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解放后,国民党余汉谋集团除部分乘船从珠江口逃跑外,其余第63、第109军逃往粤桂边境,第二十一兵团及第四兵团一部和第39军、第62军残部则向粤西南的阳江、阳春地区撤退,均已逃至距解放军追击部队约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广州解放后,国民党余汉谋集团除部分乘船从珠江口逃跑外,其余第63、第109军逃往粤桂边境,第二十一兵团及第四兵团一部和第39军、第62军残部则向粤西南的阳江、阳春地区撤退,均已逃至距解放军追击部队约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为了彻底歼灭广州周边之敌,10月12日,毛泽东发出指示:
如查明广州敌人向广西逃跑,陈赓兵团即不停留地跟踪入桂。
第十五兵团攻进广州时,陈赓第四兵团所属秦基伟部第15军第45师先头部队已进至广州西北官窑地区,李成芳第14军也由清远乘船顺北江向三水疾进,周希汉部第13军则沿北江南下向高要地区挺进。
10月14日,第15军军长秦基伟报告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
第45师先头部队接近广州市郊后,查明广州守敌已经逃窜,但去向不明。那我们就不进广州了,乘胜实施追击。
陈赓当即命令秦基伟:
我们决定不进广州。命令45师急行军直插佛山,进行火力侦察。如发现弃城逃跑的敌人,坚决截住,待主力部队到达后围歼;如果敌人已越过佛山,45师直接尾追敌人。
陈赓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陈赓判断,余汉谋部由于船只不足,其主力不会向珠江口逃跑。可逃的路只有两条:
一是越佛山、开平,循海滨向雷州半岛逃窜,先控制雷州半岛,尔后策应白崇禧主力由雷州半岛逃向海南岛;
另一条路就是经三水、高要向广西逃跑。
据此判断,陈赓令第15军第45师直插佛山,第14军向英德兼程前进,占领三水、四会、高要,第13军加速向高要方向进军。
同时,陈赓、郭天民、刘志坚于15日致电中央军委和林彪、邓子恢:
广州敌已向南及西南撤退。我左路军昨(14日)19时30分进广州。为避免混乱,右路军(第四兵团)不进广州市,继续向南及西南追击。
林彪考虑到第四兵团与逃跑的余汉谋集团距离较远,如第四兵团追赶不上,反而有促成该敌逃窜广西,与白崇禧集团集中的可能,即于同日致电第四兵团,并告第十五兵团、华南分局领导人,并报中央军委及二野首长:
如你们已追不上敌人,则望停止追击。关于广西作战须作整个的部署与配合,然后再统一行动。
17日,毛泽东以个人名义发来电报。电文如下:
林彪同志并告叶剑英、陈赓:
广州敌逃跑方向不是向正西入广西,就是向西南入海南岛,我四兵团似应乘胜追击,直至占高要、德庆、封川、高明、新兴、云浮、郁南、罗定等县,必要时并占领梧州,然后停下来休整待命,听候你的统一部署入桂作战。
因为占领上述诸县,一则可能歼灭逃敌一部或大部,使十五兵团易于攻取海南岛,消灭残敌,平定全粤;二则即是对于入桂作战完成了部队的展开。是否可以这样做,请按情况酌定。
毛泽东 10月17日
林彪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于18日12时致电叶剑英、陈赓并报毛泽东:
四兵团行动,盼按照毛主席17日电执行。如能追上敌人,则继续猛追歼敌;如确实已无追上可能时,则可勿追击,以免粤敌主力尔后易退南宁与云南(粤敌一部会返海南岛)。
只要我军在东面不过早逼退敌人,则我北路程子华两个军可绕过桂林、柳州,直插果德、南宁之线,使两广之敌不易退云南以至四川。
15日早上,第15军第45师进占佛山。
李成芳则率第14军先头部队第40师从英德乘船顺江而下,进占三水县城西南镇,追上敌第39军第103师。
三水河口港码头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三水,位于西江、北江的汇合处,是控制西江、北江的咽喉,粤赣铁路断绝之后,三水即成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控制了这里,就切断了敌人西撤的退路。
国民党第39军系全副美械装备,在余汉谋集团中最强战斗力。为了保存该军,余汉谋特意让该军提早撤退。
于是,第39军军部已于10月9日通过三水一线,仅留下第103师作为后卫,掩护主力撤退。
不过,该军在粤北驻防时,中共地下党组织就对第103师进行过侧翻工作,解放军压境三水之时,该师师长曾三元、副师长陈一匡、参谋长牟龙光等人即率部4000余人投诚。
在第103师的影响下,第39军第91师2700余人,也在师长刘体仁率领下,于17日在鹤山向解放军粤中纵队投诚。
同日,该军第147师第44团,在高明县松柏坑被我军全歼,团长以下1000余人被俘。
17日当天,陈赓率第四兵团前进指挥所由南雄进抵粤北曲江。
