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建设及试运行已圆满完成。该项目创新性应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技术——这既是全市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水环境治理工程,也是全省首次将其应用于河槽动态净化,让太榆退水渠小店段水质实现动态提升。
10月28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建设及试运行已圆满完成。该项目创新性应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技术——这既是全市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水环境治理工程,也是全省首次将其应用于河槽动态净化,让太榆退水渠小店段水质实现动态提升。
该项目分段建设主槽8.3千米,设置挡水堰22座、沉砂池1座,同步沿新建主槽布设水质净化系统及配套设施。主要建设工程内容涵盖膜组件布置、挡水堰设置、预制混凝土波浪桩布置、淤泥开挖与处理、土方外运与处置、淤泥摊铺晾晒、抛石挤淤等多项关键工序。
其中,渠首附近的沉砂池如同“第一道防线”,专门用于沉积污水裹挟的泥沙,为后续深度净化“减负”。此次创新性应用的“MABR”技术,融合生物处理与膜分离优势,通过生物膜(附着微生物群落)对污水进行高效净化。据介绍,这些生物膜如同无数个微型净化单元,能主动吸附水中的各类污染物,随后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其分解转化,从而显著降低污染物浓度、提升水质。如此一来,不仅大幅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也有效降低了能耗与资源消耗,真正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依托汾东污水厂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沿线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任晓明)
来源:锦绣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