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玉平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宴席(乡宴)食品安全的监管,进一步筑牢乡村健康防线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的建议内容,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一致认为您的建议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客观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建设性。
核心提示:李玉平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宴席(乡宴)食品安全的监管,进一步筑牢乡村健康防线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的建议内容,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一致认为您的建议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客观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建设性。作为主办单位,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617号建议的答复
李玉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宴席(乡宴)食品安全的监管,进一步筑牢乡村健康防线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的建议内容,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一致认为您的建议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客观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建设性。作为主办单位,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农村宴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河南是农业大省,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集体聚餐(即您所提的“农村宴席”)食品安全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省政府食安办、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基层调研、充分研究论证、不断改进提升,推动全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持续提升。
(一)健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早在2014年,我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确立了“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理念。随后,又多次印发通知文件,指导全省落实“健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加强农村流动厨师管理”“落实申报备案和分类指导制度”“做好聚餐场所指导服务”等关键措施。2020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省政府食安办、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河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规范》(以下简称《指导规范》),从责任分工、分类指导、基本要求、前期准备、加工制作、应急处置作出进一步规范,完善我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制度机制。
(二)明确并严格落实各方责任。《指导规范》明确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责任分工,并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一是坚持政府统筹管理、谁举办谁负责、市场监管部门指导的原则。二是省、市两级政府食安办、市场监管局负责制定规范、加强指导、应急处置等,积极推动和规范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三是县级政府食安办、市场监管局负责制定本辖区落实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的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集体聚餐厨师培训,现场指导等具体实施工作。四是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食安委对辖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负责,会同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派驻机构做好聘任人员的培训、管理和使用。五是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市场监管部门的派驻机构,负责本辖区农村集体聚餐信息收集、报告、备案、现场指导,以及协助处置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等。六是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承办者作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自觉履行农村集体聚餐备案义务,及时报告并主动接受食品安全技术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集体聚餐食品安全。
(三)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整治提升。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印发《河南省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组织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等12个专项攻坚行动,针对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加大违法查处力度,严厉查处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监督抽检发现的各类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全链条治理食品安全问题。2025年,省纪委监委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力度。
(四)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宣传。各地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信息员、协管员、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媒介,加大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分层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各方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基层监管部门采取安装或刷写固定宣传标语、充分运用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创作开发多形式、可视化系列科普作品,加大投放力度,形成辐射面广、影响面大的多层次、广维度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渠道网络。2024年借助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各级监管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学校、集市开展宣传咨询服务,全省累计发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单行本、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页等各种宣传资料1万余份,印刷张贴标语3000余条,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发布食品安全知识、典型案例、监管经验做法、监管成效等涉及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各类信息8000余条次。
二、下一步落实代表建议工作打算
(一)关于“强化食材源头管控,夯实安全根基”的建议。坚持源头严防,把严格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作为把好农村市场准入关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一是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审批。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条例》和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登记、备案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加强证后检查,从严审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对发现重大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的,依法取消食品生产经营资格,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质量过关。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2025年河南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围绕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农兽药残留超标的食用农产品、掺假掺杂食品、虚标生产日期等问题食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监督抽检。把农村地区作为监督抽检重点,聚焦农村集体聚餐用量大、风险高的猪肉、禽肉、水产品、卤味食材以及三无食品、临期过期预制产品等关键品类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并组织实施,针对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开展核查处置,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二)关于“规范厨师团队管理,提升专业素养”的建议。督促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团队管理。一是建立厨师台账。要求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帮厨取得健康证明,患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二是加强厨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指导厨师团队下载“豫食考核APP”进行自主学习等方式,对厨师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积极避免食品安全风险。三是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对厨师团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的宣贯,鼓励、引导行业协会、厨师团体制定团体标准或操作指南,全方位规范操作行为。
(三)关于“加强宴席现场监管,守护用餐安全”的建议。引导举办者提前向村委会申报宴席人数、地点、厨师等信息,村委会根据人数情况,按要求直接进行指导或者上报上级单位进行指导。村委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收到的报告,及时到现场对食材现场验收、加工制作过程、餐具消毒以及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重点对原料来源是否合法、生熟食品是否分开处理、加工制作场地是否远离污染源等主要风险点进行管控。
(四)关于“深化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安全意识”的建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提升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作为预防集体聚餐风险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以案例警示、图文动画等通俗形式对食材选购、食物储存、加工制作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广泛宣传。二是深入推进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专题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三是广泛推出典型案件,告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引导社会公众人人知晓规定、个个遵守规章、主动参与监督,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积极推动出台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五)关于“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应对突发风险”的建议。农村地区各类资源相对薄弱,县乡级政府应结合实际建立快速高效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政府、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医疗机构等部门的职责分工,细化事故报告、医疗救治、溯源调查等流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协同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运转,实现对事故的科学、有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5年7月24日
日期:2025-10-29
来源:食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