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峰会于5月7-8日在香港万丽海景酒店举行,汇聚家族办公室、游艇管理公司、船长、经纪人等业界决策者,共同探讨区域发展。在充满活力的香港背景下,峰会通过两天的深入讨论与战略洞察,呈现行业前沿动态。以下为您梳理本届盛会的精华内容。
2025年亚太超级游艇峰会本周在香港圆满落幕,吸引逾250人参会。这是由《SuperYacht Times》主办的第二届峰会活动。
本次峰会于5月7-8日在香港万丽海景酒店举行,汇聚家族办公室、游艇管理公司、船长、经纪人等业界决策者,共同探讨区域发展。在充满活力的香港背景下,峰会通过两天的深入讨论与战略洞察,呈现行业前沿动态。以下为您梳理本届盛会的精华内容。
5月7日 星期三2025亚太超级游艇峰会首日
打造香港超级游艇目的地
讨论嘉宾:• 周基倫 香港游艇业协会(HKBIA)主席• 黄炜卓 香港投资推广署运输物流及工业主管• 陈嘉怡 香港机场管理局商务执行董事• 袁晓东 Lodestone Yachts总监
本场讨论聚焦推动香港成为超级游艇目的地的各项举措。周基倫以2024香港游艇展为切入点,强调活动不仅旨在销售游艇,更是要将香港定位为区域重要游艇枢纽。他指出,虽然历史上缺乏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但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已取得进展,强调公私合营构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黄炜卓表示香港在大湾区超级游艇集群发展中占据优势,指出吸引游艇主及相关服务可带来显著经济与旅游效益。陈嘉怡介绍香港国际机场正加速与海陆交通的整合,包括航天城发展和启德旧机场改造项目,提出优化私人飞机与游艇服务的多式联运方案。
袁晓东则从市场需求角度切入,指出客户对香港作为巡航目的地的强烈兴趣——世界级城市天际线、多元美食文化及毗邻巡航水域构成独特优势。但他亦指出当前制约因素:游艇泊位短缺及访港许可的行政壁垒,呼吁提升香港、澳门与内地跨境巡航政策的透明度与审批效率。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香港欲成为超级游艇枢纽,需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清晰度与生活方式营销的三维协同。尽管挑战犹存,与会专家对通过协同努力与持续投入引领区域游艇业发展充满信心。
如何打造超级游艇目
讨论嘉宾:• Issam Kazim 迪拜旅游局首席执行官• Jean-Marc Poullet 博纳多亚洲主席• Laura Verbrugge Fraser公司经纪人• Manoa Rey 大溪地旅游局市场研究员• Bob Hoogendoorn 麦肯锡高级经理
讨论摘要:
本场对话聚焦如何通过法规革新、基建升级与营销策略优化,将目标地区打造为更具吸引力的超级游艇目的地。
Issam Kazim阐述了迪拜蜕变为超级游艇枢纽的核心驱动力——强有力的政府愿景与战略规划。"从目的地建设角度,我们已深耕这一领域多年,"他解释道,"迪拜公私部门的紧密协作至关重要。随着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携超级游艇迁居迪拜,这种合作模式正持续释放价值。"
Bob Hoogendoorn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并进一步剖析政府与私营利益相关方协调对游艇目的地发展的催化作用,尤其在建设初期。"与国家层面的早期协同能产生飞轮效应,成为行业加速器。"他强调需考量目的地成熟度曲线,指出迪拜当前处于加速阶段,基础要素已就绪。此外,他呼吁加强跨区域协作以释放更大潜力。
Jean-Marc Poullet补充道,成功超级游艇目的地的核心要素在于:瑰丽水域、丰富的岸上活动及优质交通接驳。他深入剖析亚洲独特格局,指出香港、新加坡与迪拜等目的地兼具金融枢纽与游艇产业优势,对游艇主形成天然吸引力。但他同时指出挑战——打造类似欧洲阿马尔菲海岸等成熟目的地的"全包式体验"仍需突破。
