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看如今的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西装笔挺、锐气逼人的企业家形象了。 71岁的人,头发白了一半,人也明显瘦下来,但还是坚持跑新疆等地考察新项目,每次都是自己领队冲锋陷阵。 就算公司再难,也不肯松懈一点,为现金流奔波到处找路,说真的,这劲头让无数同行都服气。
一年蒸发八百多亿!71岁的王健林,惨遭亲儿子王思聪的“反击”
那句“小目标先赚一个亿”,听着像段子,现在想起来更像是命运开的玩笑。
王健林当年站在风口浪尖,精气神十足,万达帝国呼风唤雨,一切都顺风顺水。
谁想到这几年直接掉头转向泥潭,不仅甩卖了八十多座万达广场,还背上了看不见尽头的债务包袱。
镜头一转到他的亲儿子——那个曾经被捧成“国民老公”的人。
王思聪人在日本赌场里挥着筹码,小酒喝得惬意,全然没把家里的事放在心上。
有人说这是命运捉弄,也有人只觉得荒唐,这父与子的剧情怎么看怎么讽刺。
回忆起巅峰时期,那会儿的万达就是商业地产圈的大哥大。
从电影院线收购,到文旅产业布局,一个个项目砸下去,有人夸他是中国版迪士尼,也有不少调侃和追随者。
但房地产政策突然翻脸、融资链条断裂,这些豪言壮语瞬间变成了负担,一阵暴风就把整个商业帝国吹到了悬崖边上。
为救自家的局面,他选择硬扛到底。一边拼命甩卖资产凑现金流,一边不停出面稳定市场信心。
光是今年一年,就处理掉近五百亿项目,还连带着把文旅和影城股权割出去不少份额,好多人管这个叫削肉还债,其实更多的是保住性命继续搏一把。
看看如今的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西装笔挺、锐气逼人的企业家形象了。 71岁的人,头发白了一半,人也明显瘦下来,但还是坚持跑新疆等地考察新项目,每次都是自己领队冲锋陷阵。 就算公司再难,也不肯松懈一点,为现金流奔波到处找路,说真的,这劲头让无数同行都服气。
对比一下另一端,大少爷过得可太潇洒了。有网友偶遇吃饭几十万日元起步,顶级酒店常驻,各种豪车换不停,还时不时秀女友数量。 东京、新加坡、欧洲轮番度假游玩,看起来活脱脱一个自由派享乐主义代表。 左手手机右手酒杯,从来不用操心什么账单结算,更别提投资亏损后要不要补窟窿这种问题。
他投电竞战队、签约女团、开餐饮品牌做短视频联名,只要哪个赛道热闹就往哪钻。但几乎每一次高调下注,都变成交学费现场:比如熊猫直播烧钱如流水最后倒闭,公司员工讨薪官司接连爆炸。 解决这些烂尾摊子还得靠老爸出马兜底,当初拿出来一个亿善后,把他的名字抹干净才算完事。这到底是慈父还是无奈?外人只能猜测,两代人的界限早模糊成一团乱麻。
最尴尬的时候来了,现在正值王健林最困难关卡,各项债务压顶,公司资金告急,但该给员工工资照发、不裁员、不赖账这一套底线死守到底。不拖欠、不烂尾,让很多业内人看着都动容。这份坚持其实很值得敬佩,对比之下更显孤独感强烈——两个人同姓不同频率,这家庭故事真够讽刺的。
父亲在国内拆塔救火抢时间,儿子却在国外悠哉游哉享受生活。据说已经买好房产和豪车准备避开舆论声浪,有没有战略价值没人知道,说穿了不过是一种逃避罢了。在外界看来,“家族战略”听着体面,其实多数时候只是躲现实的一招棋而已吧?
想起2010年那会儿刚回国的小年轻,满身贵公子的架势,在英国读完书回来马上获得爸爸送上的五亿元练手基金。从普思资本到IG战队,从香蕉计划到椰小鸡玉芝兰,每一步都敢投敢花,无所谓分析产业逻辑,就是跟潮流蹭热点。他一直明白,无论怎样折腾都有爸爸托底。所以即使赔钱破产也能安心睡觉,没有焦虑只有自信。但现在这种安全感开始摇晃,经不起推敲啦!
最新财富数据摆在那里:2024年还有1400多亿,到2025年只剩不到600亿。一整年蒸发超过800亿,如雪崩一样滑落。这是真金白银,不是什么数字游戏,可惜失去容易恢复难啊!
看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一句话:企业可以跌倒,人不能轻易服输。有意思的是,就算公司千疮百孔,他依旧咬牙撑住所有压力。当兵出身果然骨子里透着倔强,说出口的话绝不会打水漂;哪怕资产不断甩卖也始终拓展业务找机会,新疆各地项目考察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与客户混熟拉关系,希望找到新的突破点或至少延缓危机降临。这种执拗劲,很少有人做到这么彻底吧?
而另一边呢?社交平台沉默许久,没有昔日怼天怼地刷屏式存在感;投资圈低调行事,“国民老公”标签慢慢褪色,被关注的不再是绯闻,而是在问是不是拖垮家族最后一根稻草。他那些奢华晚宴、一张张天价消费清单全变成人们眼中加速财富消耗的新证据。“信用卡”被疯狂透支的时候,总感觉大家讨论的不止是金额,还有责任问题:你能继承多少钱,却未必复制能力,这是典型两代人的鸿沟,也是现实社会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吧?
此刻仍旧只有老人马不停蹄努力争取喘息空间,而年轻人在异乡继续自己的快乐人生。他是否意识到这样下去终究走不远无人知晓,但从照片里的疲态与白发来看,多多少少藏着一些答案。有时候父爱并不是温柔呵护,更像一种无法卸载的重担——七旬老人为孩子收拾残局本来就令人叹息。如果没有接班精神,再大的财富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傲气曾让年轻人成为舞台中央主角,如今却变成桎梏枷锁,自由表面的背后,是宠溺后的责任迷失。不懂守业何谈创业成功?辉煌过去固然耀眼,坚持挣扎同样需要尊重和理解,如果没人愿意接棒奋斗,那之前所有努力可能最终只留下空洞叹息声响……
醒醒吧,该行动的时候别总想着海外潇洒逍遥。当父辈在寒风中签下一纸又一纸协议,你若还能笑得那么开心,那不是本事,是冷漠。不用说大道理,有些东西真的应该自己悟出来才行。
来源:念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