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所托,承担南雄市小学、幼儿园校(园)级领导任职资格培训任务。为助力南雄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校(园)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10月20日广东省南雄市骨干校长8人到访育才三小,开展为期5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所托,承担南雄市小学、幼儿园校(园)级领导任职资格培训任务。为助力南雄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校(园)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10月20日广东省南雄市骨干校长8人到访育才三小,开展为期5天的跟岗交流活动,围绕学校治理、德育建设、课程建设、班级管理、校本及区域教研等方面进行课堂观摩、经验分享、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活动。
第一天
来访校长与育才三小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魂”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仪式后,徐阳杰校长致辞并以“守正创新提质效,融合赋能促发展”为题,从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特色发展、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生成长、办学成果七个方面对学校情况进行了介绍。来访校长高度赞扬育才三小的管理成果,并与徐阳杰校长深入交流育才三小的管理经验。
随后,廖安梓副校长带来的四年级语文课例《精卫填海》,带领大家走进经典神话故事的教学现场。廖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细节、场景画面、冲突对话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强调精卫以小博大的抗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与现实中的英雄人物相联系,最后总结出讲好神话故事的四把"金钥匙":给角色加细节、给场景加画面、给冲突加对话、给精神加落点,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
邱国胜主任带来六年级数学课例《生活中的比》,聚焦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上,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让抽象的 “比” 变得具体可感,展示了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教学打开了新思路。
王华主任带来的《掌握与 AI 对话的 “魔法”—— 如何让 AI 成为你得力的“文书秘书”》讲座分享,聚焦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从实用角度出发,教大家如何与AI高效对话,整理资料等,让AI成为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助力大家在教育教学及日常工作中提升效率、创新方法。
第二天
上午,邓柏涛老师执教五年级《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吗》课例,以 “铅笔入水似折断” 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瞬间点燃学生探究热情。课堂上,学生手持激光笔、水槽等器材动手实验,在亲身操作中感知 “光的折射” 原理;通过汇报交流深化认知后,师生进一步拓展迁移,破解 “水底物体视觉位置偏高” 的科学奥秘,最后以学生自主小结结束课堂。整节课将生活观察与科学探究紧密结合,在自然流畅的环节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让科学素养在实践中自然生长。
张文方主任带来的沪教牛津 Book7 Unit4《What do we buy?》第一课时,以 “超市购物” 为真实情境搭建语言学习平台。课堂上,学生通过听、说、练结合的方式,扎实掌握超市与食品类核心词汇及不同数量商品的表达法。在 “制定专属购物清单” 的实践任务中,学生灵活运用 “需要” 与 “喜欢” 的英语表达展开交流,让课本上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沟通能力,在趣味互动中完成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
张晓华主任以《育才三小 “中外人文交流” 特色项目的二十余年实践探索》为题开展讲座,系统梳理项目发展脉络。该项目深耕二十余载,从国际理解教育的初步探索起步,始终聚焦学生素养生态构建,在实践中不断书写中外人文交流教育新篇。如今,项目已成为学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在多元文化中从容对话的学子持续发力,更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下午,张庆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在钟表店里》一课,以趣味情境贯穿始终。课前通过节奏复习夯实音乐感知基础,课中以 “修理爷爷邀做客” 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借助可视化图形初步捕捉音乐情绪与节奏;随后分段解析 A、B、A1乐段,通过 “画图形墙”“创动作”“分组展演” 等多元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音乐主题与旋律;最后结合完整表演介绍作曲家,让音乐素养在趣味互动中逐步深化。
最后,办公室张文方主任进行《高效运转 助力教育发展》专题讲座。张主任首先提出党务办公需要按部就班、规范操作,建立存档意识。然后针对所管理的刑侦办公室进行分享,指出师德师风工作强调梳理反馈、问题导向、及时解决、红线意识;督导迎检工作要求责任到人、及时跟进、以评促改;人事工作关注提前准备,沟通协调,细节把控,死线意识;会议接待工作注重打好配合,精心策划,组织协调;信访维稳工作要求摸排调查,理解接纳,就事论事,理性看待;新闻宣传工作已形成规范,流程办公,各司其职;其他日常工作需要分门别类,过程积累,阶段总结。最后指出办公室工作需要提前谋划,三思后行,及时汇报,有效沟通,闭环管理,高效运转。
第三天
第一节由张庆副书记执教《2和5的倍数特征》一课。课堂伊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自主发现规律,奠定探究基础。练习环节设计尤为巧妙,判断是2的倍数时女生举手,5的倍数时男生举手,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何时全班共同举手”,自然归纳出共有特征。整节课互动轻松,层次清晰,学生在活跃的思维活动中实现了从直观发现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跨越。
第二节课由吴倩老师执教《搭配问题》。课例以“小红一家旅游”为情境,从“出行方式”自然过渡至“服装搭配”。学生通过动手摆衣服卡片感知有序思考,并用文字、图形、字母等方式记录搭配过程,在方法对比中强化符号意识与有序思维。最终,学生从具体操作抽象出乘法算式,完整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进阶,深刻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实现思维层次的融合与提升。