Manoa Rey则分享大溪地以"可持续探索目的地"为定位的发展路径。该地区通过控制游艇访问量维持生态原真性,同时提升体验品质。"我们立志成为南太平洋可持续旅游标杆,核心是重质而非量。"他强调保护大溪地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计划在逐步增加游艇接待量的过程中坚守环保底线。
Laura Verbrugge聚焦亚洲地区船长面临的实操挑战,尤其是各国复杂多变的法规环境。"用一词概括就是‘挫败感’。目的地条件优越,但繁复的文件流程与监管要求令人却步。"她指出经验丰富的船长尚能应对这些难题,但对初入亚洲市场者而言,法规壁垒往往令人生畏。
日本新码头项目发布:神户码头
本场会议聚焦日本神户游艇码头(Kobe Marina)新开发项目的深度解析,探讨其建设动因及预期为本土及区域游艇社群带来的变革性影响。
主讲人:Nigel Beatty, YACHTZOO
项目负责人Nigel指出,神户坐拥日本中心区位优势,凭借世界级港口设施、多机场接驳能力及新干线交通网络,堪称超级游艇码头的理想选址。该码头不仅提供泊位设施,更规划了包含办公空间、游艇俱乐部及海洋产业配套的陆上综合设施。Nigel补充道,神户港口区域的重建将助力其成为游艇与旅游双向繁荣的活力枢纽。
码头将建设总长1.75公里的泊位系统,规模达到摩纳哥赫库勒斯港的一半,最大可容纳117米超艇,并配套游艇俱乐部、滨水餐饮及码头活动区。该基础设施设计兼顾国际与本土船东、船员需求。
核心目标之一在于激活日本本土与国际游艇市场。项目致力于打造船员便捷获取服务、探索日本的文化社区。凭借毗邻海岸线及北部滑雪胜地的双重优势,该开发为船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海陆复合休闲体验。
亚洲游艇改装市场发展
讨论嘉宾:• Sam Thompson, JMS游艇总监• Rob Taylor, Clearvac工程亚洲总经理• Robert Corcoran, FEMA Marine首席运营官• Petre Plesea Golden ,
讨论摘要:
本场讨论聚焦亚洲游艇改装市场发展所需的变革,并探讨在该区域建立顶级改装船坞的可行性。
Petre Plesea分享了近期在新加坡完成的一艘70米游艇重大改装案例,涉及主机更换工程。他对比了亚洲与欧洲实施同类工程的效率差异:"新加坡的引擎更换仅耗时49天。若在欧洲,相同工程至少耗时三个月且成本高出三倍。" 效率优势主要源于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我们每日安排90名工人登船作业,仅引擎搬运就配置35人。实施24小时轮班制,这种劳动力密度在欧洲根本无法承受。"
Sam Thompson指出亚洲改装市场虽处上升期但仍有差距:"本地改装需求确实在增长,但与地中海或美国成熟市场相比,基础设施与人才储备亟待完善。" 他同时强调供应链挑战:"获取优质游艇部件颇为棘手。多数高端配件需从欧洲采购,漫长交货周期严重影响工期与成本。"
Rob Taylor补充道亚洲改装工程复杂度持续升级:"越来越多船东选择全面改装而非基础维护。高质量工程确有市场需求,但目前仍属小众领域。" 他着重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投资本地人才至关重要。大量求职者对游艇业感兴趣,但缺乏系统化培训体系培养合格技师。"
Robert Corcoran直指区域技术工人短缺痛点:"高端改装需求与技师水平断层是主要矛盾。即便存在市场需求,也难以找到达标的技术团队。" 他呼吁加强设施建设投入:"亟需配备专业工具的现代化改装中心,以及适配超级游艇的基础设施,这将成为市场变革的关键推手。"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亚洲游艇改装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前受制于基础设施滞后、法规壁垒和技术人才短缺三重制约。
社交媒体运营之道:Supercoolben经验谈
主讲人:• Ben Sumadiwiria 网红"Supercoolben"
