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朱枫,与黄浦江畔的红色钱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08:55 1

摘要: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活动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来源不能只靠拨款,还得自己去想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有一条从根据地到上海的金融战线。这条金融战线的“地下金库”,就是开设在上海南京路与四川路交会处的鼎元钱庄。鼎元钱庄的老板

作者何东 卢嘉义,转自“金融文化”

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活动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来源不能只靠拨款,还得自己去想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有一条从根据地到上海的金融战线。这条金融战线的“地下金库”,就是开设在上海南京路与四川路交会处的鼎元钱庄。鼎元钱庄的老板许振东是位爱国民主人士,他虽然没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却是我们党的忠实朋友。

鼎元钱庄是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地下金库,也是华中根据地在国统区的秘密办事处,承担揽财、揽物、接送人员等重要任务。鼎元钱庄于抗战胜利后开张,上海解放后,其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停业。如今,鼎元钱庄的原址虽然已不在,其承载的革命精神却永不磨灭。

怀揣革命使命诞生

抗战胜利后,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新的难题却又出现。苏皖边区地处战略要冲,经济发展却饱受战争和敌人封锁的双重困扰。打破封锁,建立起一条从苏北解放区通往上海的金融生命线迫在眉睫。正当华中银行第二分行行长邓克生为此事一筹莫展之时,一位旧识在脑海闪现,让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这位旧相识名叫许振东,在桂林的一次机缘巧合下,二人结下友谊。

许振东在上海金融界颇为活跃,且为人正直、极具爱国情怀。邓克生深知他的社会关系绝对可靠。1946年的春节刚过,大地还残留着冬日的寒意,淮河之畔就开始涌动充满希望的春潮。邓克生悄然来到上海,与许振东密会于一间不起眼的茶馆。茶香袅袅中,邓克生将心中的计划和盘托出。他与许振东商议在高邮、扬州、镇江、上海等地分别设立办理汇兑的钱庄,股本总额预设黄金800两,由华中银行和许振东经营的上海仁泰钱庄各出一半。根据地内的钱庄由邓克生负责,国统区的重任则落在了许振东肩上。

告别之际,许振东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党组织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许振东以党外人士的身份潜伏在上海,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党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心中有些许失落,许振东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他深知,无论入党与否,为革命事业奉献的决心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许振东回到繁华喧嚣却又暗藏危机的上海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鼎元钱庄的筹备工作中。鼎元钱庄的办公地点定在金陵东路79号仁泰钱庄楼上,这里既便于开展业务,又相对隐蔽。上海地下党组织也迅速行动,派遣了谢甲孚、陆鉴崖、陈秀橡三位经验丰富的同志前来协助。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鼎元钱庄终于在四川中路宁波路口正式开门营业。钱庄的外观与当时上海众多钱庄并无二致。人来人往中,算盘的噼啪声和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一片繁忙景象。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生意之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使命。

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

按照既定计划,鼎元钱庄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外汇”业务。这里的“外汇”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外汇”有所区别。当时,根据地将国统区的货币视为“外币”。钱庄努力开拓票据交换、汇兑等金融服务渠道,在敌人的封锁线上寻找突破口,努力打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实现苏北与上海之间的款项顺利转汇。

许振东在金融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他深知,要在国统区复杂的金融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于是,他四处奔走,想方设法挖转国统区银行的资金,以支持我们党驻沪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些企业如同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生存和发展,而鼎元钱庄则成为它们背后坚实的支撑。

为了更好地应对根据地货币与国统区货币之间的复杂兑换情况,鼎元钱庄创造性地推出了“标、折、比”机制,这一机制类似于当下的外汇牌价机制,采用这一机制能够根据市场行情及时、灵活地调整两种货币的汇率比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地货币凭借贴近民情、保障民利、促进贸易的宗旨,逐渐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保持了币值的坚挺和良好的信誉。在与日益贬值的国统区金圆券的激烈“货币大战”中,根据地货币节节胜利,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风云诡谲的金融战线

1948年,淮海战役的烽火熊熊燃起,战事迅速蔓延。这给鼎元钱庄的运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受战争的影响,上海与苏皖边区的交通被迫切断,曾经繁忙的汇兑业务不得不停止。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许振东没有慌乱。他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当机立断通知钱庄将汇款结余全部用来购买黄金。在那个货币贬值如同脱缰野马的动荡时期,黄金是最可靠的财富储备。许振东的这一决策,使钱庄成功避免因国统区货币贬值而遭受重大损失,为革命事业保留了宝贵的资金。

为了继续支持革命事业,许振东充分发挥自己的商业才能,设立了数家进出口商贸公司。这些公司表面上是普通的商业机构,像其他进出口公司一样在市场中进行着各类贸易活动,实际上却是鼎元钱庄为革命事业输送物资的秘密通道。在许振东的精心运作下,这些商贸公司借助鼎元钱庄强大的资金调度能力,四处采购紧俏的军需物资。

从战场上的武器弹药到战士们的生活用品,每一样物资都承载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买来这些物资后,再将它们巧妙地伪装起来,躲过敌人的重重盘查,暗中运往解放区。这些物资如同及时雨,为前线战士送去温暖和力量,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一回,国民党特务突然闯入钱庄,声称要调查账目。许振东镇定自若,一边安排工作人员拖延时间,一边迅速将重要文件和账目隐藏起来。他凭借对金融业务的精通,巧妙地应对特务的询问,最终成功让特务无功而返。

