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一个病,有人吃药就能活得好好的,有人却要挨化疗、做手术、打针,还怕复发——不是医生乱来,是癌症自己长得不一样。
同一个病,有人吃药就能活得好好的,有人却要挨化疗、做手术、打针,还怕复发——不是医生乱来,是癌症自己长得不一样。
张女士45岁,肿瘤1.5厘米,没扩散,医生让她做了个小手术,回家吃药,五年没复发。
李女士38岁,肿瘤2.5厘米,淋巴结里有一颗癌细胞,她挨了六次化疗,接着吃药,现在也稳着。
王女士52岁,肿瘤更大,淋巴结转移两个,医生没让她光吃药,直接上靶向药,每周打一次赫赛汀,三年没动静。
赵女士32岁,肿瘤4厘米,淋巴结三颗被占,她先化疗缩瘤,再手术,术后打免疫针,现在还能带孙子。
这四个人,都是乳腺癌,但治疗差得像两回事。
有人只吃药,有人要挨打针,有人要化疗,有人还要打免疫药。
你要是听隔壁床说“我吃药就好了”,你也跟着不吃化疗,那不是省事,是拿命赌。
医生不是不想省事,是不敢乱来。
每一种乳腺癌,长得不一样,跑得不一样,怕不怕药,全靠它身上的“标签”。
Luminal A型,激素受体阳性,Ki-67低,说明它慢吞吞的,靠吃药就能把它饿死。
他莫昔芬、来曲唑,不是补药,是专门堵住癌细胞吃激素的门。
不吃,它就长;吃了,它就停。
这种癌,化疗就是浪费,伤身体,没用。
Luminal B型呢?
激素受体也阳性,但Ki-67高,说明它不光吃激素,还疯狂分裂。
光吃药不够,它不听话。
所以必须上化疗,把能分裂的细胞先打掉一茬,再吃药慢慢堵。
李女士的淋巴结有转移,肿瘤超过2厘米,这就是高风险信号,医生不能心软,一软,癌就跑。
HER2过表达型,更狠。
这种癌像开了加速器,长得快、跑得快,但有个死穴——它身上有个叫HER2的开关,靶向药就是专门砸这个开关的锤子。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不是普通药,是导弹。
打准了,癌细胞当场瘫痪。
王女士要是只吃药,不打靶向药,三年内复发率可能超过一半。
医生让她打,不是多花钱,是救命。
三阴性乳腺癌最凶,激素受体阴,HER2也阴,药没得挑。
化疗是唯一能靠的,紫杉醇、多西他赛,一轮一轮打,打到癌细胞扛不住。
但赵女士不一样,她打了免疫药。
帕博利珠单抗,是让身体自己的免疫系统认出癌细胞,然后去杀。
这不是吃药,是唤醒身体里的士兵。
她能用这个药,是因为她的肿瘤有PD-L1表达,这是免疫治疗的通行证。
不是所有三阴性都能用,没这个标志,打也是白打。
医生不是凭感觉开药,是看报告上的数字: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没有、Ki-67多少、HER2阳性还是阴性、PD-L1有没有表达。
这些数字,决定你该挨几针、吃几年药、要不要化疗。
你要是觉得“别人吃药好,我也吃”,那等于拿自己的命去试别人的药方。
非浸润性乳腺癌,比如导管原位癌,癌还在水管里没跑出来,切掉就完事,很多人连化疗都不用。
可一旦突破基底膜,变成浸润性,癌就可能顺着血管、淋巴管跑,这时候不化疗、不放疗,等于放它逃命。
有人觉得“我手术做了,就没事了”,可手术只是把明面上的肉瘤切了,暗地里的癌细胞还在游荡。
不打后续药,它们迟早会重新长出来。
医生为什么强调术后五年每三个月复查?
不是吓唬你。
乳腺癌最爱在三年到五年复发,尤其是Luminal B和三阴性。
骨密度检测,是因为内分泌药会让骨头变脆,不是随便查,是防骨折。
肿瘤标志物,不是查一次就完,是看趋势,看它是不是在悄悄往上爬。
你要是觉得“我感觉挺好,不用复查”,那等你腰疼、腿疼、骨头一碰就断,才去查,癌可能已经跑到骨头里了。
这时候再治,钱花得更多,人受的罪更大。
治疗不是看谁家亲戚吃药好了,也不是听谁说“化疗太苦,我不去”。
癌症不是感冒,吃点药就能好。
它是有脑子的,它会变,会躲,会躲过你吃的所有药。
你只有按它的类型来,才能把它逼到墙角。
你见过谁家养狗,不管它是什么品种,都喂一样的粮?
金毛和哈士奇,吃的不一样,运动量不一样,训练方法也不一样。
癌也是,它有脾气,有弱点,你得摸清它的底细,才能治得住它。
现在很多人,确诊了,第一件事不是查分型,而是问“能不能不吃药?”“能不能不化疗?”“能不能只吃中药?”——不是他们不懂,是他们怕。
怕疼,怕花钱,怕被当成“病人”。
可你怕的,是现在;癌怕的,是你不治。
你要是觉得“反正都是乳腺癌,差不多就行”,那下次复查,医生问你“你做过基因分型吗?”你该怎么答?
你敢不敢说,你治的不是癌症,是你自己心里的恐惧?
来源:智慧大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