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光伏行业的好消息不少,先是国内三季度光伏装机量同比涨了23%,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增速更快;接着又有几个省份出台了“光伏+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明确对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给补贴;海外方面,欧洲、东南亚的光伏订单也在回暖,不少企业三季度出口额都有增长。
最近光伏行业的好消息不少,先是国内三季度光伏装机量同比涨了23%,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增速更快;接着又有几个省份出台了“光伏+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明确对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给补贴;海外方面,欧洲、东南亚的光伏订单也在回暖,不少企业三季度出口额都有增长。
就在这行业热度回升的时候,一份基于“营收、研发投入、全球市占率”三个核心指标的光伏10大龙头榜单也新鲜出炉了。让人有点意外的是,之前常年稳居前三的隆基绿能,这次排在了第十位。很多朋友看到这会纳闷:隆基怎么落到第十了?现在的光伏龙头到底有哪些特征?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说透,从榜单的评选逻辑,到龙头企业的核心特征,再到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光伏行业,一步步讲清楚,帮大家搞懂现在的光伏龙头格局。
一、先搞懂:这份“光伏10大龙头榜”,是怎么评出来的?
在聊龙头特征之前,得先弄明白这份榜单的评选逻辑——不是随便按市值排的,而是综合了“营收规模、研发投入强度、全球市占率”三个硬指标,这三个指标能客观反映企业在行业里的真实竞争力,避免只看市值带来的偏差。
先说说营收规模。这里选的是“2024年三季度光伏相关业务营收”,不是企业总营收——因为有些公司虽然总市值高,但光伏只是副业,比如有的企业既做光伏又做风电,要是算总营收就会虚高。榜单里前9名的三季度光伏营收都在180亿元以上,而隆基绿能三季度光伏营收是165亿元,这是它排第十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啥隆基营收会落后?从三季报看,主要是它今年上半年调整了产能布局,部分组件产线停产改造,导致三季度出货量比前几名少了15%左右,营收自然就被拉开了差距。
再看研发投入强度。这里算的是“三季度光伏业务研发费用占光伏营收的比例”,不是总研发费用。因为研发投入能反映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光伏行业技术更新快,比如电池片从PERC到TOPCon再到HJT,每代技术的迭代都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榜单里前5名的研发投入强度都在6%以上,最高的一家达到了8.2%;而隆基绿能三季度光伏研发费用占比是5.1%,虽然绝对值不低,但比例上比前几名低,这也是它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不过要说明的是,隆基的研发方向比较聚焦,主要在HJT电池效率提升上,只是目前还没转化成大规模的产能和营收,所以短期研发投入强度没跟上。
最后是全球市占率。这里统计的是“2024年三季度全球光伏组件市占率”(组件是光伏产业链最下游的产品,市占率最能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前9名的全球市占率都在5%以上,前3名更是超过了8%;隆基绿能三季度组件市占率是4.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海外订单被前几名分流了——比如欧洲市场,前几名今年推出了更适配当地屋顶的小尺寸组件,而隆基的主力组件还是大尺寸,导致在欧洲的市占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总结一下,这份榜单的评选逻辑很实在,不看“名气”看“硬数据”——营收反映当前的市场规模,研发投入反映未来的技术潜力,市占率反映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隆基绿能排第十,不是因为它不行了,而是短期产能调整和产品适配性问题导致数据落后,而其他龙头企业在这三个指标上都表现更均衡。
二、核心分析:现在的光伏龙头,都有这3个共性特征
