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富平柿饼作为承载千年农耕文化的地方特色产品,其传统制作工艺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文旅融合度低等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马佳千等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赵彦华、何虹柳的指导下,依托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陕西富平柿饼作为承载千年农耕文化的地方特色产品,其传统制作工艺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文旅融合度低等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马佳千等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赵彦华、何虹柳的指导下,依托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柿柿如意”——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富平柿饼的文旅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X202512715099),挖掘柿饼的文化价值、打造文旅融合模式为核心,开启了一场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富平柿饼博物馆、金翁农业柿饼加工厂等场所,与当地农户、企业负责人及政府工作人员座谈,系统梳理了柿饼从选种、采摘、去皮、晾晒到捏制、上霜的传统工艺流程,详细掌握了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现状与痛点,为项目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以“文化赋能+产业融合”为双驱动,构建了多维度的研究框架。一方面,深度挖掘富平柿饼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柿柿如意”“好事成双”等吉祥寓意入手,梳理其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饮食文化的关联,提炼出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针对柿饼产业国际竞争力弱、品牌推广不足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需求,设计“农业+文化+旅游”的综合开发模式——规划柿子采摘园、柿饼文化村等文旅场景,开发柿饼制作工坊、非遗工艺展览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同步探索数字化营销路径,计划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传播柿饼文化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调研,以创新实践为笔,书写富平柿饼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通讯员:彭怡,周娜娜)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长江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