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理来说,学校就是实施教育的地方,对每个学生有规训、教化的责任。不遵守规范、违反学校和班级纪律的学生,与校外人打架、斗殴的学生,不懂礼貌、偷鸡摸狗的学生,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应该在学校得到教育、获得培养,成为遵守规范、有自律精神、勤奋好学的学生。但是在
乡镇初中如何实现"有教无类"
文\杨华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按理来说,学校就是实施教育的地方,对每个学生有规训、教化的责任。不遵守规范、违反学校和班级纪律的学生,与校外人打架、斗殴的学生,不懂礼貌、偷鸡摸狗的学生,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应该在学校得到教育、获得培养,成为遵守规范、有自律精神、勤奋好学的学生。但是在县域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这些学生会被老师、学校视为"不可教者",而与"可教者"进行分班、调座位等区分管理。
一、"有教无类"是基础教育管理的神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管理部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对学龄学生"应收尽收",不能将学生排除在义务教育大门之外。在精准扶贫阶段,控辍保学政策执行最为严格,给县域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带来了较高的管理压力和成本。脱贫攻结束后,该政策有所松动,学校对少数难管、管不好的学生有了一些自主管理空间。
从调查来看,"有教无类"在县域基础教育中从来就是一个神话。童楠楠博士在江西老家县城一个新建初中以实习名义开展了3个月的调查,深度介入了一个初三班级的管理。她跟我讲了一个很典型的被"开除"学生的案例:15岁某初三男生在县城某初中做寄宿生,是家里的独子,家在距县城14千米的乡镇上,父母经营小超市,年收入10万元。该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二转入学校体育特长班(学费一年1万多元),但体育天赋一般,后被劝回普通班。自觉"不是读书的料",其理想是毕业后当游戏主播赚钱。他感觉上课是煎熬,一天到晚听不懂只能发呆。由于学校管理严格,他很难在课堂上开小差、玩手机,于是经常以打扫卫生、上厕所为由偷跑去体育场打球,是年级有名的"问题学生"。
班主任多次就他逃课问题"叫家长",其已经有过几次短期休学在家的经历,但屡教不改。他在一次被班主任发现带香烟来学校后,家长也被折腾得不胜其烦,干脆和学校签订协议不来上课,保留学籍混个毕业证。休学在家后,他一天到晚玩游戏,在家长削减了零花钱作为惩罚的情况下,他开始利用他的游戏技术赚钱,招募了几个技术不错的游戏好友带"老板"多排上星,当代练,在游戏群、闲鱼平台招揽生意。当代练一周多赚了300元,现在在苦练技术,准备接更多单、赚更多钱。
二、区分管理才是学校管理的不二法则
按理来说,学校就是实施教育的地方,对每个学生有规训、教化的责任。不遵守规范、违反学校、班级纪律的学生,与外校人打架、斗殴的学生,不懂礼貌、偷鸡摸狗的学生,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应该在学校得到教育、获得培养,成为遵守规范、有自律精神、勤奋好学的学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总有些学生像上述初三学生那样,被老师、班主任、学校视为"不可教者",他们要么被排除出学校,要么被边缘化。有些学生被请出学校,有学籍但不要求来学校,不上课,不参与学校活动。只有当上级教育部门来调查、清点人头时,他们才会被学校请进学校,并获得好处,配合学校"表演"。"表演"完后,他们照常逍遥校外。这些学生是被认为最恶劣,对班风校纪、其他学生影响最坏的学生。他们以保留学籍的方式被开除。
还有些学生还没到开除的地步,但其不学习已经影响到其他同学、影响到课堂纪律。因此,为了提高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强化班级管理,将他们分到慢班或差班,单独管理,或者将他们的座位调到后排或周边。这样,这些班级就自然会区隔出两个泾渭分明的群体,学习好、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呼朋唤友,而被"安排"的学生成群结队,相互不打搅、不交往,刻意保持距离。
这些学生中有些人是学习差、不会学习者,但不调皮捣蛋;有些人是不遵守班规班纪、课堂纪律,又屡教不改者。将他们与其他学生区分开来,是为了给学习成绩相对好、好学、有上进心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些学生因为有升学的可能而会获得学校、老师更多的关注、帮助和教育。而慢班、差班、后排座的学生则属于被隔离者,他们被严格地控制在一定活动范围(班级、后排、周围),只要不影响其他班级学生、不在学校打架斗殴,这些班级的班级纪律、课堂氛围、考试成绩如何,这些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学校都不管。
三、不得不实施的区分管理
那么,为什么学校要在学生中区分"可教者"与"不可教者"?
