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是明天国家竞争力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第14名。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新时代人民群众受研究生教育的期望提高,我国注册研究生人数远远低于印度。千人注册研究生只有2人,美国在9
陶华坤: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1.研究生教育责任重大。
今天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是明天国家竞争力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第14名。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新时代人民群众受研究生教育的期望提高,我国注册研究生人数远远低于印度。千人注册研究生只有2人,美国在9人以上,德国、韩国5到7人。我国研究生规模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还有差距。根据目前学龄人口推算,至2030年,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1000万左右。届时,研究生招生规模应为150万人,博士生招生规模应为30万人。
2.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集中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决定高等教育的高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力量。研究生教育的重心从硕士生逐渐转向博士生培养。研究生质量看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的要素:让学生进入前沿研究,掌握现有的研究方法,形成创新意识,形成激发性的环境,处于高激发态,进入专注性思维,演绎推广,总结升华。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3.大师是概念、命题或者理论的化身。
提出一个新概念并不太难,难的是得到世人认可,大师必须在概念、命题与理论构建上有所创新。这是一个呼唤学术大师的年代。大师之路是开辟之路、探索之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对未知奥秘的好奇和探究。做学问,就是要刨根问底。钱学森之问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探索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方法。
4.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
评价创新杰出人才只有一个标准,即看创造和贡献。创新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首先,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做出较大成绩,得到社会公认,成为地区性的创新杰出人才;拓展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的贡献,能对较多领域和专业都具有启发性,使之对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具有重大价值,得到不可否认的实效,成为全国性的创新杰出人才;通过国际交流,媒体传播,使他的创造、发明、发现得到国际公认。为人类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国际性的创新杰出人才。
来源:教育专家话教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