Ben Sumadiwiria——这位以约一年前创立的网络身份"Supercoolben"闻名、Instagram粉丝超130万的意见领袖——在亚太超级游艇峰会上分享了他的数字身份构建历程。他探讨了在奢侈品领域创造引人入胜且真实内容的重要性,解析了欧洲与亚洲超高净值人群在奢侈品消费行为上的差异,并就超级游艇行业现有内容生产方式提出见解,指出吸引新受众的潜在机遇。
问答环节从Sumadiwiria回顾其数字人格的萌芽阶段开始。这一身份的塑造始于他担任主厨期间,对美食的热爱促使他开启每日视频创作。"我开始每天制作关于钟爱美食与烹饪过程的视频。我住在巴厘岛,那时每天烹饪牛排,尝试不同街头小吃。"出于内容变现需求,他坚持日更视频,逐步积累起忠实粉丝群体。
随着影响力扩大,Sumadiwiria开始收到高端餐厅与豪华酒店的邀约。"当时很难向观众证明这些场所的优质体验,"他坦言。为弥合现实与观感鸿沟,他塑造了一个虚构人设:"我假装这是真实生活状态,将自己设定为印尼财阀之子,基本拥有整座酒店。"这一设定迅速引发观众共鸣:"视频病毒式传播后,我便开始每日更新这种人设内容。"
当被问及观察到欧亚财富文化的差异时,Sumadiwiria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进行阐述:"我来自德国柏林,成长过程中从未见过法拉利,23岁才初次目睹劳力士手表。"亚洲见闻则形成鲜明对比:"记得在新加坡普通咖啡馆约会时,那位女士所有朋友都佩戴不同款百达翡丽。我意识到这里存在本质差异。"
他指出更深层的文化认知差异:"欧洲人更注重储蓄,常讨论2000欧元房租及如何缩减开支;亚洲思维更侧重合作创富以购置奢侈品。"尽管强调这纯属他个人观察,他仍将这种思维差异描述为东西方显著的观念区隔。
Sumadiwiria建议超级游艇行业可借鉴其他奢侈品领域的内容策略。他以"超级金发女郎"(Supercar Blondie)为例,指出人格化驱动与视觉化呈现的内容能收获数百万播放量。他强调即使游艇知识有限,只要遵循引人入胜的固定模式也能有效呈现。例如《在巴厘岛30万美元能买到怎样的游艇》这类标题视频极易引发目标买家关注。在他看来,简短易懂的视频内容远比传统宣传册更具吸引力。
亚洲奢侈品市场洞察
讨论嘉宾:• Paolo Casani, Camper & Nicholsons CEO• Nigel Tang,Warpcapital游艇管理运营总监• David Lau,Cross Harbour Advisory创始人• Marina Lu,i 瑞银香港分行财富管理中国主管• Stephane Avis, 摩根大通亚洲信贷联席主管
讨论摘要:
本场圆桌会议聚焦亚洲奢侈品市场的动态演变,重点探讨超级游艇领域品牌、服务商及利益相关方如何应对消费者偏好变迁、区域特性差异及新兴机遇。
Paolo Casani问及亚洲经验如何影响Camper & Nicholsons的战略布局时,阐释公司2017年以全资直营模式进军亚洲,摒弃特许经营与授权合作。"我们认为亚洲是值得尊重的成长型市场。"他透露公司随后增设新加坡第二办事处,目前区域团队约10人,跻身亚洲最大国际经纪公司行列。
他进一步概述公司全球战略四大支柱:覆盖经纪、租赁、新艇建造、项目管理及设计的全链条服务;因地制宜的品牌建设;向泛生活方式品牌转型;持续投资团队培训保障服务品质。他特别强调,收购科技公司后自主开发的数字基建,已成为连接欧、美、亚三地团队的关键工具。
Marina Lui就亚洲奢侈品消费者画像十年演变及其对品牌忠诚度建设的启示进行解析。她指出超高净值客户需求近年显著变化,更多人寻求兼具个人兴趣标签、提升生活品质及促进家庭共处功能的"激情资产"。
她强调具有情感价值与代际传承意义的商品日益受重视。尽管珠宝、艺术品与腕表热度不减,游艇因持久性与可传承性渐成新宠。客户愈发注重资产现时享受与跨代保值双重属性,长期价值成为奢侈消费决策核心考量。
Stephane Avis被问及客户对游艇拥有或租赁等奢华体验需求是否增长时,虽坦言未直接涉足游艇领域,但指出宏观趋势预示需求攀升。他着重分析亚洲正经历规模空前的代际财富转移——不同于欧美以继承为主的财富结构,亚洲财富多由父母或祖辈新创,现正向年轻世代移交。
他认为新生代消费模式呈现差异化,更倾向生活方式导向消费。受新加坡、香港、神户等地发展推动,区域"激情资产"与"象征性资产"需求激增。同时,接触过法国南部、迈阿密等海外奢华生活方式的亚洲青年,正寻求本土化复刻体验。
