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反转!王菲保安曝猛料:李亚鹏凌晨回家,真相藏不住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01:43 1

摘要:李亚鹏1.2亿没还完,11月4日却继续直播带货,账上流水每天八位数,法院却没动的了一分钱,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李亚鹏1.2亿没还完,11月4日却继续直播带货,账上流水每天八位数,法院却没动的了一分钱,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要说答案,得先盯住两条新线索:一条是11月5日云南那家茶公司被冻住的1500万股权,另一条是他每次出差的机票购票记录。

冻住的股份是这家公司名字里的“李亚鹏”三个字,而买票记录上的身份证却换成了公司助理。

两条线索拼在一起,就能看清手法——公司赚钱,李亚鹏用公司名义花钱,债务挂在自己名下,法院只能冻公司,动不了人。

直播带货的坑位费报价单我也看了:一条视频报价60万,一场直播保底200万。

商家抱怨转化率低,但李亚鹏一点都不慌,因为他要的是每天有话题,有话题就有新商家进门。

旧债在账上躺着,平台照样分账,商家照样打钱,他用的是“话题换现金流”的套路,不是卖货赚钱,是卖“李亚鹏”这三个字的流量赚钱。

再看孩子上学那笔账。

贵族学校一年学费30万,限高令不让买头等舱,也不能用个人账户交高额学费。

操作细节是:学校先给公司开培训发票,公司通过“品牌合作”把30万打给学校,发票流、资金流、合同流三流合一,对外看就是正常生意。

律师说了,只要发票开得圆,法院很难认定这是个人消费。

这事不只是李亚鹏一个人会玩,不少“限高”名单上的人都用同一套办法。

李亚鹏跟海哈金喜离婚也赶在这个节骨眼。

2024年10月办完手续,女方立刻发视频立“独立女性”人设,小红书涨粉百万,广告报价跟着翻。

李亚鹏没出来反对,因为女方越火,他越能蹭流量,两边都在用同一段婚姻做戏,只是各演各的角色。

女方有流量接广告,男方有流量接带货,谁也没吃亏,亏的是相信“真爱”的观众。

王菲的动作也巧。

她11月初把北京一套老别墅挂牌,港媒说“割席”,其实时间点更像提前得知李亚鹏股权被冻的消息。

那套别墅2005年购入,登记在王菲个人名下,一旦李亚鹏再出事,不至于牵连到她。

卖房子拿到现金,再把现金转去香港账户,这一步把风险降到最低。

有人说她无情,其实就是生意人的冷静。

一顿操作下来,李亚鹏最想保住的是每天有现金进账,只要现金流不断,法律程序拖得越久对他越有利。

法院冻股权只是账面上的数字,直播间的八位数流水才是生命线。

他赌的是:大多数人只关心他今天卖什么,不关心他昨天欠多少。

只要新商家继续排队交钱,旧债主就拿他没辙。

这套模式还能玩多久?

关键看两条:一是监管会不会把公司流水也纳入执行范围,二是平台会不会因为舆情把账号限流。

现在商家已经发现带货转化率低,开始压价。

李亚鹏的报价从单场200万降到120万,还在谈。

一旦跌破100万,现金流就断,后面排队的不只是债主,还有退货的商家。

站在普通人角度,如果欠银行几十万,工资卡早被冻结;李亚鹏欠上亿还能天天坐飞机,区别就在于账户挂的是公司名还是个人名。

法律条文都一样,执行松紧却差很远。

这就是大家最生气的地方:不是羡慕他有钱,是怕规则只卡普通人,不卡名人。

下一次直播,他大概率还会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屏幕前的观众会刷礼物,商家会继续投钱,法院文件也继续往公司账户上贴。

场面热闹归热闹,回头一看,债还是那1.2亿,只是又多了一批新买家。

你说,如果今天冻结的是直播间每天的到账金额,而不是那1500万股权,李亚鹏还能这么稳吗?

来源:童童娱乐星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