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5300亿元的财富规模,第四次坐上中国首富的宝座,这成为了继马云之后第二个在胡润百富榜上四度登顶的中国企业家。
钟睒睒
大家好,我是兰台。
近日,2025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5300亿元的财富规模,第四次坐上中国首富的宝座,这成为了继马云之后第二个在胡润百富榜上四度登顶的中国企业家。
在当代中国企业家群像中,钟睒睒因“卖水”而闻名,但若把镜头拉远,人们会看到一条延绵两百余年的家族脉络:从清代浙派篆刻巨擘钟权,到民国时期投身大革命的钟子逸,再到新中国新闻与社会科学战线上的钟杨翼,这条血脉在动荡与更迭中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事业的执拗。
钟睒睒的个人奋斗,恰是这条家风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再一次开花结果。
钟权的作品
钟睒睒的高曾祖钟权,字聚观,号石帆,清嘉庆年间生人,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之一。
浙派由丁敬开山,后有“西泠八家”振起,至钟权而集古出新,形成“铁笔规矩、劲峭有力”的风格。他以刻印立名,亦以学问立家。
清末民初,诸暨钟氏已为江南大族,“耕读传家”的底色在家训里,亦在书斋、印谱与田产间延续。
这种以技进业、以艺立身的传统,为后世钟氏子孙提供了宽广的精神土壤:尊重专业、讲究实做,不虚张声势而注重细节与长期主义。
钟权后裔中,多有才俊。
其子孙钟熀旅法求学,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装饰艺术学院、布勒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25年主持中国馆设计并获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金奖,回国后在北平、杭州任教,促动中国现代设计的启蒙与传播。
艺术与技艺的结合,再一次在家族记忆里刻下“专业主义”的注脚。
钟睒睒发迹后专门成立了钟子逸教育基金会
与书香相伴而来的,是家族对国家命运的担当。
钟睒睒的祖父钟子逸,1899年生于诸暨名门。
五四以后,青年钟子逸投身国民革命与工农运动。1925年,他受组织派遣回诸暨,以教师为掩护,推动国民党县党部的创建,并在1926年冬秘密建立中共诸暨城区支部,出任书记。
其时浙江处在军阀混战与北伐席卷的夹缝,白色恐怖骤起,革命者步步惊心。
1927年“清党”风暴中,钟子逸与党失去了联系。
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转换身份、转战多地,在天津主编《世界诚报》、在华北出任《新民日报》总编辑,利用舆论阵地宣传抗日、鼓吹民族独立。
1930年代,他在上海、香港、广州经营木器厂,俨然已成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钟睒睒的经商天赋,也许就来自他的爷爷。
钟子逸靠经营致富后不忘以工商为掩护,设秘密联络点、接济地下党,营救与转移革命同志。
原海军副司令员金矛
钟子逸曾经的战友、原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寿松涛曾回忆:最艰难时刻,子逸以生命相托,虽不在党内,始终是并肩的战友。
钟子逸身上,家族“以技进业”的务实气质与“为国担当”的价值取向交织成形。
与钟家结成亲缘的金城,同样是革命者。
金城出身农家,1927年投身革命,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任交际处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统战战线任职,终至副部长、顾问。
他与钟子逸之女钟旭明在延安相恋成家,凝成一门三代皆有公器与公心的家族图谱。
金城的儿子,也就是钟睒睒的表哥叫金矛,不仅是海军中将,还曾担任海军副司令员。
钟睒睒
钟子逸之子钟杨翼,青年时代受左翼思潮影响,通读《资本论》,对文字与新闻有天赋。
解放前在浙东游击区从事宣传,建国后入《浙江日报》,后转浙江人民广播电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政治风云使其一度蒙上阴影,被下放到诸暨农村多年。
1978年平反后,他重返文艺与社科战线,直至以浙江省社科联主要领导的身份退休。
钟杨翼的人生沉浮,为儿子钟睒睒树立了两层“看得见的榜样”:
其一,识字读书、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其二,逆境不屈、在困顿中积蓄力量。
正是在诸暨的田埂与工地之间,钟睒睒完成了从“泥瓦匠、木匠学徒”到“记者、企业家”的长坡厚雪式的跃迁。
钟墅子,图源农夫山泉官网
1954年,钟睒睒生于杭州。
因父母遭遇风波,他随家下放诸暨,童年与少年在乡村度过,读到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做学徒。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尝试两次未果,后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继续学习汉语言文学。
在还没有大学毕业之前,依靠父亲的帮助,钟睒睒先在文联系统任职,继而走进《浙江日报》农村部当记者。
1985年初,三十一岁的钟睒睒以《洪孟学为啥出走》一文引发全国关注,文字犀利、调查扎实,显露出他对“事实”的近乎苛刻的追求与对“常识”的坚定信仰。
这种新闻训练,成为他日后经商最重要的底层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尊重证据链,敢于在争议中表明立场。
钟睒睒
离开媒体后,钟睒睒先在保健品行业试水,后将商业重心转向瓶装水。
1996年,他创办“农夫山泉”,确立“天然水”与“优先水源地”的长期战略:宁可把工厂建在偏远山区,也要守住水的天然属性。
其商业逻辑并不复杂:回到水的本质,通过更严格的标准、更坚决的源头投入,构建口碑与品牌的护城河。
围绕“水”与“农”,他逐步搭建产品矩阵:饮用水、果汁、茶饮等。许多项目并非短期盈利最优,如“东方树叶”在多年不赚钱的情况下仍坚持做无糖茶,“农夫果园”在多地推动果品标准化与上行渠道,帮助果农增收。
这种“对长期回报的耐心”,与钟家一脉对专业主义的信奉相呼应:用时间复利换口碑复利、产业复利。
《洪孟学为啥出走》
在公众眼中,钟睒睒常以“罕见露面、言简意赅”的形象出现。
他不回避“我是卖水的”的自嘲,也不回避与世界顶尖企业家的差异对比。
正如他强调的,“财富意味着责任”,这份责任在中国语境下,既是对消费者安全与品质的承诺,也是对资源环境的敬畏与对农林牧渔价值链的尊重。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钟睒睒是江南士绅文化与现代企业家精神结合的一个样本:既重实做、尚专业,又能在时代更替中找到与国家发展同频的产业命题。
他把“卖水”做成了“做时间的朋友”:守着山林与水脉,守着工艺与标准,也守着家族里代代相传的那份清醒与克制。
钟睒睒
从清嘉庆到数字中国,两个世纪的家族谱系里藏着同一种气质:以技立身、以义立志、以韧立世。
钟睒睒的成功,既是个人艰苦求索的结果,也是江南书香与近代革命精神在当代商业文明中的新呈现。
当我们再谈“首富为何卖水”时,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卖的不是“水”本身,而是对自然与常识的敬重,是把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写进一瓶透明之中的能力;而这份能力,根源在一个家族跨越百年的文化基因。
正如一枚古印的刀痕,虽经风雨,仍清晰可辨。
来源:兰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