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天赋异禀的才女,变成了地道的全职太太,家庭破裂的一塌糊涂,连英达都亲口说娶她是个错误。
当年,梁欢不顾骂声,硬是把宋丹丹挤走,非得跟英达结婚,惹得满城风云。
转眼27年过去了,那段拼来的婚事,却一点都没有给她留下一丝尊严。
曾经天赋异禀的才女,变成了地道的全职太太,家庭破裂的一塌糊涂,连英达都亲口说娶她是个错误。
一手天胡好牌打得稀烂,难不成这就是她当初死心眼儿坚持的“报应”吗?
手握好牌
一谈到梁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她“英达妻子”的身份,或者就是她曾经卷入英达和宋丹丹那段旧情的事儿。
Resultantly,很少有人还记得,她早年其实握着一手令人艳羡的好牌。
梁欢来自一个正儿八经的文艺世家,家里每个人在文化圈里都算是有名气的角色。
父亲梁达曾担任《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母亲谌容也是位出过不少经典作品的知名作家。
大哥梁左就不用说了,正是凭借他写的剧本,《我爱我家》这部爆款电视剧才红遍了大江南北。
二哥梁天嘛,大家都知道是个喜剧演员,走到哪儿都有人能一眼认出他。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梁欢,天赋好像早就深深扎根在骨子里似的。
她从小就字写得漂亮,母亲谌容每次写完小说的初稿,都会毫不犹豫地把排版复写的事交给她帮忙。
她会一笔一划把初稿整理得整齐,然后仔细叠平放进信封,帮母亲寄去杂志社。
那些染满墨香的稿纸,不光让她的字迹变得更清楚秀丽,也让她在反复抄写中,提前掌握了文字的脉络。
多亏了这段日积月累的努力,后来她靠真本事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那会儿,“北大中文系”这五个字,简直就是“才女”身份的代名词,能被录取的,个个都是同龄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上了大学之后,她的才华越发无法掩盖。
写作变得更加干练,口头表达也尤为出色。
跟老师和同学谈文学、聊文本时,总能别开生面,提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独到见解。
那会儿圈子里只要一说到梁欢,没人会不夸她:梁家那小姑娘,天赋就是写作的料子,生来就适合搞文字。
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打算在文艺圈大展身手的女孩,偏偏走上了一条充满争议的道路。
嫁给英达这事儿,引来不少议论声。
在梁欢加入英达的生活之前,英达和宋丹丹一直被圈子里视作门当户对的典范。
英达的家庭背景挺不一般的,他爸爸英若诚曾经当过文化部副部长,而他自己也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他是北大毕业,还曾去国外深造过,回到国内之后转行当导演,圈里的人都挺看好他的才华。
他们俩的关系啊,基本上就从合作拍电影的时候搭上线了。
他们在演戏时,总能准确领会对方的意思,即使剧情安排得再细腻,也能心领神会。
加上英达那份才气,宋丹丹又带点灵动,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很快升温,接着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成了夫妻。
婚后头几年的日子,倒还挺平静,挺和谐的。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曾经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每天的柴米油盐和各自忙碌的事业中慢慢变得淡去了。
宋丹丹的事业步步高升,名气也不断扩大。
英达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的准备工作上,结果两人难得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聊聊。
就这会儿,英达结识了梁欢。
梁欢的兄长梁左是这部剧的编剧,跟她讨论剧本的时候,觉得她想法挺特别,而且挺有灵性,就让她 hooked up 到剧组里帮忙写剧本,偶尔还能扮个小配角。
这样看似普通的安排,没想到居然偷偷改变了三个人的人生轨迹。
那会儿梁欢还年轻,脑子里却非常清楚,每次跟英达谈剧本,都能冒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点子。
