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是普通输球,是国乒女队一号种子在1000分冠军赛首轮直接回家。
0比3,第三局只拿2分,世界第三被欧洲大姐打出教学局。
这不是普通输球,是国乒女队一号种子在1000分冠军赛首轮直接回家。
直播弹幕瞬间炸锅:后备力量到底行不行?
有人直接问:巴黎之后,谁还能守得住?
时间拉回10月28日,法国蒙彼利埃。
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集体缺席,教练组把票投给全运会。
留下的七个小将,平均年龄20岁。
签表一出,球迷心里咯噔:对手全是外战硬茬。
陈幸同第一个上场。
对手斯佐科斯,30岁,欧洲积分第一,发球动作像钟表,落点精准到厘米。
第一局陈幸同还能咬住,9比11。
第二局节奏直接断线,6比11。
第三局彻底失控,2比11,比赛不到30分钟结束。
镜头扫过教练席,脸色比比分还冷。
男队那边更惨。
陈垣宇面对韩国张禹珍,关键局只拿4分,被对手正手一板一板抽穿。
温瑞博碰上韩国新人吴晙诚,成年赛首秀就交学费,1比3败下阵。
一天之内,国乒三连败,热搜词条全是“一轮游”。
有人把锅甩给年轻。
年龄不是护身符,也不是挡箭牌。
18岁的张本美和已经站上奥运领奖台。
19岁的勒布伦兄弟把主场吼成火山。
国乒小将却还在交学费,差距肉眼可见。
问题到底出在哪?
第一,缺主心骨。
以往比赛,主力坐在场边,小将心里有底。
这次看台空空,年轻人自己扛,手比脚还硬。
斯佐科斯赛后一句“我知道她紧张”直接戳破窗户纸。
第二,训练内容脱节。
国内比赛节奏慢,旋转强,对手偏防守。
一到国际赛场,对手全是高速对攻。
陈幸同被前后调动,跑位明显慢半拍。
陈垣宇面对张禹珍的爆冲,回球质量直线下降。
平时练的防守反击,根本对不上点。
第三,外战机会太少。
过去三年,陈垣宇只打过4场国际成人赛。
温瑞博更惨,这次是第一次。
对手却每周飞欧洲,一月三站,肌肉记忆刻在骨子里。
国乒小将像闭卷考试,题目全是超纲。
输球不是末日,可怕的是重复输球。
同样剧本今年已演三次。
年初新加坡,二队止步16强。
夏天萨格勒布,三线失守。
再到蒙彼利埃,首轮集体回家。
球迷从愤怒到麻木,市场从热捧到冷眼。
赞助商开始算账:曝光率下滑,投入要不要砍?
教练组也坐不住。
内部文件流出,三条新规矩连夜下发。
15岁以上国青队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国际公开赛。
一队替补,抽签决定随队,不看出身看外战胜率。
赛后48小时内提交心理报告,心率波动超过20%必须加练抗压。
文件末尾盖着红章:立即执行,全网独家,马上删。
留给小将的时间窗口正在缩小。
明年多哈世乒赛,后年巴黎奥运,外协磨刀霍霍。
再不做改变,你会损失的不止是一场球,而是整整一个周期。
不懂外战节奏,下一个被打出2比11的就是你。
好在前路还有光。
向鹏还没出场,他今晚对阵弗朗西斯卡。
对手世界第九,力量大,发球贼。
向鹏提前三天加练接发,训练馆灯开到凌晨两点。
教练组把斯佐科斯击败陈幸同的录像剪成三句话,贴在球台边。
第一句:发球别退台。
第二句:第三板先加质量。
第三句:比分到9比9,别想保守,直接抢直线。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无脑复制,直接抄作业。
观众也可以把这三句话抄进生活。
遇到硬仗,先站住位置,再提升质量,最后关键时刻敢出手。
体育是放大镜,把普通人的犹豫、胆怯、拖延照得清清楚楚。
赢球不靠口号,靠提前一步把漏洞补上。
输球也不是末日,只要下一场铃声响起,你比上一次多拿一分,就算赢。
夜场灯光亮起,向鹏背着球包走向赛场。
镜头扫过他的脸,没有表情,就是干。
国乒能不能止血,就看这一拍。
拍与拍之间,是年轻人的未来,也是球迷的期待。
球台两端,一边是恐惧,一边是勇气。
选择权永远在击球那一刻。
来源:端庄优雅春风0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