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优势在于相机能自动匹配光圈、快门、ISO,按下快门即可拍摄,非常适合快速记录。不过,它存在致命短板,无法控制景深和动态效果,拍云海、星空时容易翻车,比如拍摄瀑布时,快门速度过快会让水流呈现 “定格冰块” 的效果。
拍风光用得最多的曝光模式,如果要排名的话,M档应该是最多的,其次是光圈优先档。
适用场景为光线均匀的日常场景,像晴天公园、城市街道等。
其优势在于相机能自动匹配光圈、快门、ISO,按下快门即可拍摄,非常适合快速记录。不过,它存在致命短板,无法控制景深和动态效果,拍云海、星空时容易翻车,比如拍摄瀑布时,快门速度过快会让水流呈现 “定格冰块” 的效果。
核心逻辑是手动设置光圈,相机自动匹配快门和 ISO。
在风光摄影中,大场景全景拍摄时,使用 F8 - F11 的小光圈,能保证前后景都清晰,比如拍摄雪山,可让岩石纹理与天空细节都得以保留;而进行虚化特写时,选择 F2.8 - F4 的大光圈,能突出主体,例如拍摄野花,可使背景虚化形成梦幻光斑。此外,搭配 “曝光补偿” 还能微调亮度,逆光场景降低 0.7EV,可避免天空过曝。
适合熟悉曝光三要素,追求极致效果的摄影师。
在长曝光摄影中,如拍拉丝云海,需快门 30s + 小光圈 + 低 ISO;拍摄夜景星轨时,快门 25s + 光圈 F2.8 + ISO3200,且需配合 B 门模式。但新手使用时容易因参数搭配失误导致全片报废,比如快门过慢 + ISO 过高,会使画面噪点爆炸。
主要用于控制运动物体的表现形态,高速快门(如 1/1000s)可凝固动态,适合抓拍飞鸟、瀑布水花;慢速快门(如 1/30s)能呈现拉丝效果,拍丝绸般的水流,不过需搭配三脚架和 ND 减光镜来延长曝光时间。
必选模式:光圈优先(A/Av)
参数公式:光圈 F8 - F11 + 快门 1/250s + ISO100
效果解析:小光圈能保证从近处岩石到远处山脉都清晰,低 ISO 使画质纯净,配合 “点测光” 对准天空,可保留云朵细节。
绝杀模式:手动模式(M)
参数组合:快门 1 - 30s + 光圈 F11 + ISO50
操作要点:必须使用三脚架,搭配 ND 减光镜压暗光线,用 “B 门模式” 自由控制曝光时长,让水流秒变丝绸质感。
万能模式:光圈优先(A/Av)
参数调整:光圈 F11 + 快门 1/125s + ISO100 + 曝光补偿 - 1.0
关键技巧:用 “点测光” 锁定太阳周边云层,降低曝光保留晚霞色彩,拍摄人物可呈现剪影效果。
专业模式:手动模式(M)
黄金参数:快门 25s + 光圈 F2.8 + ISO3200
避坑指南:手动对焦无穷远,关闭长时间曝光降噪,避免单张拍摄耗时翻倍,使用快门线防止抖动。
正确选择:光圈优先(A/Av)
参数秘籍:光圈 F8 + 快门 1/200s + ISO100 + 曝光补偿 + 1.0
核心逻辑:增加曝光补偿还原雪的洁白,避免拍成 “灰雪”。
拍摄夜景风光时,需采用 “B 门” 模式,同时要使用快门线和三脚架。技术关键点在于两次曝光,第一次曝光在天黑之前,要把控好 “亮” 的程度并做到欠曝,为第二次曝光留有余地;第二次曝光在夜空全黑的情况下进行。
在风光摄影中,曝光补偿是重要的调节手段。拍摄雪景、雾景等浅色调画面时,增加曝光补偿可还原景物的洁净;而在逆光拍摄日出、日落时,降低曝光补偿能保留天空的色彩和细节。
拍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直方图检查曝光情况。波峰居中且无溢出时,说明曝光最佳。通过观察直方图,可及时调整曝光参数,避免画面过曝或欠曝。
光线均匀场景可使用 “全自动模式”,拍摄风景时切换至 “光圈优先”,先熟悉光圈对景深的控制,以及相机自动匹配快门和 ISO 的原理。
对于动态场景和夜景,选择 “手动模式”,深入理解曝光三要素的搭配,尝试使用 B 门和减光镜等工具,提升对光线的控制能力。
根据具体的拍摄题材和创意需求,灵活选择曝光模式。手动模式可实现精确的曝光控制,配合不同的测光方式和参数设置,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风光作品。
风光摄影的本质是 “驯服光线”,选对曝光模式是掌握光影话语权的关键。
不同的曝光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没有绝对正确的模式,只有最贴合场景的选择。建议摄影师多拍多试,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结合直方图等工具检查曝光,不断提升风光摄影的水平,让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能捕捉到风光的独特魅力。
来源:生活瞬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