第一,升学与规训的张力。初中虽然是义务教育,但是对大多数初中来说,升学是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升学,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就是最关键的。这样,学校就得集中精力推动学生学习和提升学生的成绩。其他方面,如学生管教、规训,就不能耗费他们太多精力,否则就会影响前一个目标。为了集中搞好升学目标、减少规训学生的成本,就得将一些要消耗大量规训成本的学生统一管理(开除或分班、排后座),那么就要区分可教者与不可教者。可教者,能够自我规训,学校对他们的教育目标是升学;不可教者,无法自我规训,也没有升学目标,学校对他们的管理目标是不出事、不过多消耗管理成本。
第二,师生比低与精细化管理的张力。县乡初中一个班是40人到80人不等。在孝昌县某私立中学,初一某班有78人,前几年还有过上百人的大班。这样的班级就一个班主任,很多农村中学根本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政教处的老师也多是兼职的。就算一个班是50人的平均水平,班主任要在上班和晚自习(课后服务)时间管到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常讲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做到老师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哪个学生出问题了,能够及时介入,做有针对性的思想及其他工作。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的关心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耐性子的、持续性的。不仅要对学生个人做思想及其他工作,还要有家访、社区访等工作,这些都是耗时耗力的。精细化管理,一个老师最多能够管好20个人。超过这个数,班主任就无能为力。更何况是50人以上的班级,班主任就更不可能做精细化管理。
那么,班主任能够关注到的群体,就是少数几个成绩好的,以及少数调皮捣蛋但是还能够管教过来的。其余大部分包括中间部分和少数成绩最差的、表现最差的。中间部分是放心,不上不下,不拖后腿;成绩最差如果表现还好,也不需要管;主要是表现最差同时成绩肯定也是最差的,是班级管理的破坏分子,班主任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对付"他们,还能管教得过来,"甚至改造好",但是班主任没有这样的"专门时间"。调查发现,如果一个班级只有两三个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做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帮教活动、家校互动等,可以将这些学生"挽救过来";如果达到和超过5个,班主任就无能为力了。这样,这些人最终就会被班主任视为"不可教者"而被"抛弃"。所以,可以看到对待这些不可教者的一般办法,除上面的"开除"、分班管理外,还有让他们坐教室最后面,只要他们不讲话、不影响他人就不管。
第三,大量非教学型任务挤占了教师的时间。上级各部门各类表格填不完,同样群体或事情的统计,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表格;各部门许多工作都下到学校、班级来完成,只因为学校群体集中,教师、学生、家长好调动,动不动就"小手拉大手",搞各种各样的活动;安全问题成为上级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关注的主题,学校收到最多的文件、开得最多的会议都是有关安全问题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许多时间和精力都耗在这方面。精准扶贫后学校的非教学型任务大幅度增多。
第四,农村学校家长无时间亦无能力管教。首先,农村家长要赚钱养家,他们大多数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没有时间管教自己的子女。开家长会、"叫家长"、家访等对他们来说,是想做而做不好的事情。班主任让屡教不改的学生"叫家长",家长也很希望返乡与老师共同教育子女,但是一次返乡还可以,多次返乡则难以承担成本。其次,农村家长没有足够的管教意识、知识和能力,不知道怎么管教。比如学习,他们的知识够不上对子女的指导;到了青春期、叛逆的子女,除打、骂、给钱之外,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跟他们沟通,不知道用什么话语做思想工作。许多家长因为学校多叫了几次家长,要求家长配合管教,还会厌烦,反说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交给学校了就是学校的事情,不要总来劳烦家长。外出务工的家长更是难以返乡参与家长会、"叫家长"事宜。因此,多数农村家长基本上无法配合学校、班主任对子女进行管教。
四、单中心目标下的区分管理
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学校,还是班主任,都不得不对学生进行区分对待,有些学生就必然要被定义为"不可教者",成为学校或班级的"另类"。只有如此,学校、班主任才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升学上,用于"可教者"的教育上。前提是初中教育是以升学为单一中心目标的。在该目标下,学校资源、班主任的注意力、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学和最可能升学的学生身上,而对于其他的目标则无暇顾及。
像童楠楠博士所谈到的案例中的学生,因为要耗费过多的用于单中心目标的资源,最终只能将他们边缘化、污名化、问题化,进行区分管理,这样才最节约成本,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根据童楠楠的介绍,这个初三学生并非天性就坏,更非十恶不赦,甚至"开除"后对社会也没有见得着的危害,他只是不适应学校的课堂纪律、对学习不感兴趣。终因逃课多、影响教学管理而被列为"不可教者",实则是因为他打游戏、打球的目标与学校升学的单中心目标有冲突,二者的张力不可缓和。
选自 杨华著 《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 2024年7月当代中国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
来源:珊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