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樊A好打啊,这有啥不好打的!”张继科在直播间里一边展示手中的球拍,一边得意地说道。这位乒坛名将难得流露出如获至宝的喜悦,而让他爱不释手的,正是好兄弟樊振东亲自寄来的签名球拍。
直播间里张继科手捧金色球拍,像极了拿到心爱玩具的大男孩,这份兄弟情在乒坛传为佳话。
“樊A好打啊,这有啥不好打的!”张继科在直播间里一边展示手中的球拍,一边得意地说道。这位乒坛名将难得流露出如获至宝的喜悦,而让他爱不释手的,正是好兄弟樊振东亲自寄来的签名球拍。
眼尖的网友立刻发现,这块球拍并非普通版本,而是金标版樊振东ALC球拍,上面还有樊振东亲笔写下的“TO签”——“to 科哥”及签名。这一细节瞬间点燃了直播间观众的热情,纷纷刷起“恭喜张继科追星成功”的祝福。
在最近的直播中,张继科毫不掩饰对这份礼物的喜爱。他不仅详细展示了这块球拍,还用手敲击拍板听声音,仔细检查其工艺质量。“我手上拿的就是樊A”,张继科语气中透着自豪,仿佛拿着的不是普通球拍,而是兄弟间的情谊见证。
这块球拍来历不凡。它是樊振东特意寄给张继科的金标版本选手手板,属于市面罕见的非卖品。更有意思的是,张继科透露这把球拍是他主动向樊振东“要”的,目的是用来测试多尼克海绵。
张继科与樊振东的关系可追溯至2012年,当时樊振东刚进入中国乒乓球队,两人便开始一同训练、打拼。年龄相差9岁的他们,逐渐发展出“亦兄亦友”的特殊情谊。
在国乒队内,张继科一直是樊振东的良师益友。他不仅早期就预言樊振东能成为大满贯得主,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樊振东倾囊相授。而2024年巴黎奥运会,樊振东果然不负期望,成就了大满贯伟业。
就在本月初的一次直播中,张继科还被网友问到一个棘手问题:“你和樊振东谁更强?”面对这个可能让许多人尴尬的问题,张继科给出了被网友称为“满分答案”的回应。
“我和小胖都是队友、好哥们、好弟弟,没有谁更强、谁更弱。”张继科坦然回答,“为中国队拿冠军的都是强,这句话说的没错。为中国队拿了冠军的,那都是强中之强!”
这一回应既彰显了大将风范,也体现了两人之间超越简单竞争的情谊。事实上,张继科多年前就曾将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樊振东,而樊振东也曾在张继科腰伤期间,每天定好闹钟为他换药。这种双向奔赴的关心和支持,远非普通队友关系可比。
在国乒队伍中,这种英雄相惜的情谊并非个案。樊振东对国乒三剑客都敬意满满,据悉他曾给马龙、许昕和张继科都送上了亲签球拍。这种超越简单竞争的尊重和欣赏,成为了国乒长盛不衰的文化内核。
今年七月,当张继科举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张继科杯”乒乓球比赛时,樊振东和马龙都曾主动提出要为他录制宣传视频。出人意料的是,张继科婉拒了兄弟们的好意,背后的原因令人动容。
原来,张继科担心自己的争议会牵连到兄弟们,宁愿独自承担一切。他当时对蔡振华解释说:“我自己的事自己扛,他们好好打球就行。” 这种宁愿自己承担也不愿兄弟受累的做法,足见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
尽管婉拒了视频宣传,但兄弟们的情谊并未因此减弱。马龙虽然没录视频,却悄悄托人送来了签名球拍当奖品;而樊振东在德甲比赛间隙,特意发了条“祝张继科杯圆满成功”的动态,配图是三人十年前的合照。
这些细微处的支持,远比公开宣传更有力量。
赛事落幕那天,张继科还收到个匿名快递,里面是马龙的训练服和樊振东的护腕,附了张纸条:“下次别一个人扛着。” 这些小细节印证了国乒三剑客之间深厚的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队友关系。
从伦敦到巴黎,从赛场对手到人生挚友,张继科和樊振东的关系代表着乒乓精神的传承与接力。当年初出茅庐的“小胖”首次对阵张继科时紧张得手足无措,张继科一句“怕啥?打赢我才有饭吃”瞬间化解了少年的心结。
如今,张继科已将精力转向草根乒乓球推广。在“张继科杯”赛场上,既有5岁的孩童,也有68岁的长者,他正以另一种姿态延续着自己的乒乓生命。
而樊振东则继续在国际赛场上拼搏,展现国乒的风采。
尽管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两人的情谊依旧。张继科在直播中表示,樊振东目前仍处于职业运动员的“当打之年”,需以国家队训练和一线赛事为优先,因此不会邀请他参加“张继科杯”。但他也调侃道,如果樊振东来参加,可以考虑为他设置“一分制”趣味赛,降低竞技压力、增加趣味性。
这种相互理解和支持,展现了乒乓球运动更为丰富的内涵——竞争之外,更有传承与情谊。
如今张继科跑遍全国30多个城市捐球拍、建基地,将世界冠军的光环转化为照亮基层球台的光。而樊振东则继续在国际赛场上拼搏。那块写着“to 科哥”的球拍,连接的是两个人的情谊。
乒乓球台两端,站着的是有血有肉的人。金牌会褪色,奖杯会蒙尘,但真正让人铭记的,永远是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情谊故事。
来源:楚莎山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