不管是排第一的龙头,还是排第十的隆基,只要能进这份10大龙头榜,就说明它们在行业里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从这10家企业的共性来看,现在的光伏龙头都具备3个核心特征,这也是未来想在光伏行业立足的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一个特征:“全产业链布局+成本控制能力”。现在的光伏行业早就不是“做单一环节就能赚钱”的时代了——比如只做组件的企业,会受上游硅料、硅片价格波动的影响;只做硅料的企业,又会受下游组件需求的制约。而龙头企业大多做到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全产业链布局,比如榜单里排第一的企业,自己有硅料产能,能把硅料成本控制在每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00元;还有自己的组件产线,能把组件生产的能耗降低15%,这样就算某一个环节价格波动,其他环节也能对冲风险,整体成本比只做单一环节的企业低8%-10%。成本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行业价格战的时候,龙头企业能“薄利多销”,甚至还能盈利,而中小企业只能亏损停产。比如今年二季度组件价格下降了20%,不少中小组件企业都停了产,但榜单里的10大龙头组件业务都还保持着5%以上的毛利率,靠的就是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
第二个特征:“技术迭代速度快+产品适配性强”。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太快了,2022年还是PERC电池的天下,2023年TOPCon就占了半壁江山,2024年HJT的市占率又在快速提升——要是企业跟不上技术迭代,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的龙头企业都有“多技术路线布局”,比如榜单里的前5名,既做TOPCon电池,也做HJT电池,还在研发下一代的钙钛矿电池,确保不管哪条技术路线成为主流,自己都有产能跟上。而且更重要的是,龙头企业的“产品适配性强”——不是只做一种规格的产品,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做定制化产品。比如欧洲市场喜欢小尺寸组件(适配老房子屋顶),龙头企业就专门生产小尺寸TOPCon组件;东南亚市场喜欢高功率组件(适配大型地面电站),就生产大尺寸HJT组件;国内分布式市场喜欢轻量化组件(方便安装),就生产薄型组件。这种“按需定制”的能力,让龙头企业能快速抢占不同市场的份额,而中小企业只能生产单一规格的产品,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第三个特征:“海外市场占比高+供应链稳定”。现在国内光伏产能已经过剩了,2024年国内光伏组件产能超过了400GW,但国内年装机量也就150GW左右,剩下的都要靠出口——所以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营收规模。榜单里的10大龙头,海外营收占比都在40%以上,前3名更是超过了50%;而中小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大多在20%以下,主要靠国内市场,很容易受国内政策波动的影响。为啥龙头企业能做海外市场?除了产品适配性强,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稳定”——比如在东南亚、墨西哥建了海外工厂,能规避欧美国家的关税壁垒(比如美国对中国组件加征25%的关税,但对东南亚工厂生产的组件关税只有5%);还和海外的物流商、经销商签了长期合作协议,确保组件能及时运到客户手里。比如今年三季度,欧洲港口拥堵,不少中小企业的组件在港口堆了一个月,错过交货期;而龙头企业因为和物流商有优先运输权,组件能按时交货,海外订单反而增加了10%。
三、客观看待:隆基绿能排第十,是“衰落”还是“短期调整”?
很多朋友看到隆基绿能排第十,会担心“隆基是不是不行了?光伏龙头要换天了?”其实不用这么极端,咱们得客观分析隆基的现状,看看它是“长期衰落”还是“短期调整”。
先说说隆基的优势还在。第一,技术积累还在——虽然短期研发投入强度没跟上,但隆基在HJT电池上的技术储备很足,比如它研发的HJT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6.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而且已经开始建设10GW的HJT产能,预计明年一季度就能投产,到时候出货量和营收很可能会回升。第二,品牌影响力还在——在国内分布式市场和部分海外市场(比如拉美),隆基的品牌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不少经销商和电站业主还是优先选择隆基的组件,只是今年因为产品适配性问题,暂时丢了部分订单,只要调整产品结构,订单很容易抢回来。第三,成本控制能力还在——隆基的硅片产能是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2%,就算组件业务短期营收落后,硅片业务也能提供稳定的利润,支撑企业的研发和产能调整。
再说说隆基的短期问题。第一是产能调整滞后——今年上半年其他龙头都在扩TOPCon产能的时候,隆基还在坚持PERC产能,直到二季度才开始改造TOPCon产线,导致三季度TOPCon组件出货量比前几名少了30%;第二是产品适配性不足——欧洲市场需要小尺寸组件,隆基的主力还是大尺寸,等它推出小尺寸组件的时候,前几名已经抢占了大部分市场;第三是海外渠道拓展慢——前几名在东南亚、墨西哥的海外工厂早就投产了,而隆基的东南亚工厂今年三季度才刚投产,错过了上半年的海外订单旺季。
