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证实了船舶的重要性,在执行考察任务过程中,考察队发现,“向阳红10”号和海军“J121”号两艘船不具备长期跑南极的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极地考察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证实了船舶的重要性,在执行考察任务过程中,考察队发现,“向阳红10”号和海军“J121”号两艘船不具备长期跑南极的条件。
随后,从芬兰引进可抗冰B级的“极地”号船接棒,继续爬冰卧雪,支撑考察队胜利建成中国南极中山站,开展环球航行考察航次等。
随着我国南极考察不断深入,“极地”号的劣势越来越凸显,稍微厚一点的冰就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每一次抵达中山站,都会停在很远的地方卸运物资,时间和人力成本急剧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再入列一艘能力更强的新极地破冰船的呼声欲隆。
一艘船的出现,书写了我国新的航海史。
“雪龙”问世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要想拥有自己的极地破冰船,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造”,二是“买”。
在当时,国内没有设计和建造大型破冰船的经验,钢厂生产的钢板质量很难达到破冰的需求,焊接技术也无法实现万无一失……总体预估下来,建造经费大概要一次性支付3亿多元人民币。“造”船成本代价太大,这条路基本走不通。
如何获取一艘中国极地考察破冰船,成为当时我国开展极地考察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由有着船舶工业工作经历、船舶工程专业出身的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吴军承担具体任务。
1990年11月,吴军被派往澳大利亚,考察新建的“南极光”号极地船,详细了解船舶技术性能以及建造思路,为我国破冰船积累经验。
1992年夏末,吴军告诉极地办副主任贾根整一个消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有一批船计划售卖,其中有8艘万吨级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供应船。经过进一步了解,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已经出售了5艘破冰船,还有3艘在建,每艘售价约2000万美元。
1992年10月9日至18日,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以我国科考船舶设计专家张炳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包括吴军在内的勘察小组赴乌克兰调研。
勘察小组看到了靠泊码头、已经下水的破冰船“粗壮结实”,其直升机库房和平台、大货舱等非常符合我国极地考察多功能船的要求。
吴军(左)和张炳炎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码头“雪龙”船舷旁。
勘察小组与乌克兰方面在船舶建造、性能特点、交船时间、价格等方面展开了焦灼的谈判,最终确定的价格是1700余万美元,1993年交船。
勘察小组向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提交了考察报告,结论是:“该船性能良好,价格便宜,应抓住机会下决心购买,机不可失。如在国内建造这样一艘船,1 亿元人民币是绝对造不出来的。”
经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批准,动用当年的总理备用金,连同国家计委配套投资,凑够了1亿元人民币。
经过征集研究讨论,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为破冰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雪龙”。时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亲自用毛笔书写了船名,传到赫尔松船厂。工人们用数控机床将“雪龙”两字切割好,再用焊枪焊到船舷上。
1993年3月31日,破冰船交付,离开乌克兰,踏上归国航程。虽然船厂专门派出6名工程师随船“保驾护航”,但是归国的航程却“风浪”不断:主机排气阀故障,雷达发生故障,船舶配载不当……原本一个月的航程,整整折腾了三个月。
“雪龙”号在海上。(王硕仁 供图)
破冰船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船长沈阿坤等带上手提雷达,一同赶往印度,迎接破冰船回国。
7月10日,破冰船驶入长江口,两天后进港抛锚,标志着我国从此拥有了第一艘破冰船。
为了满足极地科学考察、安全航行和《南极条约》规范要求,“雪龙”号在1995年进行改装,在2007年进行“十五”能力建设改造,在2013年进行恢复性修理改造。经过这三次迭代升级改造,“雪龙”号在极地大洋上更加行稳致远,我国在航海史上不断创造奇迹,刷新纪录。
船体颜色由原来的黑白改为红白。
1994 年 11 月 20 日,“雪龙”号一声长鸣,在锣鼓喧天的欢送声中,搭载着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昂首驶出黄浦江,过东海,过西太平洋,过珊瑚海……第一次挺进南极。
“雪龙”号首次破冰到达中山站留影。
“雪龙”号1995年3月6日返航民生码头。
在考察过程中,“雪龙”号真如一条巨龙,劈波斩浪、破冰裁雪,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破1米以上厚冰航行纪录,掌握了破冰方法,积累了破冰经验。考察队员无不心潮澎湃,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破冰船了。”
首航变幻莫测的东北航道
2012年7月2日,“雪龙”号载着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自青岛起航,奔赴北极。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和中心区开展科学考察,代表中国极地考察访问冰岛,是此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工作。
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图。
