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引擎,而小课题研究则是新教师迈入科研领域的“轻骑兵”。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九小学聚焦新入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开展“如何自拟题目——小课题选题规范与方法”专题微培训,为新教师系统拆解小课题研究的核心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意义,助力其从“教学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引擎,而小课题研究则是新教师迈入科研领域的“轻骑兵”。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九小学聚焦新入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开展“如何自拟题目——小课题选题规范与方法”专题微培训,为新教师系统拆解小课题研究的核心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意义,助力其从“教学实践者”向“科研型教师”转型。
掌握小课题研究的“全链条指南”
筹备阶段:先查文献避免重复研究,明确资料传递、问题审核等规范流程。
• 选题阶段:从课堂管理、作业设计等教学痛点切入,确定题目、对象与方法,参考优秀案例避坑。
• 推进收尾:靠小组研讨调整方向,形成报告、案例集等可落地成果。
拆解课题研究的“高频问题”
选题雷区:别犯术语错误、标题模糊(如“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无具体方向)、选题超能力等问题。
• 执行误区:拒绝“重形式轻内容”,避免研究偏离主题、结论与教学脱节。
读懂小课题的“多重意义”
能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用研究解决教学真问题;
• 还可探索育人新路径,如石老师将红色文化融入艺术教育,形成“理论+实践+育人”新范式。
石老师分享课题落地“方法论”
锚定红色文化传播痛点,整合“课堂+纪念馆+城市IP”资源,用“理论+探访+创作”“PBL情境”等模式做研究,让成果更实用。
以科研之力促教学之变
培训尾声,单主任鼓励新教师:“落实课题研究,关键是利用周边资源,拒绝虚空飘渺。”此次培训不仅让大家掌握了选题与研究方法,更点燃了科研热情。
未来,新教师们将以科研视角审视日常教学,用实证精神破解难题,在个人专业成长的同时,为沣东九小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科研活力。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