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没在之前刷到过董宇辉的吉林行文案?那档子事儿闹得够大,本是应景朗诵,结果官方冷不丁冒出来一条澄清:创作大家一起干,董老师只是读了而已。这种公关操作你敢信?网友一下炸锅。好好的功劳,一句“共同心血”就抹平了,这不是明里暗里把人当工具呢吗?
谁没在之前刷到过董宇辉的吉林行文案?那档子事儿闹得够大,本是应景朗诵,结果官方冷不丁冒出来一条澄清:创作大家一起干,董老师只是读了而已。这种公关操作你敢信?网友一下炸锅。好好的功劳,一句“共同心血”就抹平了,这不是明里暗里把人当工具呢吗?
眼看着风向转急,孙东旭马上冲进直播间,摔手机训话,仿佛顾客都成了他的员工。你说这角色互换,是想制造啥反转吗?那会儿,谁心里都有疙瘩。网友直接怒了,平台市值嗖嗖往下掉,孙总被骂得全网出圈,其它同行看热闹还顺手收割了一波流量,就像李佳琦当年眉笔翻车那场一样。
后来品牌方换了套路。活力28、蜂花这些老牌厂,上来就是感激涕零,把网友当云股东,不怕给报告产线进度。大家舒舒服服下单,气氛那叫一个融洽——秒杀东方甄选那种领导训话的大场面。
其实董宇辉整起的个人IP效应关键得有人兜底。俞洪敏亲自上场,孙东旭CEO身份说撤就撤,新项目“与辉同行”上线,才算缓和下来了。但那件事提醒所有人,品牌做大,怎么分钱、谁挑头,都不是小问题。MCN薅李子柒群众记忆犹新,这回东方甄选忽略了主播影响,棋走错了。
说到底平台和主播关系,总归不是谁离了谁都能潇洒。这东西,是双向奔赴。没有平台资源的推手,个体IP撑不起天;但你硬贬主播,早晚要爆雷。
再讲到大主播能否复制奇迹。顿顿当时也算是东方甄选元老,有才艺、有学历、外形还帅,按理说具备当家人的条件。他去年6月直播就开始抱怨公司,新号、新账号从不给说明,公关部不搭理,更别说心理压力了。今年又被拒综艺邀请,明显憋着气。
合同期一到,顿顿果断单飞,组了自己的团队。头场直播能卖百万,可离千万还远。几个回合下来,数据虎头蛇尾,不温不火。当初和董宇辉并肩,现在气场完全不一样。顿顿自己擅长的是情感细腻路线,董宇辉偏知识输出,两者粉丝群体差异大,定位本就模糊。
你仔细琢磨,他没爆红原因挺简单的。董宇辉能火,是因为赶上孙东旭暴露问题,把流量引爆;顿顿是正常走流程,热度上输了一步。再想想李佳琦小助理付鹏,单飞后凄惨得很,甚至连账号都注销了。同样剧本只要少了平台背书,能力再强都难顶风作浪。最重要的是,太高估了自我的竞争力,低估了大IP的加持效应。
想单飞?没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没有超强运气,无论直播杂技耍得多花,翻车率还是太高。认真脸说一句,这种“再造一个董宇辉”的计划,看起来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你怎么看?这条直播带货路,还能爆出新神吗?
来源:故檐听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