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10月29日,“每月人物榜”发布十月10组月度榜样人物。
月榜人物
“2025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10月29日,“每月人物榜”发布十月10组月度榜样人物。
藏报传情家国魂
李铁光,男,1947年8月出生,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四块玉社区居民。
他在60余年里收藏报纸超10万份。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走进街道、学校举办公益报展,将家变身为“博物馆”。2019年国庆,他策划“70光年”报展;建党百年,他打造精品展览。他的藏品曾亮相央视和抗战纪念馆。他用报纸传递家国记忆,让历史温暖人心。
△李铁光(右)向到其家中参观的居民
讲解自己收藏的报纸
△李铁光展示自己收藏的报纸
△李铁光(中)为学生们
讲解报纸背后的故事
奏响红色旋律
传承信仰之声
邢秀花,女,1965年5月出生,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退休音乐教师。
她扎根教学36载,退休后投身红色传承,每周3-4天往返200公里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讲解党史。2023年走进中小学,讲国歌故事。她改编戏曲为合唱,让文化更贴近人心。2025年纪念馆修复后,她坚守岗位以歌传情。
△邢秀花(中)
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邢秀花加入“伟大抗战精神”
百姓宣讲团并做专场报告
△邢秀花(中)担任合唱指挥
两度受阅践初心
陈琦,女,1996年8月出生,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干部。
2019年,她入选国庆70周年阅兵民兵方队,每日训练10多个小时,每晚都绑着2.5公斤的沙袋踢腿加练,雕琢细节。2025年,她再度入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民兵方队。她强忍难耐酷热,克服中暑不适,加练打磨动作,以毫米级精准展现民兵风采。在工作岗位上,她凭坚韧与热忱,策划数百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连接群众的“暖心桥”。
△陈琦(右)进行阅兵训练
△陈琦(中)绑沙袋进行踢腿加练
△陈琦参加2025年北京市
受阅女民兵归建欢迎大会
巾帼育种拓新篇
吴桂琴,女,1982年1月出生,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她长期深耕家禽育种一线,育成5个“京”系蛋鸡新品种、3个沃德肉鸡品种,打破国外垄断,“京”系蛋鸡全国市场占比60%;研发首款蛋鸡芯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品种出口多国。她以创新夯实种业自主基础,为全球家禽业贡献中国智慧,诠释实干担当。
△吴桂琴在实验室进行分子检测操作
△吴桂琴在鸡舍查看鸡群情况
△吴桂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届畜牧业
可持续转型全球大会上作特邀报告
三番伸援手
善举暖人心
张振华,男,1984年11月出生,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万科泊寓项目副经理。
2025年5月,他在荷花池发现落水女子,迅速下水救援,体力不支时借力绳索,与热心人合力救起女子。这并非他首次见义勇为,2014年他曾关燃气阀救两位老人,避免事态扩大;2016年用灭火器控制快递箱火情使之得到控制,以凡人之躯筑起生命防线。
△张振华获得被救者家属赠送的锦旗
△张振华查看食堂采购明细
△张振华进行办公区消防检查
护林守绿筑平安
李建亮,男,1978年2月出生,延庆区森林资源管护中心主任。
1998年起,他扎根绿化一线,在南荒滩防风治理中探索出“四季施工、三季栽树”新模式,终让12万亩荒滩变绿洲。他全身心投入实地调研,成为延庆林业“活地图”;2023年主抓森林防火后,他走遍巡护站点,组织护林员培训,打造过硬队伍,守护185.55万亩森林,践行责任。
△李建亮(左一)入村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李建亮开展森林资源调查
△李建亮为学生介绍森林防火安全知识
青春行公益
微光传大爱
李悦,女,1995年1月出生,交通银行北京通州分行员工、雷锋金融驿站志愿者。
2014年起,她多次捐资助人、动员募捐助烧伤儿童康复;2017年她推动成立“雷锋金融驿站”,开展50余场公益活动,护群众近百万财产。她联动医疗机构、牵线捐赠,服务副中心建设、参与暴雨救灾,以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李悦(左)带领志愿者
在北京演艺中心做志愿服务
△李悦(左)为外来务工人员
提供开户服务
△李悦在潞城党群服务中心雷锋事迹展览馆
做志愿讲解员
美育乡村童
艺助振兴路
肖澄迎,女,1999年10月出生,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
2022年起驻宁夏闽宁镇帮扶,设计适合孩子的特色课程,组建双语艺术团,走访百户家庭送温暖;推动宁夏首所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落地,带学生登上北京舞台演出。2023年她率志愿者服务超700小时,2024年赴广西百色续行志愿,覆盖千余名师生,以文艺之力赋能乡村美育与振兴。
△肖澄迎(右)在闽宁二小
为孩子们上音乐课
△肖澄迎(右二)在宁夏闽宁镇
对学生进行家访
△肖澄迎(右一)
和闽宁金沙合唱团成员合影
助盲友跑向光明
宋海峰,男,1974年7月出生,“一束光助盲跑”培训中心创始人。
2013年他因跑步治失眠,后结缘助盲跑,周末带视障者从短跑到马拉松,助何亚君等突破自我。10年间,他和志愿者们陪600多位视障者奔跑,创科学助盲跑方法,培训2000余名志愿者,2个月跨11座城市推广,拍短视频获百万播放。此外,他还发起盲童跑步计划,助力盲童身心健康。
△宋海峰(右)在贵州小学支教
△宋海峰(右)在2025年副中心马拉松赛
进行公益助跑
△宋海峰(左一)在上海
开展助盲跑团志愿者培训
让生命在热血中续航
刘智勇,男,1986年2月出生,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研究员。
2004年起他无偿献血20余载,累计167次、66000毫升,并感召亲友同事加入献血队伍。科研上,他攻克气动试验难题,建原创研究框架;2023年起,他受邀义务讲授航天精神思政课、深耕航天科普,赴山区与校园播撒科技报国种子,以热血与坚守诠释担当。
△刘智勇参加第十三届全国流体力学
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刘智勇参加航天科技集团科普大赛
△刘智勇参加无偿献血并接受媒体采访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