此时,他已完全获悉余汉谋部的窜逃方向:
第二十一兵团已由佛山撤往阳江,第四兵团也由高要向阳春撤退,第39军经高明向阳江逃窜,第63军正沿西江向粤桂边一带退去。
根据态势发展,陈赓认为:
追歼上述逃敌,战役方向与向西入桂之战略方向基本一致,可为下一步入桂作战和解放全广东创造有利条件。
此时,敌人虽然已经逃出100多公里之外,但系退却之敌,极端混乱,我军极有可能追上敌人,乃决心以先头6个师,分兵三路追歼逃敌。
随后,陈赓立即做出具体部署如下:
一、以14军第40师之第120团和第42师之第125团为右集团,由高要渡西江,经腰古圩向新兴、阳春方向追击;
二、以14军第41师(欠第12军3团)附第40师之第118团为中集团,由西南镇、高明地区出发,抢占新兴,切断高要之敌向南的逃路,尔后视情况经天堂圩向阳春进击;
三、以15军第43、第44师为左集团,由西南镇出发,经鹤山、单水口向阳江方向追击;
四、以13军第38师为第二梯队,由三水经高要向新兴、阳春方向前进。
我军各部接到命令后,迅即向指定方向出发,为了争取时间,他们采取了边行动、边传达上级指示、边部署、边动员的方式,日夜兼程地前进。
10月20日,我右集团进抵新兴以北之腰古圩,歼灭敌广州绥署保安第3纵队,俘敌纵队司令以下1000余人;
中集团进至新兴东南地区,歼敌第63军一部,俘敌1000余人。
刘安琪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日晚,陈赓从敌无线电话里收听到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刘安琪与台湾方面的通话内容。同时,又接到李成芳上传的敌情通报,获悉撤逃的敌第二十一兵团等部尚停留于开平、恩平地区。
陈赓即令中集团、左集团向阳江方向急进,力求将其围歼于阳江、阳春地区,又令右集团从新兴直出阳春,尔后折向阳江,协同中集团、左集团作战。
21日,中集团第41师进至恩平东北的圣堂圩,左集团第43、44师进至开平,均与余汉谋部后卫部队接战。
22日,陈赓发出命令,要求各部坚决将国民党军歼灭于阳江、阳春地区,命令右集团部队由阳春取捷径直出程村圩,并在该地占领阵地,迎头拦击包围国民党军。
23日,右集团部队解放阳春县城后,即以一部乘船顺漠阳江向阳江疾进。
此时,余汉谋集团已处于混乱状态,各部建制混乱,士兵无心恋战。
继第39军两个师投诚后,23日,广东保安第3师2000多人在恩平县城东南郊、暂编第2纵队3000余人在江门、保安第4师2000余人在台山县挪扶镇相继向我军投诚。
当日晚,右集团第42师第125团和第40师第120团进至阳江西北15公里处的双捷圩时得到情报:
刘安琪率敌第二十一兵团和第39军残部当夜宿于阳江以西白沙圩地区,准备于次日晨沿阳江至电白公路西逃。
随后,第125团连夜插至白沙圩以西的阳江至电白公路北侧,占领有利地形;第120团则插至海岸边的旱禾庙,将漠阳江迄海岸线全部控制,完全封闭了国民党军西逃雷州半岛的陆上道路。
24日,我军左集团攻占阳江县城及漠阳江口的北津港,切断了余汉谋集团往海上逃跑的通道;中集团进抵合山圩,并继续向阳江压缩。预备队第38师也进至阳春以南地区。
至此,第四兵团经过八昼夜连续不间断地追击,终于将刘安琪第二十一兵团部及第23、第70、第39、第50、第62军等残部包围于阳江西南白沙圩至平冈圩东西5公里、南北10公里的狭小地域内。
刘安棋发现被包围后,一面组织向西突围,一面要求余汉谋派军舰至海南岛,企图从海上撤退。当天,国民党军多次组织突围,均被粉碎。
25日晨,刘安琪集中第50军3个师,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阳江以西方向突围,结果被已进至程村圩至大岗坑一线的我第42师第125团堵住了逃路。
该团与优势之敌激战一整天,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顽强地守住了阵地。
与此同时,第40师第120团由旱禾庙向平冈圩追击,先后俘敌近2000余人。
当日下午,刘安琪发现向西突围不成,即令第50军等部转而向南移动,企图沿海滨一线向西突围,又遭到解放军的封锁阻击。
这时,我军左集团强渡漠阳江后向平冈圩以南推进,第38师第112团沿岗头、廉村直插九羌埠,一面攻取海岸要点,一面以炮火封锁海面,粉碎了刘安琪向南突围、准备从海上逃跑的企图。
刘安琪见大势已去,抛下部队不管,仓皇登船逃离。晚上,第50军军长胡家驷也登船溜走。
26日一早,第四兵团各部对被围之敌发起总攻,近万余国民党军逃向平冈圩以南,企图从海上逃走,除少数被歼灭外,数千人则因抢登渡船,竟被挤落海中溺水而死,其状惨不忍睹。
