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群体的幸福安康,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生期盼,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考题。面对养老诈骗、赡养纠纷、消费侵权等“银发之忧”,昆区司法局推出“四度”行动,以法律援助专业服务为老年人撑起权益保护伞,让桑榆岁月尽显安心。
老年群体的幸福安康,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生期盼,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考题。面对养老诈骗、赡养纠纷、消费侵权等“银发之忧”,昆区司法局推出“四度”行动,以法律援助专业服务为老年人撑起权益保护伞,让桑榆岁月尽显安心。
一
以“温度” 破壁垒,让服务暖到心坎里
聚焦老年人维权等不起、耗不起的痛点,为老年人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采取“一简三快”工作模式:“一简”即简化程序,简化申请流程,让老年人能够快速、方便地申请到法律援助;“三快”即快速受理、快速指派、快速办结。同时实行“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帮办代办”,对诸如请求支付赡养费,因虐待、遗弃而主张权利的老年人,实行先办理、后补材料的方式。针对高龄、残疾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帮办代办等服务,打破老年人维权的 “物理壁垒” 与 “心理隔阂”。
二
以“广度” 织密网,让覆盖不留空白
打造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服务矩阵,实现维权服务无死角。横向联合民政、卫健等部门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纵向建立110家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并向乡镇(街道)、村(居)延伸,配备专职联络员。推出“半小时服务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维权靠山”。同步升级线上咨询服务,通过2150148服务热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25年以来,线上接待老年人咨询及受理指派法律援助老年人案件共达329人次。
三
以“精度”护权益,让服务不打折扣
积极探索适老宣传形式,通过分类施策、靶向服务,定期邀请社会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者,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村居、敬老院、广场、老年活动室等老年人聚集点,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通过现场答疑、法治巡讲、播放法治短剧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讲解老年人关注的赡养纠纷、遗产纠纷、养老纠纷等法律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的宣传优势,积极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2025年以来,共开展老年人法治专题讲座20余场,有效提升了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
四
以“深度”建机制,让保障落到长效
健全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全程监督机制。案前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老年人案件;案中推行旁听庭审、征询办案机关意见等措施;案后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对已办结的涉老案件定期回访,跟踪权益落实情况,同时收集改进建议,加强老年人法律维权案件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确保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模式,让法律援助从“一次性帮助”升级为“常态化守护”。
来源:包头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