Nigel Tang探讨遗产、家族及文化遗产价值观对亚洲奢侈品消费决策的影响程度。他指出,对多数亚洲超高净值人群而言,游艇超越生活资产范畴,被视为集声望象征、家族私密空间及社交场所于一体的多功能投资,而非单纯娱乐工具。
他以新加坡某家族为例:初期购置单艘斐帝星游艇满足多重需求,后发展为娱乐艇、家族聚会艇及成员专属艇(含女儿专属艇)的细分配置,趋近欧洲成熟模式。他补充道,亚洲创富一代普遍持务实态度,注重隐私保护、代际传承与低调作风,规避炫富行为与冒险性消费。
David Lau从家族办公室视角解析其亚洲奢侈品市场导航经验。虽已名义退休,他仍专注发掘未来投资机遇并紧密追踪财富趋势演变。
通过频繁接触欧亚二至四代财富继承人,他发现多数仍在构建自我身份认同,尚未全面接管家族业务。与新生代互动揭示其财富创造、积累及社会价值认知的差异化路径。他分享新加坡超级游艇节轶事:一位32岁中国加密货币企业家私下咨询应购游艇还是私人飞机。他解析二者功能差异,建议重视社交者选择游艇。更广泛而言,他观察到亚洲年轻财富持有者正重构传统地位符号认知,更重视圈层认同与共享体验价值。
专访Openasia集团主席Doan Viet Dai Tu
受访人:Doan Viet Dai Tu, Openasia集团主席/Tam Son游艇创始人
Doan Viet Dai Tu首先回顾了其职业生涯如何自然延伸至游艇产业。凭借深厚的汽车行业背景,他初涉越南奢侈品市场时专注于高端汽车进口——彼时该领域由灰色市场产品主导。
他强调"超前布局"的商业理念:"我始终信奉在市场萌芽期提前两至三年入场,设定高标准的策略。这意味着优先投资物流基建、培养专业团队,销售则居其次。"这一理念成为其创立Tam Son游艇的指导原则,旨在为越南游艇业奠定基础。
过去15年间,Doan Viet Dai Tu始终引领越南游艇市场发展。他详述公司初期重点在于培育市场认知、洞察潜在客户需求。相较于急于销售游艇,他着力构建从码头设施到客户服务的产业支撑体系,并教育客户认知游艇所有权价值。"我们并非单纯销售游艇,而是确保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Tam Son游艇以客户消费力为市场成熟度核心指标。Doan Viet Dai Tu透露其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关键数据为"单店年消费超50万美元客户数量"。"当这一数字持续攀升时,我们确认市场已走向成熟。"这种精细化客户运营策略确保了企业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Doan Viet Dai Tu对越南游艇业前景充满信心。他承诺通过持续投资基础设施、培育本土专业人才网络,将越南打造为东南亚豪华游艇核心目的地。"越南具备成为一流游艇目的地的全部要素。"他正致力于推动越南从旅游目的地转型为区域游艇产业枢纽。
5月8日 星期四2025亚太超级游艇峰会次日
游艇节能技术创新
讨论嘉宾:• Martin Lo, 财利船厂总监• Vladimir Zinchenko, GX Superyachts首席执行官• Chris Blackwell, Echo游艇销售经理• Iacopo Senarega, 阿兹慕|贝尼蒂研发经理• Haico van Roeden, 达门游艇技术经理
讨论摘要:
本场专题探讨游艇节能技术的最新突破与应用前景,聚焦如何将创新方案融入新艇建造与改装项目,实现可持续性与运营效能的双重平衡。
GX Superyachts首席执行官Vladimir Zinchenko以雄心目标定调:"我们预期在常规运营模式下能耗降低75%,并力争缩短50%的发电机运行时长。"该公司研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48小时无发电机全功率运转。
阿兹慕-贝尼蒂集团的Iacopo Senarega强调系统性环保战略的重要性。集团已启动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战略实施,通过详细生命周期评估(LCA)量化产品开发各环节的环境影响并制定减碳方案。