截至1948年年底,鼎元钱庄向党组织上缴的黄金达到了900两。我们党不仅收回当初的投资本金,还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许振东和鼎元钱庄全体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和无私奉献。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念,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隐蔽战线的精神丰碑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迎来了解放的曙光。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上海,宣告这座繁华的城市摆脱黑暗的统治。随着上海的解放,鼎元钱庄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鼎元钱庄在严酷战争和经济封锁的双重考验下,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它成功突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将大量物资和资金输送到革命根据地。这些物资和资金如同血液,滋养着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情报工作方面,鼎元钱庄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钱庄的工作人员利用与各界人士的业务往来,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情报。他们将国民党军队的物资调动、经济政策调整等情报及时传递给党组织,为革命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鼎元钱庄也为革命同志在国统区的秘密活动提供了安全的场所和掩护,许多同志在这里传递重要信息、策划革命行动,或秘密转移到其他地方。

鼎元钱庄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它见证了无数革命志士的智慧、勇气和无私奉献,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伟大历程。它如同一座精神丰碑,彰显了爱国民主人士与我们党紧密合作、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许振东等仁人志士,在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场上,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忠诚,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相关阅读——

《沉默的荣耀》女主角朱枫在上海和鼎元钱庄的革命足迹

近期,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剧中展现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革命先烈的坚守与忠诚、奋斗与牺牲,让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其中一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沉默的荣耀》女主角朱枫烈士曾经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今天让我们沿着朱枫烈士的足迹,从档案里探寻这位革命先辈的鲜活身影。

朱枫烈士(1905—1950)(来源:中国江苏网)

朱枫烈士,1905年11月22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城关朱家花园。其父朱云水是镇海渔业公会会长,家境殷实。朱枫曾就读县立女子高小、宁波女子师范学校。

朱枫原名贻荫,小名桂凤,但她并不喜欢这个俗套的名字。后经同窗陈修良引荐,朱枫拜入沙孟海门下研习书法。沙孟海为其改名谌之,字弥明,取永远光明磊落之意。朱枫的名字是她参加革命工作后的化名。在朱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的名字还是朱谌之。

朱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来源:浙江档案网)

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之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朱枫毅然与旧家庭决裂,变卖家产为革命捐款,积极组织义演义卖,救济难民。1938年初,朱枫与爱人朱晓光由其哥哥朱曦光介绍,一同加入武汉的新知书店,踏上了革命征程。新知书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出版机构,1935年创办于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总店迁至武汉(后又迁往桂林)。

在新知书店工作期间,朱枫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40年就曾接受任务,来到被日寇占领下的上海。根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档案文献,朱枫在上海工作生活期间一直以朱弥明的名字从事秘密工作。

1944年,朱枫奉命再次来沪,在新知书店驻沪办事处开办的“同丰商行”工作。这个贸易机构是为了支援广西总店和分店文教用品等物资而设立的。1944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朱枫等人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胆识过人的朱枫在出狱后,又冒险从被敌人查封的店里取出存款、支票本等财物,为陆续获释的同志“雪中送炭”,提供了转移时所需的川资。

经过党组织的长期考验,1945年春,朱枫加入中国共产党。

《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第42条“本公司发起人姓名住址”内有写明“朱弥明 上海复兴西路四四弄七号”(上海市档案馆藏)

1945年后,朱枫在党开办的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任会计主管,该公司主要为解放区秘密提供物资。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第42条“本公司发起人姓名住址”内有写明“朱弥明 上海复兴西路四四弄七号”。复兴西路44弄是孙科二夫人蓝妮主导开发建造的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特征的住宅区,被老上海人称为“玫瑰别墅”。

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1947年7月的《华商行名录》上也有朱枫任职的相关记载: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160号四楼,会计主任:朱弥明。

《华商行名录》上记载的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上海市档案馆藏)

鼎元钱庄的出资人兼财务主管

加入鼎元钱庄是朱枫继联丰花纱布公司后的又一份工作。鼎元钱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设立的金融机构。1946年,在爱国民主人士许振东的筹措下,华中银行与上海仁泰钱庄各出资50%组建鼎元钱庄,1947年3月钱庄正式营业。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发给鼎元钱庄的银行营业执照显示,当年总庄所在地位于四川中路453号,由爱国民主人士许振东担任总经理。该钱庄与解放区建立汇兑网,输送胶鞋、搪瓷碗等物资支援解放区。同时,鼎元钱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秘密金库之一。

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发给鼎元钱庄的银行营业执照(上海市档案馆藏)

朱枫是以出资人身份加入鼎元钱庄的,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上海市社会局关于鼎元钱庄股份有限公司登记问题与经济部的来往文书》(1946年3月—1947年10月)中有一份《鼎元钱庄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姓名籍贯住址及已交资本数目清册》。根据这份档案记载:出资人朱弥明,浙江镇海人,出资7000股,已缴金额是7000000元,住址是中正东路160号四楼。该地址正是联丰花纱布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由此可见,朱枫在上海身兼两职。

1948年,朱枫又奉命调入香港合众贸易有限公司,继续从事财经和秘密交通工作。1949年11月,当她结束香港的工作,正准备返回内地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为了党的工作需要,她又欣然接受组织委派,赴台湾执行秘密任务,直至1950年6月10日,与吴石、陈宝仓、聂曦三人一同在台北英勇就义。

《鼎元钱庄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姓名籍贯住址及已交资本数目清册》中16号出资人朱弥明(上海市档案馆藏)

1949年10月25日,朱枫赴台前一个月,寄自香港的照片及背后的留言(来源:中国江苏网)

时光匆匆过去七十多年,虽然朱枫烈士不到45周岁的短暂人生经历鲜为人知,但是其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后来者敬仰。

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与意志品质,必将激励两岸同胞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来源:远见卓识艺术家V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