所以综合来看,隆基绿能排第十,更多是“短期调整不到位”导致的,不是“长期衰落”。从三季报里也能看到,隆基已经在调整了——比如四季度计划再投5GW的HJT产能,推出适配欧洲市场的小尺寸HJT组件,还和东南亚的物流商签了长期合作协议。要是这些调整能在明年见效,隆基的排名很可能会回升。不过也要承认,现在的光伏行业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了,前10名的差距都不大,谁能在技术迭代、成本控制、海外拓展上做得更好,谁就能排在前面,行业竞争会更激烈。
四、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别只盯榜单,这3个点更重要
看到“光伏大利好”和“10大龙头榜”,很多朋友会问“能不能买这些龙头的股票?”其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比看榜单更重要的是搞懂光伏行业的投资逻辑,避免盲目跟风。这里有3个关键点,大家一定要记牢。
第一个关键点:“利好不代表马上涨,要看利好能不能转化成业绩”。现在的光伏利好确实不少,比如装机量增长、政策补贴,但这些利好能不能转化成龙头企业的业绩,还要看两个因素:一是“产品价格”——要是利好刺激太多企业扩产,导致组件、硅片价格下跌,就算出货量增长,营收和利润也可能不涨;二是“海外需求”——国内装机量增长是确定的,但海外需求受关税、地缘政治影响大,比如美国要是再加征关税,龙头企业的海外营收就会受影响。比如今年二季度,大家都觉得光伏利好多,但组件价格下跌了20%,不少龙头企业的净利润反而同比下降了10%,就是因为利好没转化成业绩。所以看到利好,别马上跟风买,要跟踪产品价格和海外需求的变化,等确认利好能转化成业绩了再考虑。
第二个关键点:“龙头排名会变,别只看当下的榜单”。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快,龙头排名每年都可能变——比如2022年的龙头,2023年就可能掉到第五,2024年又可能回升。比如榜单里排第一的企业,2022年还排在第六,2023年靠TOPCon技术冲到第三,2024年又靠海外订单冲到第一;而2022年的龙头,2024年已经掉到了第四。所以别觉得“现在排第一的就永远是龙头”,要跟踪企业的技术迭代、产能布局、订单情况,要是某家龙头出现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订单流失的情况,排名很快就会掉下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盯着短期的榜单,不如长期跟踪几家龙头的基本面,比如每季度看它们的研发投入、出货量、海外营收占比,这样才能判断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第三个关键点:“光伏行业波动大,要控制仓位”。光伏行业受政策、技术、价格影响太大,波动比其他行业大——比如2023年,光伏龙头股平均涨了50%,但2024年上半年又跌了30%,很多投资者追高被套。所以就算要投资光伏龙头,也要控制仓位,比如把光伏相关的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别把所有钱都投进去。另外,最好选择“定投”的方式,比如每个月固定投一笔钱,这样能摊薄成本,避免在高位一次性买入被套。要是不想直接买股票,也可以考虑光伏ETF,比如跟踪光伏行业指数的ETF,这样能分散单只龙头股的风险,比买个股更稳妥。
五、总结:光伏行业的未来,看“技术迭代”和“全球化”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现在的光伏10大龙头榜,反映的是“当前行业的竞争力格局”——龙头企业靠全产业链布局、技术迭代快、海外市场占比高站稳了脚跟,而隆基绿能排第十是短期调整导致的,不是长期衰落。
光伏行业的未来,核心要看两个方向:一是技术迭代——谁能先突破下一代电池技术(比如钙钛矿),谁能把电池效率再提升1-2个百分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优势;二是全球化——谁能在更多海外市场建工厂、拓渠道,谁能规避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谁就能拿到更多订单,营收和利润就能稳定增长。
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关注光伏行业是好事,但别被短期的利好和榜单迷惑,要深入研究行业的技术趋势、企业的基本面,理性判断,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不踩坑。
你平时关注光伏行业吗?要是看到光伏利好,你会先研究业绩转化情况,还是直接考虑投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我是博学,每天会分享行业趋势、企业竞争力分析这类有用的知识,建议大家看热点行业时先抓核心逻辑再做判断。感谢大家的喜欢,我们明天见~
来源:博学柳叶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