1949年10月25日,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二支队司令员郑锦波、副司令员杨子江进入阳江县城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日,两阳地区围歼战胜利结束,我军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解放了三水、四会、高要、高明、新会、南海、台山、开平、新兴、鹤山、恩平、阳春、阳江等13座县城。
10月27日,两阳围歼战胜利结束的第二天,林彪等四野首长致电陈赓、郭天民、刘志坚,嘉奖第四兵团全体指战员。
电文如下:
庆祝你们全部歼灭由广州向西南逃窜之敌主力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解放琼崖和解放广西均有重大意义。对于你们坚决执行毛主席指示的精神,连续十昼夜穷追猛打的精神,特予表扬。
两阳围歼战期间,第十五军第45师在粤中纵队配合下,于10月22日解放江门。
国民党军第四巡防联合舰队11艘舰艇500余人,于25日在江门以南海面起义。
位于潮安、汕头地区的胡琏兵团,见广州失守,余汉谋主力被围,马上将第18、第19两军撤至金门、台湾。
10月24日,闽粤赣边纵队解放汕头。至此,除南澳岛外潮汕地区全部解放。
10月31日,毛泽东致电林彪,并告邓子恢、叶剑英、陈赓及刘伯承、邓小平。
电文如下:
林彪同志,并告子恢,剑英,陈赓及刘邓:
关于兵力部署的几点意见:
(一)我们已占领广州及广东的大部,广州、香港、澳门之间的海上残敌尚未肃清,陈赓兵团即将入桂作战,内外敌人可能窥伺广州。
白崇禧匪部如被程子华、陈赓切断逃往云南、安南的道路,有东窜入粤可能。
因此,在广西问题彻底解决以前,邓华兵团(两个军)必须全力镇守广州(主力)、韶州(一部)之线,不要进攻雷州半岛,更不要攻海南岛。
华南分局决定邓华兵团迅速离开广州南进的计划是不妥当的。必须等候广西问题解决以后,从广西调出四野一个至两个军到广州、韶州线,邓华兵团方能南进。
(二)全国国防重点是以天津、上海、广州三点为中心的三个区域。二野入云、贵、川、康后,三野只能防守华东,置重点于沪、杭、宁区域,以有力一部准备取台湾,没有余力兼顾华北。
现在,华北只有杨成武三个军及其他六个二等师位于京、津、山海关一线,一旦有事,颇感兵力不足。
除令一野以杨得志兵团(三个军十万人)位于宝鸡、天水、平凉区域,有事可随时调动外,四野在广西问题解决后,拟以五个军位于两广,担任广州为中心之两广国防;以三个军位于河南,准备随时增援华北;其余各军,位于湘鄂赣三省并以主力位于铁道线上,可以向南北机动。
在目前三个月至五个月内,四野除完成各省剿匪任务外,如能做到,甲、解决广西问题,乙、修通粤汉湘桂两路(这是极重要的),丙、利用铁路运输完成上述国防部署,就是完美无缺的。
请你们十分注意粤汉湘桂两路的修复和守备。
(三)陈赓、程子华须同时向柳州、南宁动作,方能完成围歼白匪任务。
现敌鲁道源兵团似正准备由桂林以南转入柳州地区,估计是准备去云南的。而我陈赓部刚才解决粤敌,须休息若干天方能行动。
程陈两部何时可以开始入桂作战,望告。
(四)据有经验者称:由百色入云南的道路上瘴气(恶性疟疾)为害,不利行军。因此,陈赓部在解决广西问题后应准备循柳州、贵阳道路入滇,不一定走百色。
(五)你们意见如何望告。
毛泽东 十月三十一日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毛泽东的兵力部署指示,第十五兵团于11月2日作出以下部署:
第43军第129师和两广纵队进至珠江三角洲;第128师进至曲江、乐昌一线;第127师进至从化、花县、英德、清远一线,分别肃清余汉谋残部。
第44军第138师一部任虎门警备,主力进至广九铁路两侧及增城地区;第131师主力进至广州至顺德一线,肃清余汉谋残部;
军部及其余部队卫戍广州市。
11月4日,第十五兵团和两广纵队又歼灭余汉谋残部近4000人。
第四兵团第13军继续向粤桂边挺进,至11月4日,该兵团先后解放云浮、罗定、茂名、信宜、廉江、化县等县城,歼敌第四兵团及第63军等残部4000余人,封闭了白崇禧集团向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撤退的道路。
广东战役从10月2日开始至11月4日结束,历时34天,共歼灭余汉谋集团6.2万余人,其中俘虏4.2万余人,将官17人,解放县城38座。
岭南作战,人民解放军以勇猛的进击、追击开始,以大围歼结束,是毛泽东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作战计划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这个胜利,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借以苟延残喘的海滨巢穴,歼灭了余汉谋集团的主力,而且完成了对白崇禧集团东南方向的合围,对于解放海南岛和解放广西具有重大的意义。
来源:子名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