财利船厂总监Martin Lo指出客户教育的关键性挑战:"我们必须向客户解析替代能源系统的利弊。"他透露正与香港高校开展联合研究,包括可降低70%-80%红外线与紫外线辐射的创新解决方案。
Echo游艇销售经理Chris Blackwell主张定制化路径,强调能效方案需根据游艇使用场景与客户需求个性化设计。达门游艇技术经理Haico van Roeden则提出可借鉴商业海事领域的技术转化潜力。
行业共识: Zinchenko总结指出,核心目标在于"围绕能源管理系统构建游艇",通过融合混合动力技术、高效电池管理与智能设计打造可持续超级游艇。尽管挑战犹存,海事业界正致力于突破能效边界,在技术创新与实操需求间寻求最优平衡。
新兴市场开发战略
讨论嘉宾:• 周安琪, 辛普森游艇中国总经理• 王学斌, 亚洲游艇船东代表• Gautama Dutta, Marine Solutions CEO• Alexandre Heng, O2HO创始人
讨论摘要:
本场圆桌汇聚印度、中国等关键新兴市场经纪代表,探讨如何将新晋财富群体引入游艇消费领域。
Alexandre Heng将租赁体验定义为"新玩家最直接的入圈通道"。他以中国市场为例,指出海南岛年租赁体验人次超百万,但国际包租业务仍受局限。
Gautama Dutta回溯印度游艇市场20年演变史:"彼时全国仅有两艘游艇,基建极度匮乏。即便孟买等大都市至今仍缺乏专业游艇码头。"
监管壁垒制约成为共识焦点。周安琪剖析中国现状:"自由巡航游艇限制严苛,繁琐跨境手续削弱消费意愿。"
增长潜力仍被看好。Dutta强调印度人口基数优势:"14亿人口的0.1%即庞大市场。"周安琪则关注6000万海外华人群体及持续财富创造能力。
代际变迁带来机遇。Dutta指出年轻印度群体通过海外留学接触多元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更为开放。Alexandre Heng预判成熟市场需20年培育期,Dutta总结道:"虽需数代努力方能比肩欧美标准,但持续推动势在必行。"
行业共识:教育普及、基建完善及体验门槛降低是激活新兴市场的关键要素,亚洲海洋休闲产业蕴藏巨大未开发潜力。
跨境法规实务指南
讨论嘉宾:• Roy Chan, Legalmapp联合创始人• May Choi, 辛普森游艇运营经理• Simone Centola, Gateway Law律师• Robin Shellcock, 日本游艇船长• Marcel Vaarzon-Morel ,VML海事董事
讨论摘要:
本场专题深入剖析船东与运营商日常面临的复杂法律环境,聚焦了解客户(KYC)、反洗钱(AML)义务及进出口合规等核心议题。
Robin Shellcock船长以实操经验解析跨境差异:"各国海事准入流程迥异。"他指出日本船员签证流程便捷,而其他国家则存在更复杂的监管框架。
May Choi强调持续法规研究的重要性,警示亚太地区海事法规快速演变特性:"我们必须高频更新法规库,因其变化速度极快。"
文件完备性被确立为海事运营成功的关键。专家一致强调全面文书准备的必要性,建议采用超越标准要求的系统性船舶文件管理策略。
Marcel Vaarzon-Morel详解澳大利亚严苛的生物安全措施:"因船上肉类蔬菜导致船只滞留的案例时有耳闻。"他同时警示武器申报规范:"未申报武器将面临重罚,须合规上锁且接受官方查验。"
包船协议与临时进口构成独特挑战。Simone Centola指出文化特质差异:相比欧美客户,亚洲船东更倾向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关键在于共同解读合同条款"。
Roy Chen总结核心痛点:"跨境合规涉及海量表格、多语种文件、法规重叠及工作重复,复杂度极高。"
行业共识
亚太游艇运营成功要素在于筹备工作、本土智慧、灵活应变与细节把控的精密结合。船东与运营商须以敬畏之心、勤勉态度深入理解区域复杂的监管生态。
探索印尼游艇潜力
讨论嘉宾:• Iswin Hudiarto, TASK Cikaldana总裁• Jasmine Chong, 45米超艇“Celestia"号船东兼设计师• Boumedienne Senous, Yacht Sourcing创始人• Thye Hock ,超级游艇船长
讨论摘要:
