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专家:我在海峡论坛说我是中国人,回台湾三天后节目就被下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6:51 1

摘要:黄智贤这个人,出生在1964年,原名叫黄瓊贤,台北市人。她家里人背景挺复杂,哥哥黄伟哲后来进了政界,现在是民主进步党籍的台南市长。黄智贤自己上的是台湾大学外文系,学了不少西方文学和语言的东西。毕业之后,她没直接搞政治,而是进了媒体圈,从记者干起。那时候媒体行业

黄智贤这个人,出生在1964年,原名叫黄瓊贤,台北市人。她家里人背景挺复杂,哥哥黄伟哲后来进了政界,现在是民主进步党籍的台南市长。黄智贤自己上的是台湾大学外文系,学了不少西方文学和语言的东西。毕业之后,她没直接搞政治,而是进了媒体圈,从记者干起。那时候媒体行业竞争大,她每天跑新闻,采访社会事件,积累了不少经验。

九十年代,她开始参与电视节目制作,负责写脚本和协调现场。到了两千年代,她转去做政论节目主持人,专门谈时事。她的风格比较直白,喜欢用数据和历史来说事。2016年7月14日,她接了中天电视台一档叫《夜问打权》的节目,主要聊两岸关系和台湾内部事务。

她每周都要准备材料,请嘉宾来辩论。节目一开始放在晚间黄金时段,观众反馈还行,但争议也多。电视台后来几次调频道,从热门位置挪到晚一点的时段。她没停下,继续主持,节目跑了近三年。里面她常拿地图和文件讲两岸历史联系。2018年,她去参加一些两岸交流会议,和大陆那边的人交换意见。

她的观点越来越清楚,强调统一的好处。媒体生涯里,她总面对批评,但没改立场。2019年初,她准备去大陆,第一次到厦门。那年六月,她在那边做了演讲。整个职业路,从记者到主持人,她学着观察细节,也练出表达的本事。家庭影响她的视角,哥哥的政治位置有时被提,但她自己独立干。

教育背景给她分析工具,她用外文资料补观点。媒体工作让她接触各种声音,推动她多参加交流。2010年代,她出过书,谈两岸议题,在书店卖。她的路子反映台湾媒体变化,从电视台到后来网络,适应新东西。她用电脑剪视频,学软件。2020年后,她在家弄工作室,装设备。传记看下来,她就是个坚持观点的媒体人,从学校到屏幕,跨了几十年。

2019年6月16日,黄智贤去了厦门,参加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她在那边大会上发言,开场就说自己是中国台湾人,要和平,要一国两制。发言赢得掌声,她谈两岸分隔七十年带来的问题,强调一国两制对台湾的体贴和尊重,呼吁这代人推动统一。发言后,大陆这边有媒体报道,台湾那边绿营媒体和网友开始攻击,说她参与统战。

陆委会发了声明,威胁要追她的刑事责任。台北6月23日有反红媒游行,有人拿她的照片抗议。她在社交媒体上回击,说自己只是说事实。回台后,她在办公室收到节目调整的通知。电视台高层开会,说要改。6月24日正式通知下来,6月28日节目播了最后一集,就停了。运营快三年,就这么没了。

节目停了之后,黄智贤没闲着。2019年8月1日,她开了YouTube频道,叫《黄智贤夜问》,还推出《黄智贤聊》,每天更新,谈两岸时事和选举。频道很快就拉来原观众,订阅涨得稳。她在网上自由度大,不用电视台管,继续参加两岸媒体活动。

2020年,她在频道分析台湾选举,保持对政治的关注。2022年,台湾选举时,她在脸书发评论,聊两岸关系。2024年10月31日,她去北京参加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发言时提当年事让她摆脱限制,做更多事。到2025年,她的频道出了上千集视频,粉丝稳,她还在媒体圈活跃,坚持观点。

2023年6月,她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百姓论坛上又发言,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大家有共同祖先,要在一起,让国泰民安。她的路子从传统媒体转数字,继续发声。一些大陆网友支持她,说她讲得好。台湾那边,有人批评她,但她没停。频道让她接触更多人,评论两岸新闻。

2024年,她还在节目谈各种议题,包括国际事。她的后续,就是从电视台下架,转到网上,影响力没少,还在两岸间活动。到现在,她仍是支持统一的声音代表,教职上还是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兼职教授。整个发展,看出她适应变化,没被停播打倒。

黄智贤这个人,从媒体起步,到遇上节目下架,再到网上重来,她的经历挺典型。台湾媒体环境复杂,她因为观点挨批,但坚持下来。两岸交流的事,总有争议,她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想深点,这反映言论空间的拉锯,大家看法不同,但她没变调。

来源:册叶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