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 “发动机”,多囊是 “沉睡莲蓬”,武汉医学大咖让健康知识“活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7:09 1

摘要:“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成是一台燃油车,那么心脏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心率就是我们的转速表。”10月2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报告厅内,该院卢佳佳医生从“心率”这一易获取的数据切入,告诉大家在运动中如何读懂心率,通过运动改善生活。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成是一台燃油车,那么心脏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心率就是我们的转速表。”10月2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报告厅内,该院卢佳佳医生从“心率”这一易获取的数据切入,告诉大家在运动中如何读懂心率,通过运动改善生活。

当天,武汉医学会成立100周年健康科普演讲比赛决赛在此举行,19 位医务工作者以“科普 + 故事”形式,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健康指南,以这种方式纪念武汉医学会成立100周年。

据了解,本次决赛选手均为武汉医学会及医药卫生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以上专家——他们既是临床一线的“顶梁柱”,也是健康科普的“排头兵”。

本次19个作品覆盖健康体重管理、青少年近视防控、精神卫生、女性健康、重点疾病攻坚、用药安全、中医药养生等多个维度,精准回应了群众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链条健康需求。

武汉市第一医院胡雅君医生以“沉睡的莲蓬”比喻多囊卵巢综合征,结合临床案例分享调理经验;武汉市中心医院刘娟医生以《“疤” 的来龙去脉》为题,提醒祛疤要避开生姜、牙膏、“神仙药水” 等误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姚颖在《拿什么减掉你,我的脂肪》中,科普科学减重方式;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郑洁医生紧扣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女性生育健康管理提供专业指引;武汉市第一医院梅俊华医生分享了《奇奇怪怪的睡眠障碍》,对慢性病睡眠障碍等高发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度的解读……

这些科普作品积极呼应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的“儿童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健康体重管理年”、“时令养生”普及行动部署,充分展现了健康生活方式赋能,从运动、营养、中医药等多个维度,为群众提供了科学、简便、可操作、易坚持的健康生活方案,也充分契合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健康中国战略要求。

一批脱颖而出的科普达人始终坚守科普为民的医者初心,通过各类平台直达公众,传递健康知识,搭建起一座连接医学知识与百姓健康的桥梁。

“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科普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更好地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干预控制病情。”胡雅君医生从事医疗工作 20 余年,长期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解答患者高频问题,其所在科室十几年的科普实践,让患者对疾病认知更科学,配合度更高。

“医学整形美容专业需大量科普‘排雷’。” 刘娟医生介绍,“通过推文、视频把共性问题讲明白,能让大家快速理解。很多来门诊就诊的患者,都说把我的视频都看了一遍,对某种疾病或者治疗有了全面认识,这样也拉进了我跟患者的距离。”

“医疗大咖担当赋能,提升了科普的专业高度。各参赛选手们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方式传递知识,展现了高超的科普传播智慧。”评委组长、湖北省卫健委宣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阚景荣点评道。

据了解,此次演讲内容还将以慕课的形式,在学习强国武汉学习平台推广,市民可随时观看学习。

向大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是武汉医学会的传统。从1948年裘法祖院士主导创办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到2020年陈孝平院士领衔成立了全国首家院士科普工作室,武汉医学会一代代医学工作者始终将健康科普视为己任,把专业的医学知识转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

回望百年,武汉医学会作为武汉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家园,不仅汇聚了最顶尖的医学智慧,更始终坚守“让医学回归大众”的初心。近年来,全市各医药卫生学会充分发挥专家资源集聚优势,让健康知识“活起来”“动起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不仅成为健康武汉的闪亮名片,更在2024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上赢得国际赞誉,向世界展示了武汉医学科普的温度与高度。

阚景荣提出,希望武汉医学会能以本次大赛为起点,持续深耕健康科普,让更权威、更专业、更有效的健康科学知识、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本次比赛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武汉医学会主办,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承办。武汉医学会成立100周年健康科普演讲比赛颁奖仪式将在11月19日,在武汉医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举行。(通讯员:林金国、张梦石)

来源:948交通广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