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小碧乡马寨村的百亩黑皮花生种植基地已进入采摘季,村民们穿梭田间,从采挖、分拣到装袋,各个环节分工有序。接下来,将有万斤以上的黑皮花生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近日,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小碧乡马寨村的百亩黑皮花生种植基地已进入采摘季,村民们穿梭田间,从采挖、分拣到装袋,各个环节分工有序。接下来,将有万斤以上的黑皮花生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首批种植了近百亩,预计总产量超过一万斤。别看它个头不大,市场价值、营养价值都高于普通花生,地头价能卖到10元一斤,开售第一天就卖出约1千斤。”站在田里,马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先凤捧起一把刚出土的黑皮花生,仔细地算起了账。近百亩黑皮花生种植基地,从土地整理、播种、管护到采收,基地累计用工近200人次,为30余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今年,黑皮花生田可实现每亩收益约千元,村民年底分红也有了保障。
黑皮花生,又被称为“花生贵族”,其独特的深紫色种衣,源自高含量的花青素,相比普通花生,黑皮花生的蛋白质含量高出5%。今年,马寨村规划实施的种植产业,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的合作模式,为村里土地资源盘活利用提供了可持续路径,同时有效解决了村里50岁—70岁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难题。
“我们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一起卖。最近和合力超市、贵阳农投集团对接,打通了线下销售渠道,还通过微信群向村民进行了广泛宣传。”王先凤说,得益于政府、驻村干部的帮助,除了线下门店销售,马寨村还将在下周,与贵阳地铁实业公司合作开展线上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电商渠道拓宽销路,让好收成变好收入。
“黑皮花生的规模化种植,是小碧乡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探索。”经济区小碧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徐韬说,基于产业发展,小碧乡将紧跟经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部署,以八块田农文旅项目建设为载体,逐步探索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等多元探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土地资源发挥效益,拓宽群众增收路径。
通讯员:经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凤琴 吴兴杰
来源:动静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