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从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要引起重视。
近日,全国多地气温开始明显下降
秋冬流感高发季节又到了
10月29日,相关话题
#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
冲上微博热搜
甲型H3N2是新毒株?
今年的流感和去年有什么不一样?
该怎么防范?
一文了解↓↓
甲型H3N2是“新型病毒”?
近日,国内多地报告流感活动增多,有人传言称“今年流感季提前,出现了‘新型病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从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要引起重视。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所副所长钟威澄清,甲型H3N2全球流行历史可追溯至1968年,是常见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之一。
李侗介绍,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
“很多专家也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他说。
在致病力方面,与甲型H1N1及乙型流感病毒相比,甲型H3N2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不大,均以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和乏力为主要表现。从现有数据看,其致病力、重症风险及传播力与去年流行的甲型H1N1未见显著差异,现有常规抗病毒药物对其均有效。
广东进入冬春季流感高发期
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刘隽表示,目前广东省已进入冬春季流感高发期,全省流感活动水平持续上升,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随着气温下降,接下来流感活动水平将可能在流行期继续波动。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重症的最有效手段,刘隽建议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积极接种。
需特别提醒的是,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6—59月龄的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中的脆弱人群及员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需尽早接种。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接种疫苗后约2—4周可产生有效抗体,建议在流感病毒活跃期前完成接种。
安徽流行高峰预计为12月底至明年1月初
“根据我省流感监测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数据,当前全省流感活动虽呈小幅上升趋势。”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医师朱标介绍,目前全省流感活动整体阳性率仍处在较低水平,尚未到达流行季节。
同时,我省目前也未监测到流行高峰提前的显著信号。朱标表示结合历史监测数据与当前传播态势,全省流感流行高峰预计在本年度12月底至明年1月初出现,整体时间与既往年份基本一致,市民无需过度担忧。
疫苗种类多样,可按需选择
面对三价、四价、灭活、减活、裂解、亚单位等诸多选项,不少市民感到困惑。
刘隽对此作出解答:三价疫苗覆盖两种甲型(H1N1、H3N2)和一种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株,而四价疫苗在此基础上多覆盖一种乙型B/Yamagata毒株。
刘隽建议,无需过分纠结选择哪个疫苗品种,无论哪种疫苗,尽早接种才能在流感高发前建立屏障。所有种类流感疫苗均安全有效,市民可放心按需选择。
日常注意防护
安徽省疾控中心提醒,当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9℃)超过3天,且服用退烧药后效果不佳;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意识模糊、呕吐、腹泻严重、脱水等全身症状时,需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预防中也要注意,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的卫生习惯,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出入人群密集场所时;在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居家隔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防止传染他人。
来源:阜阳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