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直播预告 | 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科技,以生命的眼光看待艺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8:12 1

摘要:正在余杭美术馆展出的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锚定“技术迭代中的文化生态重构”这一核心命题,汇聚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160余位(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展开“天地人机”的对话:在具身交互中感知人机与世界的联结,在数字教育中滋养人文与科技的共生,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

“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一百多年里,法国作家福楼拜这句金句,素来为人们所熟悉。

今天在杭州有一个展览,真的让我们有机会,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科技,以生命的眼光看待艺术。

正在余杭美术馆展出的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锚定“技术迭代中的文化生态重构”这一核心命题,汇聚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160余位(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展开“天地人机”的对话:在具身交互中感知人机与世界的联结,在数字教育中滋养人文与科技的共生,在生态重构中激发对技术与境域的猜想,在哲学追问中反思价值与伦理的边界。

本周五(10月31日)14:00,潮新闻将联合展览的主办方中国美术学院,为各位观众带来独家直播导览。

当天,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策展组的三位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所长俞同舟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教师陈梦阳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智能造物研究所教师卞京,将为大家介绍展览四大板块的精彩展品。

甚至很有意思的是,展厅里也需要“爬山”:从序厅进入第一板块,观众就时不时需要一面往上走台阶一面看作品。从国际艺术家为良渚“艺汇丝路”而创作的采风作品,到中国艺术家从良渚出发与世界文明古国对话的艺术开始;

直到走上“山顶”,在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伙伴合作共建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三体计算星座”、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影像作品《时空弹性》,以及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创作的虚拟仿真交互装置《深海智能无人潜航器》等创作中,感受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再往“山下”走——在北纬30度”、探源全球文明现场的“天问”文化考察……走完110余件(组)艺术作品构建的一座文明的山峰。此刻,各位“探索者”以不同纬度、不同路径的攀登,最终在人文与科技交汇中展开对话。

整个看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一座新建筑的过程——本次展出地点在全新启幕的余杭美术馆,馆身以双环同构的圆璧的造型,营造出“悬浮”于天地之间的意象,流转的形态又应和“莫比乌斯环”的无限探索与时空绵延。

展讯

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

时间:2025年10月18日-12月18日

开幕时间:2025年10月18日16:00

地点:余杭美术馆(杭州市余杭区良运街288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