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讨好特朗普,高市早苗毫无底线可言,日本网民感到耻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2:01 1

摘要:当地时间10月27日,因中美第五次贸易谈判提前结束,特朗普也结束了对马来西亚的东盟外交访问,不过专机并未选择回国,而是直飞日本东京,在这里停留几天后前往韩国参加31日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

编辑:画榆林

高市早苗不愧是安倍晋三看好的人选,特朗普前脚刚来,现在跪舔的劲儿已经让日本网友集体破防了。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7日,因中美第五次贸易谈判提前结束,特朗普也结束了对马来西亚的东盟外交访问,不过专机并未选择回国,而是直飞日本东京,在这里停留几天后前往韩国参加31日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

2025 年 10 月 25 日,正在吉隆坡筹备东盟峰会的高市早苗,特意中断行程安排,与尚未抵达当地的特朗普进行了长达 10 分钟的越洋电话。

这场本可由外务省官员代为沟通的预热环节,高市坚持亲自参与,在通话中反复强调 “强化日美同盟是本届政府外交的核心”,并主动提及特朗普与安倍晋三的过往交情,直言 “我深知自己是安倍先生看好的政治家,也会延续他与您建立的信任”。

特朗普在电话中仅简单祝贺其就任,未作出任何实质性承诺,但这番对话已被日本媒体捕捉为 “刻意讨好” 的信号。

会晤前的礼物准备更显用心。高市政府为特朗普定制了包含三重寓意的 “见面礼”:除了安倍晋三生前使用的高尔夫推杆与松山英树签名球袋,还额外增加了从美国福特公司采购的 F-150 皮卡车订单、长期大豆进口协议,以及液化天然气采购意向书。

这些礼物精准对应特朗普关注的经济议题,其中仅皮卡采购一项就涉及 500 辆的批量订单,被《朝日新闻》解读为 “用国家订单换取个人好感”。

有日本记者发现,礼物清单中原本包含的日本传统工艺品被全部替换,全程围绕美方利益设计。

10 月 28 日的东京元赤坂迎宾馆会晤现场,高市的姿态突破了多项外交惯例。在共同检阅仪仗队时,她刻意放慢脚步,始终与特朗普保持半步距离,多次主动侧身示意对方先行。

会谈中当特朗普提及 “日本应承担更多防卫责任” 时,她未等翻译结束便频频点头,回应称 “完全理解美方诉求”,这种即时附和与此前日本首相的审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更引发争议的是后续行程安排 —— 高市接受了特朗普的邀请,共同搭乘 “海军陆战队一号” 直升机前往横须贺基地,成为首位获此待遇的日本首相。

白宫事后披露,这一共乘安排是高市团队主动提出的请求,旨在通过 “展示亲密姿态” 强化同盟形象。

直升机飞行途中,高市全程保持微笑倾听,即便特朗普抱怨 “日本汽车曾抢占美国市场”,她也仅以 “未来会平衡双边贸易” 委婉回应,未作任何辩解。

抵达横须贺基地后,在 “乔治・华盛顿” 号航母的演讲环节,特朗普突然邀请高市登台,她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即兴称赞特朗普 “是和平的守护者”,提议为其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这番临场表态被日本网友截图传播,成为 “无底线讨好” 的核心证据。

5500 亿协议的国内反弹

会晤达成的 “投资换关税” 协议,成为引爆日本舆论的导火索。根据协议,日本需设立 5500 亿美元的对美 “投资工具”,覆盖造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同时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与能源产品。

这一规模相当于日本年度 GDP 的近 10%,而作为交换,美国仅将日本汽车关税从 27% 降至 15%,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日本经济产业省测算显示,协议生效后,日本车企每年将多支付约 80 亿美元关税成本,大豆进口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国内食品通胀率上升 0.3 个百分点。

更让民众不满的是高市在防卫费问题上的妥协。尽管她在施政演说中明确提出 “军费占 GDP 2%” 的目标,但会晤中面对特朗普 “应向 3.5% 努力” 的要求,她表态 “会研究提前达标方案”,未作出任何拒绝。

这意味着日本 2026 财年防卫预算可能突破 10 万亿日元,而同期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预算仅增长 1.2%。

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佐藤隆指出,这种 “重安保轻民生” 的倾向,本质是 “用国民税金换取美方庇护”,而 5500 亿美元投资可能挤占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源,加剧经济复苏压力。

协议细节曝光后,日本企业界率先表达反对。丰田、本田等车企联合向经产省提交意见书,直言 “关税降幅无法抵消投资成本”。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则抗议 “扩大大豆进口将冲击本土农业”,约 200 名农民在国会大厦前举行小规模抗议活动。这些反对声音与民众不满相互叠加,推动舆论持续发酵。

日本网民的批评集中在 “丧失国家尊严” 与 “忽视民生需求” 两大焦点。在推特上,“高市的屈辱外交” 话题迅速登上热搜,24 小时内讨论量突破 50 万条。

有网友对比安倍时期的外交照片,指出 “安倍虽重视对美关系,但从未有过刻意放慢脚步、主动附和的姿态”,嘲讽高市 “把首相职位变成了讨好美国的工具”。

针对共乘 “海军陆战队一号” 的举动,有评论直言 “这不是荣誉,是把国家主权当陪衬”,配图中高市在特朗普身后微笑的画面被大量恶搞。

对经济让步的不满更具普遍性。有网友计算 “5500 亿美元相当于每个日本人承担约 44 万日元”,质问 “为什么要用我们的血汗钱填补美国的市场缺口”。

还有人晒出医院床位紧张、养老金发放延迟的新闻,对比 “巨额对美投资”,怒斥 “首相眼里只有美国,没有国民”。

在 2CH 等本土论坛,“耻辱”“丢脸”“辞职” 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大幅上升,甚至有网民发起 “反对高市对美政策” 的签名请愿,短短 3 天征集到超过 20 万个签名。

媒体与学界的声音进一步放大了争议。《读卖新闻》发表社论称,“同盟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而非单方面妥协”。

京都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山田明指出,高市的做法 “混淆了个人外交与国家利益,用特殊礼遇替代了实质谈判,最终损害的是日本的长期利益”。

结语

即便支持自民党的《产经新闻》也承认,“民众对协议的反对情绪已影响到政府支持率”,最新民调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较会晤前下降 4 个百分点,跌至 41%。

这场持续发酵的舆论风暴,本质上反映了日本民众对 “依附性外交” 的警惕。从刻意铺垫的电话与礼物,到突破惯例的共乘与表态,再到代价高昂的经济协议,高市的一系列行动被解读为 “无底线讨好”,而 5500 亿美元的投资负担与民生领域的资源倾斜,让这种讨好行为的代价变得具体可感。

对日本网民而言,争议的核心不仅是政策本身,更是外交姿态中透露出的 “尊严缺失”—— 这种感受,远比短期的同盟表态更能触动公众神经。

来源:青天御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