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3岁拿顶尖音乐学院全奖,23岁被骂演技垫底,25岁又登上毕业典礼舞台,欧阳娜娜的十年像过山车。
13岁拿顶尖音乐学院全奖,23岁被骂演技垫底,25岁又登上毕业典礼舞台,欧阳娜娜的十年像过山车。
第一段
很多人盯着天才标签,觉得只要掉下来就是失败。
可真实生活里,谁不是一路磕碰?
她退学那年,微博热搜挂了整整三天,评论区全是“一手好牌打烂”。
换别人,可能就此缩回安全区,她偏不。
第二段
从柯蒂斯退掉全额奖学金,转身扎进剧组,结果第一部戏就被全网吐槽。
鹿小葵加油成了年度笑话,弹幕飘过“尴尬到脚趾抠地”。
换普通人,估计直接关掉社交软件。
她没逃,反而天天更新vlog,把素颜练琴、做饭、剪刘海全放出来。
播放量很快破亿,点赞里夹着不少黑粉转路人。
第三段
演得不好,就回炉。
伯克利的录取通知书来得悄无声息,同班同学都惊了:当年说走就走,如今又考回来。
学校官网公示名单,欧阳娜娜三个字排在奖学金一栏,学费全免。
有人酸“家里有矿”,其实那张奖学金表写得清清楚楚:成绩绩点3.9,专业第一。
第四段
去年新专辑上线,网易云销量冲到10万+。
最贵数字专辑定价20元,照理说粉丝向产品路人不会买单,结果评论区前排全是“冲着大提琴来的”。
音源一响,琴弦干净得像水洗过。
专业乐评人留言:右手跳弓稳得像机器,左手换把无痕迹。
粉丝没吹错,底子确实没丢。
第五段
浴袍翻车那次,988元一件,成本曝光65块。
直播里她低头划手机,屏幕反光,网友看清后台进货单。
当天退货率冲到35%,品牌方连夜补差价。
换别人,可能装死。
她隔天录视频道歉,说定价策略没参与,愿意全额退。
一周后,她穿着那件浴袍出镜,剪成居家睡衣,配文“物尽其用”。
黑粉再挑刺,也只剩一句“至少态度还行”。
第六段
朝阳打歌中心舞台上,她自弹自唱,还给同场嘉宾伴奏。
彩排间隙,她把大提琴借给乐队试音,顺手帮鼓手调节拍。
节目播出后,弹幕飘过“这姐居然会即兴”。
业内音乐总监发朋友圈:欧阳娜娜的绝对音准,现场一次没跑。
第七段
今年三月的毕业典礼,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台下坐着马友友。
演出结束,马友友绕到后台,俩人聊了半小时。
后来有学生拍到合影,马友友手里拿的是她的毕业作品谱子。
传言说,马友友那句“保持好奇”被她纹在了脚踝。
真假没人证实,但纹身师确实发了同款图案。
第八段
回头看,她的路线确实像开盲盒。
每次以为走到尽头,她又翻出一张新卡。
有人统计过她微博热搜次数:演技差7次,浴袍翻车3次,音乐好评9次,毕业典礼2次。
数据不会骗人,正向内容正在变多。
第九段
普通人没聚光灯,却一样会面临选择错误、口碑塌方、钱包见底。
区别在于,有人停在原地骂环境,有人默默补课。
欧阳娜娜把大提琴从13岁背到25岁,琴盒边缘磨得发白。
镜头扫过,那道磨损骗不了人:时间花在哪,结果就在哪。
第十段
不是所有试错都能翻盘,但不试一定没戏。
她演戏被骂,就回校重修;定价翻车,就直播道歉;口碑下滑,就用舞台拉回。
每一步都在给普通人示范:跌倒了可以躺一会,终究要爬起来找补。
第十一段
年轻人最怕的不是选错,而是把一次失败当终点。
欧阳娜娜把退学、翻车、复出、毕业串成一条波浪线,告诉你:曲线也能通往高处。
下次再遇到嘲讽,不妨想想那个在毕业典礼拉琴的姑娘——被骂到谷底,还能把弓子拉直。
来源:傲柔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