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IP潜力 助攻消费“上分” 杨燕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04:54 2

摘要:这几天“青超联赛”吸引了省内外很多人的眼球。以赛为媒,有效释放了消费活力。特别是在今年“青超联赛”首赛日上,87个特色农畜产品展区,展示销售了200多种特色农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47万元,实现“开门红”。

这几天“青超联赛”吸引了省内外很多人的眼球。以赛为媒,有效释放了消费活力。特别是在今年“青超联赛”首赛日上,87个特色农畜产品展区,展示销售了200多种特色农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47万元,实现“开门红”。

有了第一届的经验,今年的“青超联赛”将产业、文化、生态等串联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综合发展空间。赛场内,敏捷的身形、精湛的技艺,充满力量和激情。赛场外,农畜产品、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纷纷亮相,一幅“体育强、农牧兴、文化活、生态美”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

今年,“青超联赛”还联合了100余家省内外电商平台,联动网红、赛事主播与企业团队,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等,搭建起一个全方位的商业舞台,让各地资源在聚光灯下“共舞”;现场发放5000张农畜产品代金券也巧妙引导了流量精准落地。这种将多平台资源整合、多元主体协作,再搭配精准激励的组合拳,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消费体验场域,推动赛事流量向产品销量高效转化。

把赛事IP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流入口”,这是一条可行的路。但如何实现经济接力,让赛事从“一时火”到“一直火”,还需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打法”。比如在“直播带货+线下体验”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服务链条、创新品牌营销;在构建“赛事IP-文旅融合-产业升级”过程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赛事、旅游的体验感,创造更多的新业态、新场景等。就像网友说的,“看完球赛去打卡,买完特产再自驾”,这种“一站式”消费场景,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国际的赛事并非“高不可攀”的经济密码,本土的赛事也并非“小打小闹”的过眼云烟。2024年,第一届“青超联赛”开赛后的四个多月间,海北藏族自治州各类农畜和文旅产品销售达518万元,与省内外企业签约13亿元,实现旅游收入30.47亿元,54期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662.93万元。可以说,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产、以赛促消,“青超联赛”的综合效益正在不断显现。

“青超联赛”是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希望各市州、相关部门在吸引人流、带动消费、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再发力、再突破,把“青超联赛”这一赛事做大、做强,搞出“大动静”,让其成为青海对外展示的有益窗口、推动发展的助力引擎,把青海的特色产品、非遗等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人认识青海、爱上青海,真正实现赛事与地方经济的双向奔赴。

《青海日报》(2025年05月19日 第4版:省内要闻)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