随后,刘占双主任开展《素养为本的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实践探索》专题讲座。刘主任以其荣获2024年深圳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深入剖析当前开放题教学中的典型困境,如“开放火候难把握”“教师主导不足”等问题。他提出“柔性介入,顺势而为”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应“读懂学生、有的放矢”,在关键处巧妙引导,实现“三位一体”的整体建构。讲座为教师如何精准把握课堂节奏、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提供了系统而实用的策略指引。
下午,黄亮主任执教《唱脸谱》一课。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生动带入音乐课堂。课程以京剧脸谱为切入点,通过赏脸谱、唱韵味、识脸谱人物、悟文化等环节,引导学生在铿锵有力的唱腔中感受国粹之美。整节课不仅是一堂音乐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与审美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陈娜娜老师带来《路程、时间与速度》的说课展示。通过创设“比一比谁更快”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建构“速度”概念。课堂强调三者关系的自主探索与抽象概括,并设计层次多样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李晓颖老师带来《百分数的认识》的说课展示。从生活中丰富的百分数实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与表达优势。教学紧扣“百分数表示倍数关系”这一核心,通过对比辨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实现从具体数量到相对关系的认知跨越。
吴倩老师带来《搭配问题》的说课展示。以“服装搭配”这一富有童趣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学生经历从实物摆放到符号记录再到算式的抽象过程,在方法对比中优化策略,有效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模型意识。
刘占双主任结合《1千米有多长》《买文具》《打扫卫生》等经典说课视频,给大家指导“怎样说课”,深入剖析说课要领。他强调,说课应围绕目标展开,清晰呈现重难点的突破路径。教学设计须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贯彻“先学后教”的理念。同时,教师说课时要自信阳光,语言富有画面感和现场感。
第四天
上午,数学教师李晓颖带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她以“选拔投篮高手”为真实情境,巧妙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通过将分数化成分母为100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间倍比关系的本质,并在辨析中明晰其与具体数量的区别,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深度与生活温度。
紧接着,张静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课例《The journey of little water drop》。课堂以卡通小水滴为主线,融合chant、快闪游戏、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将趣味故事与水循环知识巧妙结合。直观的板书设计助力知识建构,情景表演与情感教育相融,实现了语言学习、价值观培养与跨学科整合的有机统一,亮点纷呈。
随后,教导处周娟主任作题为《赋能成长,共育未来》的专题讲座。她系统介绍了学校构建的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涵盖集体备课、课程管理、素养检测与学业评价等机制。学校通过“意·趣”杯赛课推动教研创新,开设多元化社团满足个性发展,建立1-6年级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并重视幼小衔接与经典诵读,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下午,育才三小三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进行经验分享。英语名师刘芸老师在“素养生态”教育理念引领下,分享了工作室“310行动计划”的实施路径:在质量维度,深化课改与课程建设,开展学术研讨与校本研发;在数字维度,推进智慧教学与精准评价,助力科研课题落地;在国际维度,拓展跨文化交流,提升教师全球胜任力。工作室还积极开展德育行动与对外送课,刘芸、张静等教师的示范课树立了专业品牌,彰显了团队影响力。
语文名师郑惠慧老师以“潜心研读、扎根课堂、课题驱动”为三步策略,系统分享了团队的专业成长路径。她通过《蜜蜂》《绿》等课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AI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实现跨学科学习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团队坚持在真实课堂中打磨教学,在课题研究中提炼成果,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范式,并展望未来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名班主任程红老师以“微光成芒,聚行致远”为主题,深情讲述“微光”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长历程。工作室依托学校“雁阵行动”,以“照亮师生、助力素养生态教育”为目标,构建“四位一体”研修模式。团队聚焦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通过共读教育经典、打磨心理班会课、开展教研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育人智慧。从校级到区级工作室,成员们在专业成长中彼此照亮,用微光汇聚成育人的星河。
第五天
首先,由广东省刘占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刘占双老师带来课例展示,借助小学数学“两阶开放聚合”教学模式,整堂课呈现问题聚焦、思维开放的特点,有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和高阶思维的培养。
随后,李惠副校长以《守正创新,立德树人》为题,向在场校长们展示育才三小德育亮眼成果:理念锚定 “守正创新”,目标聚焦育新时代好少年,行动上更从队伍建设强根基、课程实施融德育、特色活动促实践、科学评价助成长、家校协同聚合力五方面发力,让德育实效看得见、可借鉴,一系列德育成果鲜活入心,获得了在场校长的一致认可。
五天跟岗时光匆匆而过,却在大家心间留下了温暖而深刻的印记。南雄市校长们在交流中由衷称赞:“育才三小真正把学生放在了校园的正中央,从课堂上的细致引导到课后的暖心关怀,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对孩子的珍视;领导与老师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令人动容,更难得的是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带头上示范课,用实际行动彰显担当。” 言语间满是认可,更再三感谢育才三小毫无保留地分享管理经验、教学妙招,让此次跟岗之旅收获满满。
活动尾声,氛围愈发温馨:张静老师指尖流转,一曲悠扬的葫芦丝演奏缓缓流淌,驱散了离别的不舍;刘占双主任饱含深情地朗诵小诗《心存感激》,字里行间满是相遇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许,为这场为期五天的跟岗活动画上了圆满句点。
未来期待两地学校能开启更多元的交流互鉴,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德根基、点亮前行之光。
来源:魅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