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帖人是一家蛋糕店的收银员,某日店里来了一对夫妻来选生日蛋糕(女方过30岁生日)。两人之间发生了如下对话:
♢01
最近网络上有这样一篇帖子引发网友热议。
△发帖人是一家蛋糕店的收银员,某日店里来了一对夫妻来选生日蛋糕(女方过30岁生日)。两人之间发生了如下对话:
女方(妈妈):我想选素雅点的
男方(爸爸):你就整奥利奥多的,俩孩子爱吃奥利奥
女方:是我过生日哎
>>男方不理,直接问发帖人有没有奥特曼的蛋糕。女方也不理,选了一个简约珍珠款的。
△结果女方就被男方指责:“你选那啥万一,你平时又不管事,你哪次蛋糕选完好看了...”
最终结果是男方不顾已经转身走了的女方,强硬的定了一个奥特曼的蛋糕,还特别要求多加巧克力和奥利奥(因为俩孩子爱吃)。
发帖人心里五味杂陈:“你能想象一个30岁女生的蛋糕是奥特曼?”
现在过生日是仪式感大于实用,蛋糕也不是生日的主角。我觉得让发帖人耿耿于怀的是:妈妈作为寿星,连给自己买蛋糕这么小的事都无权自己做决定!
➤评论区很多人都在嘲讽女方不会选老公,自己本身也不够硬气,把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是自找的。
➤不知道帖子里的女方是什么情况,比如有没有上班赚钱、娘家经济情况怎么样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在家里确实没有什么地位。
哪怕她已经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老公还是选择性的无视,并且孩子为借口对她进行诸多否定打压。换句话说,她在家庭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02
根据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的理论,话语权实际上是统治权。话语权首先体现为表达的权力,其次是保障有效表达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使个体能平等的接受和传播信息。
➤其实很多家庭纷争比如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的争斗,本质还是家中话语权的争夺。小到一顿饭吃什么、大到买房子和孩子教育,看似是路线之争,实则是权利之争,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我说了算”。
▽虽然当代女性和男性享受了同样的教育资源,也拥有差不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很多女性在婚姻中的话语权是缺失的,尤其是在涉及到金钱的时候,冲突尤为明显。
↓↓曾经有个挺火的新闻,江苏的一位妻子买了一件380元的裙子,回到家后遭到了丈夫的训斥。
△丈夫说380元能买好多的菜能吃好几天,让妻子把裙子退掉。妻子不想把裙子退掉,丈夫就把裙子扔到了地上表示不满。
▽小某书上也有很多宝妈抱怨,只要给自己花钱(不管买什么)老公都会生气。
↓↓独自一人带娃7个多月,情人节想买个金戒指,老公就不高兴了
↓↓月薪8000多买个榴莲被老公骂乱花钱不知道过日子,说有这闲钱还不如买点吃的给老人
↓↓已婚一年多,有工作工资和老公不相上下,因为嘴馋想吃买了50块一斤的蜂糖李,然后老公一直说李子太贵了,还和大姑子一起吐槽自己
话语权和经济挂钩吗?好像是这样的。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如果一个人长期在家不挣钱,别说是另一半、连亲爹妈都会嫌弃你。“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这句话放在家庭这个社会小单位也是适用的。
➤但是话语权好像又不完全依赖于经济(也就是挣不挣钱),很多时候也取决于男方是否真心可和尊重女方。现在有多少家庭,会因为女方一件衣服、吃点贵价的水果蛋糕就破产的?真正问题的根源是男方的认知。
▽如果选对了人,合理的满足需求怎么会被“嫌弃”呢?如果没有选择对人,哪怕女方有工作能赚钱,也不能随心所欲买自己想穿的衣服、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因为男方觉得她不配。当然这事不会明着说出来,只会用孩子和家庭经济压力做借口。
♢03
>>毁掉一个妻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她在家里失去话语权
一个人没有话语权就像失声,她的想法没法被听见,或者是听见了却被假装没有理解或直接忽视,连反对的声音都没有。久而久之她就像在群体中像消失了一样,主体意识变弱、表达能力也会下降,心理状态也会相应的受影响。
▽有多少女性因为丈夫反对、婆家不喜欢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然后逐渐在家庭中丧失了话语权?想一想妈妈、外婆奶奶那两代的女性,是不是很多人都活成了家里的透明人?
➤但是话语权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努力做到动态的公平。
>>打铁也需自身硬。要知道别人对待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一开始就要有原则和底线。一个人只有自己的底线和框架足够明确,才能获得他人的重视;只知一味忍让,是换不来尊重的。
来源:余杭仙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