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宝骏享境S9以“含华量高”的标签强势入局。这款定位大型旗舰的插电混动SUV,凭借5235mm的超长车身和六座布局,直接对标理想L9、问界M9等热门车型,却以低于20万元的预期起售价,展现出颠覆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宝骏享境S9以“含华量高”的标签强势入局。这款定位大型旗舰的插电混动SUV,凭借5235mm的超长车身和六座布局,直接对标理想L9、问界M9等热门车型,却以低于20万元的预期起售价,展现出颠覆市场的野心。从设计语言到核心技术,享境S9处处体现着两大品牌融合的巧思——既跳脱了鸿蒙系车型的家族化设计,又突破了宝骏的传统风格,以“科技感与力量感”的全新姿态闯入高端SUV战场。
**差异化美学:硬朗线条下的未来感表达**
享境S9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颠覆性的外观设计。前脸采用宽达1.8米的贯穿式灯组,中网与下进气口通过立体化镀铬饰条无缝衔接,两侧导流槽的锐利折角如同机甲战士的呼吸孔,配合引擎盖上四条隆起的筋线,营造出同级罕见的机械美学。车身侧面通过隐藏式门把手和悬浮车顶弱化庞大体量感,而贯穿至尾部的腰线却在D柱处突然上扬,形成类似游艇甲板的动势。车尾设计更是点睛之笔:贯穿式尾灯内嵌的闪电造型灯带,与车头灯组形成“光电脉冲”的视觉闭环,夜间点亮时辨识度极高。这种“去家族化”的大胆尝试,显然是为了吸引更年轻的精英消费群体,从曝光的申报图来看,其提供的哑光金属漆和双色车身选项,进一步强化了时尚属性。
**空间魔术:超越竞品的座舱哲学**
长达5235mm的车身和3150mm的轴距,让享境S9在空间维度上形成降维打击。对比理想L9的5218mm和问界M9的5230mm,其多出的“毫米优势”被巧妙转化为第三排的实用价值。从申报信息可见,六座版采用2+2+2布局,第二排配备航空级电动调节座椅,支持140度仰角调节和260mm前后滑动,而第三排座椅靠背可5档调节,腿部空间实测达到820mm,远超同级平均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座舱的“场景化”设计——副驾座椅完全放倒后可与第二排联形成“女王躺椅”,后备箱在满员状态下仍能容纳28英寸行李箱,放倒第三排后装载空间跃升至1850L。这种“商务舱+货舱”的双重属性,直击家庭用户和商务人士的复合需求。
**华为赋能:智驾与座舱的跨维体验**
作为首款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宝骏车型,享境S9的“含华量”集中体现在两大核心领域。智能驾驶方面,配备华为ADS 2.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搭载3颗126线激光雷达和6颗毫米波雷达,支持无图城市NCA功能,从申报信息看已实现代客泊车、匝道自动汇入等场景覆盖。鸿蒙座舱4.0则带来更极致的交互体验:15.6英寸2K中控屏与10.25英寸副驾娱乐屏组成“智慧双脑”,支持多设备无缝流转,其独创的“光场触控”技术能在非接触状态下通过手势完成操作。值得一提的是,车机内置的华为车载生态已接入超过100个主流APP,并首次引入AI大模型语音助手,可执行“打开25度空调同时播放周杰伦歌曲”这类跨域指令。这种智能化水平的越级表现,或将重新定义20万级SUV的技术标准。
**混动系统:神炼电池与1.5T引擎的黄金组合**
动力配置上,享境S9采用上汽通用五菱最新的插电混动系统,由1.5T四缸发动机与DHT双电机组成,提供单电机后驱(综合功率245kW)和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365kW)两种版本。其搭载的神炼电池采用CTP(Cell to Pack)技术,能量密度达到185Wh/kg,纯电续航CLTC工况下可达180km,综合续航突破1200km。专利数据显示,该电池组通过“蜂窝式”结构设计,在针刺试验中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快充模式下20分钟可补充80%电量。与竞品普遍使用的增程式技术不同,享境S9的混动系统更强调“全场景高效”,在-30℃极寒环境下仍能保持85%以上的动力输出,这对于北方用户颇具吸引力。
**市场前景:性价比利剑能否劈开红海?**
从定价策略看,享境S9显然延续了宝骏品牌的“价格屠夫”基因。相比理想L9超40万的售价和问界M9近50万的定位,其20万内的起售价几乎是对半斩。这种激进策略背后,是上汽通用五菱成熟的成本控制能力与华为技术赋能的共同作用。行业分析师指出,该车可能采用“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基础版保留全部传感器硬件,高阶智驾功能通过OTA付费解锁。不过,挑战同样存在:宝骏品牌过往主打10万以下市场,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其高端化转型?华为光环能否抵消品牌认知落差?这些都将成为影响市场表现的关键变量。随着11月发布日临近,这款“华为技术落地最快、价格下探最狠”的旗舰SUV,或将成为检验市场对“技术平权”接受度的试金石。
在新能源市场从“卷配置”转向“卷价值”的当下,宝骏享境S9展现出的不仅是产品力的突破,更是商业模式的大胆创新。当5235mm的车身装载华为全栈智能,当20万的价格带来40万的体验,这场由传统车企与科技巨头共同导演的“跨界颠覆”,或许正在改写高端混动SUV的市场规则。
来源:可恩汽车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