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3年春天的华盛顿,空气里弥漫着恐慌。银行关门歇业,存款打水漂,工厂倒闭,人群失业。当时美国的糟糕处境甚至可以说是“站在崩溃边缘”。
1933年春天的华盛顿,空气里弥漫着恐慌。银行关门歇业,存款打水漂,工厂倒闭,人群失业。当时美国的糟糕处境甚至可以说是“站在崩溃边缘”。
这一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穿着厚呢子大衣,坐着轮椅,在一片焦虑中宣誓就职。
人人都知道他接手了一套烂摊子。可就是从这天起,他硬生生把一场经济大崩盘拉回正轨,又在几年后带领美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顺手还把美国送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甚至连特朗普都公开表示崇拜他,觉得“罗斯福的路线才是真正的美国路线”
一个坐轮椅的总统,怎么在不到二十年里,两次把美国从地狱拉回天堂?他到底用了什么招数?
1933年,罗斯福刚上任那会儿,国家账本一翻,基本是“糊不上墙”的烂账。失业率高达25%,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没工作。银行一个接一个倒闭,工厂歇工,城市里四处是流浪汉和排队要饭的人。
就职刚满几天,罗斯福直接宣布全国银行“放假”四天。趁这几天,政府派专人审查每家银行的健康状况,合格的重新开门,不合格的该整顿就整顿。
这招叫《紧急银行法》,不是把银行国有化,而是用政府信誉背书,稳定人心。一周后,老百姓的存款又开始回流,银行系统“起死回生”。罗斯福的果断,让全国松了口气。
银行稳了,还得让经济转起来。他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国家工业复兴法》,一个是《农业调整法》。前者给工人设最低工资,鼓励工会谈判,缓和劳资矛盾;后者给农民补贴,调控产量,稳住粮价。
有学者评价他这套操作是“刮骨疗毒”,不破不立,保住系统核心的同时,对旧制度动了手术刀。
罗斯福最狠的一招,其实是在基建上。他直接让政府雇人修桥铺路、建电站、修学校。你听说过的胡佛水坝、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计划,都是那个时候干出来的。
他这些举措不仅救了百万失业者的饭碗,还为美国战后的爆发式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新政是让美国从床上爬起来了,那么第二次拯救,就是让美国直接飞上了天。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轰炸,2400多美国人死伤。第二天,罗斯福站在国会讲台上,面对全美广播,扔下一句:“这一天,将是耻辱的一天。”国会秒批对日宣战,孤立主义被一夜击碎。
这不仅是一次演讲,更是一场情绪动员。他把恐惧变成愤怒,把愤怒变成战斗力。一个国家的方向,靠的就是这种“定盘星”一样的领导力。
战争打得赢,不是运气,是布局。罗斯福一边支持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搞“跳岛战术”,一边在欧洲跟丘吉尔、斯大林谈战略。他坚持“先打欧洲”,因为知道德国才是头号威胁。
更重要的是,他把美国变成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美国的工业疯狂转产,坦克、飞机、枪炮像下饺子一样造出来。通过《租借法案》,他不仅武装了自己,还让英国、苏联都搭了美国的顺风车。
战争能赢,和平更难管。罗斯福早早就想明白了:不能像一战后那样光打不管。于是他做了两件事,直接改变了世界的玩法。
第一,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划分势力范围。他跟斯大林谈妥了苏联对日参战,也跟丘吉尔分清了谁管东欧谁管西欧,还拉上了中国进联合国五常。这不是妥协,而是现实主义的顶级操作。
第二,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挂钩黄金、全世界挂钩美元”的货币体系。外加搞出IMF和世界银行,直接把美元变成全球通用货币。你以为这是金融协议,实际上是制度霸权的开端。
这就是罗斯福的“阳谋”。打赢战争是短期胜利,掌控规则才是永久胜利。
说到底,罗斯福的厉害,不只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怎么看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他的“炉边谈话”是广播史上的经典。直接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解释国家政策。每次讲话一结束,白宫就会收到成堆的感谢信。
在那个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他靠广播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众信任。这种沟通能力,是今天很多政客学不来的。
他不迷信任何主义,也不怕打破传统。该干预就干预,该撒钱就撒钱,该合作就合作。他不是左派,不是右派,是实用主义的代表。
这种务实,才是他能在危机中找到出路的关键。
新政解决的是眼前的事,但战后布局考虑的是未来几十年。他知道战争终会结束,真正的竞争是规则的制定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联合国体系,就是他为美国安排的“后路”。
哪怕他在1945年去世前已经病入膏肓,依然坚持出席雅尔塔会议。因为他知道,不出手,就可能失控。
当然,罗斯福不是完人。他也有争议。
比如1937年试图往最高法院“塞人”,想让自己的政策更容易通过,被批评为“想搞独裁”;比如新政对少数族裔的帮助有限,甚至在二战期间批准拘禁日裔美国人,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疤。
但这也正说明他的强大,他有足够的力量推动国家转向,也承担得起后果。强人政治的边界,确实值得反思。
罗斯福为什么难以复制?因为他出现在一个国家最需要领路人的时刻,他做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是清晰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
他既是危机造就的英雄,也是危机的终结者。他不像华盛顿那样建国,也不像林肯那样内战中拯救国家,但他让美国在战后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他的遗产,不是某一项政策,而是那个时代的格局。他留下的美元霸权、国际组织、全球规则,直到今天还在影响世界。
所以,特朗普想学他,学得来吗?恐怕只能学个皮毛。罗斯福留给后人的,不是模板,而是启示,真正的领导力,是面对混乱时的定力,是看透未来的眼光,是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心。
参考信息:《罗斯福传》
美国经济大萧条——百科
来源:明月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