本场"探索印度尼西亚"专题聚焦吸引超级游艇的优化策略,重点剖析现行法规框架与码头基建升级需求。
当被问及印度尼西亚加强其超级游艇巡航目的地地位的最大机时,Boumedienne Senous着重强调该国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他首先指出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东西方之间的天然门户。他还强调了该国全年都适合巡航的优势,这是其他季节性更明显的目的地所无法比拟的关键优势。
Senous指出,印度尼西亚众多未受破坏且鲜为人知的巡航胜地是其一大吸引力所在。虽然像拉贾安帕特这样的目的地已经声名远扬,但他强调,在这个群岛国家还有许多同样令人惊叹的地方尚未被探索。最后,他强调了印度尼西亚丰富的文化多样性。每个岛屿都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乘坐超级游艇在该国旅行,感觉就像在一个行程中游览了多个国家。
在此基础上,Jasmine Chong强调了印尼热情好客这一优势是该地区超级游艇体验的决定性资产。她以在Celestia的工作经历为例,指出印尼文化中注重服务、细致入微的特点根深蒂固,通常无需太多正式培训。她形容船员既专业又亲切,营造出一种家庭般的氛围,让宾客倍感温馨。她解释说,这种自然流露的热情始终受到客户的认可,并为宾客带来独一无二且令人难忘的巡航体验。
Iswin Hudiarto托补充道,他合作的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如今都在其更广泛的项目中融入了码头基础设施,认识到印度尼西亚强大的海洋潜力。他重申了之前的评论,指出从苏门答腊岛到巴布亚岛,该国广袤的自然美景是超级游艇的一大吸引力。不过,他也指出,在码头的可用性和容量方面仍存在重大限制。在他看来,扩大码头基础设施是印度尼西亚充分利用其作为超级游艇巡航目的地地位的最重要机遇之一。
Thye Hock船长补充指出,印尼超级游艇运营的核心挑战在于技术支持资源匮乏。他强调该区域专业技术人才难以获取,给船长与船员日常运维带来困难。燃料补给问题同样突出,高品质柴油获取渠道有限,迫使游艇需具备长续航能力以应对偏远海域巡航需求,避免依赖频繁燃料补给。
全体专家共识:尽管印尼在游艇目的地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需持续优化法规框架与基础设施建设方能充分释放潜力。
对话GMH首席执行官Giorgio Moretti
受访人: Giorgio Moretti, GMH/HHC Malta首席执行官
身为海军与国防系统背景的狂热游艇修复专家,Giorgio Moretti毕生致力于保育并活化1980-1995年间的历史游艇。
他的理念植根意大利传统修复技艺,将游艇视作值得精心呵护的历史建筑。"在意大利与我的故乡热那亚,修复的本质是让旧物适应新需求,同时保留其独特气息、历史肌理与时代印记。"他将游艇修复比作复杂艺术创作——犹如修缮14世纪古建时兼顾现代功能性。
Moretti主导修复多艘传奇船艇,包括荷兰海军前水文测量船“Snelius”号及“Curiosity”号。修复工程常涉及深度改造:"若初始购置成本为100,典型修复费用达300甚至400。"他坦言此类项目需巨额投入。
游艇修复需应对复杂系统工程,包括管线布设、电缆网络与设备升级。"其复杂度十倍于传统建筑改造。"Moretti强调。修复远超越物理翻新。"我们肩负着守护文明史的重任。"他将每艘游艇视为航海文化遗产,修复过程坚持"原材原艺"原则,在保留历史质感的同时植入稳定器、亲水平台及优化船员舱室等现代功能。
Moretti断言游艇市场须回归品质本位。当前最大挑战在于专业技工培养:"最复杂的方程是家具工匠的培育。"他坦言人才培训对维持修复高标至关重要。其愿景是通过技艺传承,让历史游艇在21世纪重焕新生。
这位意大利历史游艇修复专家,以"14世纪建筑改造"为喻阐述修复理念。透露其项目成本通常达购置价的3-4倍,最大挑战在于传统工艺传承。Moretti认为游艇业未来应聚焦质量提升,当前首要任务是培养专业匠人。
来源:船艇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