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强势反弹!“反内卷”政策见效,行业拐点已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06:38 1

摘要:10月29日,A股光伏板块迎来久违的大涨。截至收盘,光伏50ETF大幅上涨8.25%,成为市场焦点。这一行情标志着光伏板块自6月下旬启动的反弹趋势持续深化。

光伏行业正从“亏本赚吆喝”的死循环中走出,一场由政策和市场共同驱动的深度变革已经开启。

10月29日,A股光伏板块迎来久违的大涨。截至收盘,光伏50ETF大幅上涨8.25%,成为市场焦点。这一行情标志着光伏板块自6月下旬启动的反弹趋势持续深化。

板块上涨的背后是多重利好的叠加:协鑫集团在央视节目中透露,17家光伏龙头企业已基本签字,联合体搭建预计年内完成。同时,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企稳回升,其中多晶硅价格已从低点反弹近70%。

01 板块大涨背后的多重驱动因素

资金面对光伏板块的热情在10月29日集中爆发。不仅光伏50ETF表现抢眼,多个新能源相关ETF也大幅上涨。这一市场表现与近期密集释放的政策信号形成呼应。

政策面的利好直接提振了市场信心。据悉,此次座谈会覆盖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14家头部企业,主管部门明确警示低于成本销售行为将面临严厉处罚。

企业层面的积极变化同样明显。部分公司Q3业绩同环比有所改善,如协鑫Q3扭亏为盈;美畅Q3利润高增;阳光Q3业绩延续强势,储能业务表现亮眼。

光伏板块的强势表现也受到“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的激励。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并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作为重点工作。

02 行业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

光伏行业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为9.7GW,环比8月上升31.79%,增速显著提升。这一数据打破了市场对三季度末装机节奏放缓的担忧。

价格企稳是行业复苏的另一个重要信号。过去18个月,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滑,甚至跌至每瓦0.07-0.09美元的历史低点。然而,这一趋势在2025年发生逆转。

多晶硅价格在2025年9月大幅上涨了48%。截至10月,多晶硅价格已从低点反弹近70%。

供给端的收缩同样明显。到2025年年中,开工率已降至55%–60%,大量老旧PERC产线退出市场。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前6月,多晶硅、硅片产量分别同比下降43.8%和21.4%。

供需关系的改善带动了企业业绩回暖。东兴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68.38亿元,环比减亏72.2%,行业毛利率环比上升1.91个百分点至6.76%。

03 政策“组合拳”如何引导行业走出内卷

2025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反内卷”政策。7月,价格法迎来了实施27年来的首次修订,从法律角度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同时,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通过,为恶性竞争划出法律红线。

光伏行业的“反内卷”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按照《价格法》的要求,不得低于成本的价格去销售;二是基于《反垄断法》的豁免条款,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兼併重组,推动行业自律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政策效果已经显现。根据央视网报道,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超预期“反转”,同比增长20.4%,较7月的下降1.5%大幅改善。其中,光伏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在政策引导下,龙头企业开始将更多资源投入技术创新。据报道,光伏行业在2025年价格反弹以后,头部企业宣布将利润20%以上投入新技术研发,行业技术升级加速。

04 行业格局重塑与未来竞争焦点

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推进,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当前,行业正从“价格战”向“价值竞争”转变。

技术迭代成为行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抓手。目前,TOPCon电池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但异质结电池、BC电池也在迅速扩展市场。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正在加快BC电池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底BC产能将达到70GW。

全球化布局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到2024年,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对中国新能源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0%。

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全球供应链布局。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行业将逐步告别“内卷”,走向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05 展望: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短期来看,光伏行业将延续复苏态势。西部证券预测,随着低效产能淘汰加速,电池与组件端利润率有望从-12%修复至5%至8%。这一盈利修复空间为行业复苏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长期而言,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修复,在技术创新、成本优势及全球化布局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新秩序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光伏+储能”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配套储能系统的普及,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内支持政策也在持续加码,中央层面强调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出口市场同样孕育着新机遇。预计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将取消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13%的增值税出口退税。这一政策虽然会增加出口成本,但也将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年底临近,光伏反内卷行动将进入重要观察期。硅料收并购方案、限产限销政策等有望逐步落地。同时,国内外储能需求的增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受益于技术迭代的关键环节以及具备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新秩序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可以预见,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来源:返璞归真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