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投资者都在问:“山子高科还能救吗?”这家从地产跨界到新能源、智能驾驶的公司,股价长期低迷,让很多人揪心。咱们先看组数据:2025年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40%;但山子高科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却仍处于亏损状态,
最近不少投资者都在问:“山子高科还能救吗?”这家从地产跨界到新能源、智能驾驶的公司,股价长期低迷,让很多人揪心。咱们先看组数据:2025年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40%;但山子高科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却仍处于亏损状态,负债总额超百亿元……今天就扒透山子高科的“生存现状”,看看它是“垂死挣扎”还是“暗藏生机”。
很多老股民对山子高科的前身“银亿股份”有印象,这家曾经的地产公司,在2018年债务危机后,押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赛道,更名“山子高科”。现在它的业务主要分三块:
• 新能源电池:布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客户以中小车企和储能运营商为主;
• 智能驾驶系统:开发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部分商用车和低速电动车上应用;
• 汽车零部件:传统的汽车内饰、轻量化部件,给国内二线车企配套。
从2025年三季度财报看,公司营收15亿元(同比+18%),但净利润仍亏损2.3亿元,虽然亏损收窄,但“扭亏为盈”还很远。
山子高科押注的赛道,是当下最火的“新能源+智能驾驶”,这两个行业的增长确实“肉眼可见”:
• 新能源汽车:2025年1-9月国内销量超800万辆,同比增长35%,动力电池需求更是暴涨50%;
• 智能驾驶:L2+级车型渗透率超40%,L3级开始商业化试点,ADAS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
但问题是,山子高科的业务在行业里“排第几”?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市占率超70%,山子的电池只供给少数三线车企,市占率不足1%;智能驾驶ADAS领域,Mobileye、华为、特斯拉占据主导,山子的系统只在商用车上小范围应用,技术水平停留在L2级。
截至2025年三季度,山子高科资产负债率仍高达75%,短期债务超50亿元,而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8亿元,“偿债压力”巨大。虽然公司在推进债务重组,但进展缓慢,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是电池还是智能驾驶系统,山子高科都没有“独门绝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不如一线品牌;ADAS系统的算法、硬件集成能力也远落后于华为、地平线。在技术驱动的行业里,没有核心技术就意味着“只能赚辛苦钱”,甚至被淘汰。
山子高科的客户以三线车企、小型储能运营商为主,这些客户本身“抗风险能力弱”,一旦行业波动(比如车市下滑),就会削减订单。2025年三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超60%,但其中三家是“新客户”,合作稳定性存疑。
虽然问题不少,但山子高科也不是“毫无机会”:
• 订单改善:2025年三季度新签储能电池订单5亿元,智能驾驶系统在某商用车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20%;
• 政策支持:公司所在地政府给予新能源业务税收减免和补贴,2025年已获补贴1.2亿元;
• 资产处置:公司在推进非核心资产(如旧地产项目)处置,计划回笼资金10亿元用于还债和研发。
判断山子高科“能不能救”,关键看这三点:
• 债务重组进展:如果能和债权人达成协议,降低负债率至60%以下,生存概率大增;
• 核心业务突破:电池或智能驾驶领域若能拿到一线车企订单,技术被认可,才有“翻身”可能;
• 现金流改善:营收持续增长(季度增速超20%),且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才能证明“业务真在变好”。
普通投资者要参与的话,建议“小仓位博弈”,且只在出现上述“转机信号”时介入,否则大概率是“火中取栗”。
总结一下,山子高科的处境“危与机并存”,但“危大于机”。它的新能源、智能驾驶布局踩中了风口,但负债、技术、客户三大问题是“致命短板”。除非在债务、业务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否则很难真正“获救”。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谨慎,切莫盲目“抄底”。
来源:是布丁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