考察队员在船上合影。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工作现场。
北极地区有3条航线,即西北航道、穿极航道和东北航道。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雪龙”号需要穿越东北航道,往返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
东北航道自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西楚科奇海五大海域,沿俄罗斯沿岸,直到白令海峡的航线,是沟通欧洲和东北亚潜在的最经济的航线。
7月22日14时,“雪龙”号加入俄罗斯引航编队,进入东北航道。
“雪龙”号纳入引航编队穿越东北航道。
东北航道的天气像小孩子的脸一样变幻莫测,上午还是温暖如春、晴空万里,下午便阴云密布、雨雪纷飞。经历过雨雪洗礼,“雪龙”号又迎来了绚烂的朝霞,美丽的彩虹。从三月阳春到六月飞雪,成为考察队员难以磨灭的记忆。
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3时,经过12天的航行,“雪龙”号安全顺利地穿越了巴伦支海,抵达位于北纬74°42′、东经12°48′的大西洋扇区第一个作业点,完成了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首次大西洋扇区实施科考作业。至此,“雪龙”号顺利完成东北航道穿越。
“雪龙”号首航东北航道,共穿越5个北冰洋边缘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7月22日至7月30日,“雪龙”号接受了俄罗斯破冰船破冰护航,参加东北航道编队航行,先后穿越了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3个北冰洋边缘海,并顺利穿越德朗海峡和维利基茨基两条海峡。第二阶段自7月30日~8月2日,“雪龙”号离开俄罗斯破冰船护航编队独立航行,穿越了喀拉海和巴伦支海2个北冰洋边缘海。东北航道总航程2894海里,总船时约276小时。
东北航道的开通与利用为中国航海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穿越中央航道、西北航道
2017年,我国航海史又迎来新的突破。
2017年8月2日,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进入北冰洋中央航道。
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图。
事先,考察队没有试航北冰洋中央航道的计划,在完成第5个冰站作业后,考察队已穿越了第一个海冰密集区。领队徐韧考虑,可以尝试向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外的公海航行,可以获取更多新的科考数据。因为在专属经济区,不能开展科考作业。
考察队研究中央航道。
当时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冰站作业期间,考察队已完成了部分中央航道的航行;二是通过国内提供的海冰信息发现,前方冰情较为乐观。
“雪龙”号船长朱兵经过仔细计算航线和时间,基本确定不会耽误后续作业。考察队临时党委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尝试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探出一条新航线。
航行期间最大的困难是高纬地区通信不畅,无法及时获取航行保障数据,“雪龙”号几天才收到气象信息、预报和海冰范围、密集度、厚度等数据。每天,考察队都商讨冰情及航行计划,根据未更新的数据,估计冰区的情形作出决策,确保安全顺利。
北极杂乱的碎冰。
2017年8月10日,海冰越来越厚,没有网络,收不到冰情预报。要不要继续走下去?成为考察队讨论的主要问题。最后决策:“再走一天看看,有风险的话就转向。”
8月16日,“雪龙”号完成中央航道穿越。虽然时有冰山出现,设备发生故障,但驾驶员高度谨慎,连续奋战,克服了种种困难。期间,考察队开展了全程气象和海冰观测,获取了531条海冰人工观测记录以及冰区全程海冰厚度电磁感应记录,释放探空气球34个;完成了7个短期冰站和8个海洋定点站位调查……这些成果大多是超出计划的“意外收获”。
中央航道严重冰情,比对用的圆球直径为80厘米。
从俄罗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成功穿越中央航道,“雪龙”号历时14天,航程1700余海里。
首次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是一次开拓创新的破冰之行、一次砥砺奋进的探索之行、一次履职尽责的收获之行,为我国对中央航道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积累了珍贵航行数据和经验,填补了在相关海域的调查空白,为更好地开展北极业务化调查打下了良好基础。
庆祝“雪龙”号首次环北冰洋航行圆满成功。
8月30日,“雪龙”号进入戴维斯海峡,试航北极西北航道。
夜航西北航道。
西北航道具体是北美大陆北部沿岸经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水域、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海上通道,相较于经巴拿马运河连接东北亚和北美东岸的传统航线航程缩短约20%。
“雪龙”号途经巴芬湾、兰开斯特海峡、皮尔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和阿蒙森湾,沿途克服航道曲折、浮冰密集、海雾弥漫等困难,历时8天,航行2293海里,于9月6日17时40分进入波弗特海,实现了中国船舶首次穿越北极西北航道,积累了丰富的航行经验,为我国开辟了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
试航西北航道期间,考察队收集了气象和海冰相关数据、采集了生物多样性分析样品,获取了第一手的海洋环境数据资料,填补了我国在该海域的调查空白。
至此,“雪龙”号作为中国北极航道的开路先锋,对北极三大航道均实现了首次成功穿越,直接推动了我国船舶对北极航道的商业利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
首席记者:赵建东
通讯员:张丹
新媒体编辑 :曲冰洁、李宝利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
来源:i自然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