸运,我的父母支持我追求真正热爱的事情。”

“你的作品很接地气,特别是描绘普通工人生活的部分,非常感人。这些灵感来自哪里?”

小雨看向镜头,仿佛在看着我们:“来自我的父亲。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他的手上有很多老茧,但正是这双手供我读书,支持我追梦。我想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普通人的不平凡。”

我坐在电视机前,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节目结束后,张叔敲开了我家的门,神色尴尬:“老刘啊,真没想到你闺女这么有出息。当初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你别往心里去啊。”

我笑了笑:“没事,谁能看得准孩子的未来呢?”

送走张叔,我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想起三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天,女儿高考失利,我含泪把她接回家。那时候,谁能想到,命运的转折点就藏在看似的失败里?

如今,当年那个自卑的小姑娘,已经站在了央视的舞台上,用她的才华和坚持,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去年,小雨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动画工作室,专注于制作反映普通人生活的艺术作品。她常常回到家乡,走访那些建筑工地,记录工人们的故事。

她对我说:“爸,我想让更多人看到,那些用双手建设城市的人,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铭记。”

前不久,小雨告诉我,她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县城变迁的动画纪录片。她邀请我担任顾问,因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座小城的变化。

站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看着墙上女儿获奖时的照片,我忽然明白: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替孩子规划人生,而是在他们迷茫时给予支持,在他们勇敢尝试时做坚强的后盾。

有时候,看似的失败,可能是命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正如小雨高考的落榜,反而让她找到了真正的人生舞台。

夜深了,院子里的老树沙沙作响。我拿出手机,给在北京出差的小雨发了条信息:

“爸爸为你骄傲。”

手机很快亮了起来,是女儿的回复:

“谢谢爸爸的支持和信任,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我笑了,把手机放回口袋,慢慢走回屋里。电视柜上,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和她最近的获奖证书并排摆放着,照片里,她抱着奖状,笑得灿烂。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喜欢在作业本上涂鸦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而我,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她坚强的后盾,见证她的每一步成长。

人生啊,真是充满了惊喜。

来源:荷叶聊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