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2日,美国财长贝森特一句话,俄罗斯一半原油出不了港。上海原油涨4%,布伦特涨5%,加油站排队的人边骂边掏钱。
一觉醒来,油价又飙了,加满一箱多花40块,钱包直接瘪下去。
10月22日,美国财长贝森特一句话,俄罗斯一半原油出不了港。上海原油涨4%,布伦特涨5%,加油站排队的人边骂边掏钱。
欧盟没闲着,第19轮制裁把俄液化天然气也封了。冬天还没来,欧洲天然气期货先蹿高,家庭取暖账单提前翻倍。
原定在布达佩斯的见面被临时取消,官方说时机不合适。谈判桌上估计已经听不见声音,只剩拍桌子。
美国把117艘影子船拉黑,理由是运俄油。这些船平时挂着方便旗,一夜之间连保险都买不到,漂在海上进退两难。
印度和中国被传暂停进口俄油,印度外交部直接否认,说没接过所谓承诺电话,只关心国内油价别上天。
俄罗斯当天亮出洲际导弹,演习画面全球直播。市场秒懂:真断供,谁都别想好过。
全球12%的原油说没就没,库存数据还没更新,交易员已经先抢为敬。66美元一桶只是起步价,投行报告连夜上调目标。
加油站里,车主盯着跳表的数字,手在抖。外卖骑手算一单赚几块,油钱却先吃一半。
普通家庭开始盘算:周末郊游取消,空调温度调高,能走路绝不踩油门。省下的油钱抵不过菜价跟涨,生活全线缩水。
制裁像一把刀,刃口对准莫斯科,刀背却拍到每个人脸上。油价只是第一关,化工、塑料、运输接着涨。
更麻烦的是连锁反应。油价带飞通胀,央行左右为难:加息压物价,贷款压力更大;不加息,钞票继续毛。
有分析师翻出1973年旧账,那次禁运让西方经济趴窝十年。今天供应链更复杂,真断个半年,超市货架会不会空?
俄罗斯也没躺平,东西伯利亚油田正加速往亚洲修管道。油轮进不去,管线还能流,只是运费贵三成,买家得认。
美国页岩油老板连夜开会,新井投资计划从明年提前到下周。可熟练工人短缺,设备订单排到后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沙特保持沉默,欧佩克会议提前召开。减产还是增产,一句话就能让市场再抖三抖。
最苦的是那些靠进口过日子的国家。外汇储备一天少几十亿,本币贬值,进口商抢美元,银行门口排起长队。
普通人能做的有限:少开车、拼通勤、囤点日用品,把预算表再压缩一行。每一次涨价都在提醒,全球经济其实绑在一根油管上。
有人开始怀念去年的平静日子,那时油站还送纸巾。短短一年,钱包厚度决定出行半径,朋友圈晒风景的少了,晒油价单的多了。
这场博弈没有旁观者。你我在超市、在加油站、在工资条里,都是被迫上场的选手。早点收场,对谁都好。
来源:热情水滴v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