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蛋白DKK3:胰腺癌的早期守护者与晚期帮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7:31 1

摘要: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治疗困难,生存率极低。德国乌尔姆大学Alexander Kleger团队近日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蛋白——DKK3,在胰腺癌发展中扮演着复杂且动态的双重角色: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治疗困难,生存率极低。德国乌尔姆大学Alexander Kleger团队近日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蛋白——DKK3,在胰腺癌发展中扮演着复杂且动态的双重角色:早期是“抑癌卫士”,晚期却转变为“促癌推手”。

《先进科学》

研究人员发现,在胰腺癌初期,DKK3主要由腺泡上皮细胞表达,能有效抑制腺泡-导管化生(ADM)——这是胰腺癌发生的起始步骤。机制上,DKK3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降低下游转录因子Fos的表达,从而维持腺泡细胞正常形态,延缓肿瘤启动。在动物模型中,敲除DKK3的小鼠更早、更频繁地形成癌前病变和侵袭性肿瘤,生存期显著缩短。

DKK3在胰腺癌细胞中发挥细胞自主性肿瘤抑制作用

随着肿瘤演进,DKK3的表达发生“阵地转移”:从上皮细胞转向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此时,CAFs分泌的DKK3非但不再保护组织,反而激活IL6–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侵袭与纤维化微环境形成,成为推动肿瘤恶化的关键力量。

Fos调控DKK3缺失的促肿瘤作用

这一发现对临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警示:针对DKK3的干预必须“分阶段施策”。在早期或癌前阶段,维持或增强DKK3功能可能有益;而在晚期肿瘤中,尤其当检测到高水平的基质DKK3与STAT3激活时,抑制DKK3–STAT3轴则可能成为有效策略。

DKK3在胰腺癌中的双重身份,深刻反映了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它提醒我们,未来靶向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结合疾病阶段与细胞来源,实现“时空精准”。这项研究不仅为胰腺癌的机制理解添上关键一环,也为开发阶段特异性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靶点。

信源: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17606

来源:捷报来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