慢慢地,两人渐渐熟络起来,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其实在剧组中,有些人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头,可大家都是同行,谁都不好意思当面揭穿。
直到有一天,宋丹丹无意中拿起英达的传呼机,看见梁欢发来的那啥暧昧信息,这才恍然大悟,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劲。
她带着那消息去问英达,结果英达从头到尾都在否认,一句实话都没讲。
宋丹丹终于彻底失望了,之后打电话给英达,跟他说自己出了外遇,建议离婚算了。
电话那边的英达听完以后,也没多问,就随口应了一句“好吧”。
两人在1997年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谁都没想到,就在英达和宋丹丹离婚一个月之后,他又和梁欢领了结婚证。
这段根本没有一点缓冲期的婚事,突然之间就让梁欢成了舆论的焦点。
这事儿也牵扯到了梁欢的家人。
她妈谌容在单位里总觉得抬不起头来,大哥梁左也曾有好一段时间不怎么搭理她,外头对她的议论一直没停过。
梁欢仿佛下定了决心要走这条路,不管外面人怎么议论,她一直坚持自己的决定,丝毫没动摇。
三个人的遭遇都不一样。
转眼二十七年就溜走了,那段曾经缠绕心头的感情结束以后,梁欢、英达、宋丹丹三个人的生活,也各自向着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了。
梁欢刚结婚的时候,有时还会帮着想想剧本里的点子,后来就慢慢退出了创作圈。
等到儿子英如镝出生,她干脆就把事业放一边,全心全意当起了家庭主妇。
儿子后来迷上了冰球,为了帮他追梦,梁欢跟着一起去了美国接受训练。
那一走可真是好多年,从此跟家乡的亲戚朋友渐渐少了联系。
就连母亲谌容走了之前,母女之间那点心里的疙瘩也还没解开。
现如今再瞧她,发丝都白了不少,模样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活力。
曾经那位充满灵气的才女,早已不见了踪迹。
英达在之后的一次访谈中聊起她,还带着点后悔的意味,坦白当初选择娶她,也许本身就是个错误。
英达的事业似乎一直都停留在《我爱我家》的辉煌时期,没有再有明显的突破。
之后推出的作品,基本上再也难现当年的风光。
让人议论得更厉害的,还是他对两个儿子那差得远的态度。
对大儿子巴图,他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冷淡得很。
他不仅拒绝提供联系方式,连爷爷英若诚的葬礼上,都以巴图不姓英为由,把人挡在门外。
抚养费就只掏了三年多点,平时在公开场合也很少提到这个儿子。
反倒对小儿子英如镝,英达可是费了不少心血。
他不吝金钱,建立了专属的私人冰球场,还陪着儿子去美国留学,每一场比赛都坚持到场为儿子打气。
一提到英如镝,他的脸上总是挂着自豪,甚至认为能够被称作英如镝的爸爸,是自己最大的骄傲。
宋丹丹离婚之后,也经历过一段低迷的时光,不过她没在那阵子留恋太长,没多久就又站上了舞台,重新出发。
不论是在春晚小品中扎根生活的角色,还是在家庭剧里活力四射的人物,她都创造出了许多让人难忘的经典,成了几代人共同的回忆 treasure trove。
后来她又组建了新家庭,丈夫赵玉吉对她和巴图都特别关照。
巴图之后也步入了婚姻,有了孩子,那小家伙还用宋丹丹的姓,整个家庭的日子过得平淡又暖融融。
回想起这段涉及三个人的过去,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有人终于走出伤痛,过上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也有人为当初的决定付出了代价,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人生其实就像一场长跑,起步跑得顺不顺、快不快,终点的胜负可说早就难以预料。
毕竟每一段路都算不上白走,好的也罢,坏的也罢,终究都在日子里留下了痕迹。
结语
起点不能定终点,人生的答案藏在每一次抉择和坚持中。所有的经历,无论是甜是苦,最终都锻造了如今的自己。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英达接受华媒采访谈英氏家族 称婚姻比事业更难(2)》2020-06-02;华商晨报:《梁晓天出生“北大世家”姑父是英达》2010-06-25;扬子晚报:《“为爱痴狂”宋丹丹》2021-02-02;扬子晚报:《宋丹丹怒斥前夫英达不是人 护现妻不惜伤害亲生子》2011-08-03
来源:概念集中营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