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届家庭心理教育交流活动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中会,博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李雪冰,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教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
今天是届家庭心理教育交流活动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中会,博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李雪冰,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教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王悦,心理咨询师、学习动力指导师、12岁男孩妈妈金星,家庭教育心理讲师、小物件疗法心理辅导师、16岁妈妈王卫卫,教授、绘画投射分析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刘伟,清华大学医学博士、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申晨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王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内容总策划刘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林丹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成功之道教育机构董事长张冉,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成功之道教学中心总监李博,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主持人、家庭教育讲师一格等专家在心理学家大会心圈子直播间进行了分享。
以下精选专家们的精彩观点分享给大家,文末有明日预告,大家及时预约。
王中会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中会
人反复被骗一定是有内在的心理机制,给孩子的关爱太弱或太充分,都可能造成这个情况。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如果家长抱着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心态,很可能矫枉过正,打破“爱与自立”的平衡。
家长自我成长和养孩子要分开。
并不是给孩子越好的滋养就一定成长越好,养育孩子中的欠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磨炼孩子。
李雪冰 博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家长的焦虑水平可以很好预测孩子的焦虑水平。
关爱撤回、引起内疚、权威专制,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精神控制的常用方式。
长期被精神控制的孩子长大会虽然个体独立了,但精神依然是不独立的,这就很容易“吸渣”。
教养方式是会代际传递的,很多我们以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是一种“控制”。
王悦 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教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关注孩子是妈妈的天性,但当孩子需要独立的时候,很多妈妈走不出来。
当你春风十里的时候,你的孩子一定阳光灿烂。
金星 心理咨询师、学习动力指导师、12岁男孩妈妈
妈妈们先照顾好自己,点亮自己,才能照亮别人。
王卫卫 家庭教育心理讲师、小物件疗法心理辅导师、16岁妈妈
当你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时候,就能照亮自己的家庭。
刘伟 教授、绘画投射分析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发现天赋、寻找兴趣、培养能力才是银发族华丽转身的关键。
申晨煜 清华大学医学博士、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
我们的身体比大脑更接近我们的本质,身体会在意识之前做出反应。
青春期的孩子不正常才是正常的。——安娜·弗洛伊德
家长的焦虑会变成对孩子的控制,说教是很暴力的行为。
念头靠注意力存活。
王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青春期的孩子语言已经发育很好了,但情绪控制、认知发展还不完善,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可以说是多事之秋。
父母在孩子出问题这件事上起很多作用,所以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也需要家长参与。
孩子使用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情绪链接,另一方面会对身心产生伤害,使用手机的时间很可能与抑郁发病正相关。
林丹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青春期的孩子同样需要家长的爱 、鼓励、接纳,只不过不同年龄段需要的行为表现不一样。
父母婚姻幸福,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 礼物。
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心理一定不健康。
有成长性思维的人在遇到挑战的时候不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打压,而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表扬孩子聪明,他们遇到难题反而容易放弃,表扬努力他们才更有控制感,更愿意接受挑战。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把失败打败,不能和失败一起把孩子打败。
对孩子的表扬要及时、准确、有目的性、情绪到位,对孩子行为的确认很重要。
表扬要尊重客观事实。
孩子小骄傲一下无伤大雅,孩子在随后的实际生活中可以不断修正。
家长要不断发现孩子的优势,然后不断肯定孩子的优势,帮助孩子内化这些正向评价。
夸孩子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语言要匹配孩子阶段特点。
夸奖要先知道为什么夸,再选择相应的话术。
给情绪价值的核心是满足需要。
明日精彩继续,记得预约。
来源:猪猪美食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