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玩基两茫茫,不思盈,全清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15:00 2

摘要:2015年牛市顶部区域闻风开通基金账户,我正式成为山顶资本一员,这也是大A绝大部分散户的标准首次进场时机。好在当时刚毕业工作,没什么钱,一共本金万把元,看谁涨的好就跟风买,买完以后又看新闻找利好消息,觉得还能大涨,但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股灾来临,以亏1000

一、引子

《江城子·基民泪两行》

十年基海两茫茫,不思盈,欲清仓。

千点浮亏,无处话凄凉。

纵使回本不指望,金如土,心更伤。

夜来幽梦忽牛市,大盘红,笑开窗。

醒来还在套牢处,三千点,绿茫茫。

以此作词一首纪念一下本韭菜的玩基之路,哈哈。不说话,先上图验明正身,本韭可是正儿八经的十年老基民。

二、初识基金

2015年牛市顶部区域闻风开通基金账户,我正式成为山顶资本一员,这也是大A绝大部分散户的标准首次进场时机。好在当时刚毕业工作,没什么钱,一共本金万把元,看谁涨的好就跟风买,买完以后又看新闻找利好消息,觉得还能大涨,但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股灾来临,以亏1000元的代价仓惶清仓离场。当时感觉很韭菜,后来才发现是逃顶高手。

三、牛刀小试

转眼来到2017年,偶然机会得知定投基金的好处,顿时又勾起了我入场玩玩的兴趣。这把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梭哈,开始小额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没想到歪打正着,2017年正是沪深300的大年,一路定投、一路追高、一路爽。到年底,一看收益,把两年前的亏损都赚回来了,就赶紧清仓离场,这也是散户的标准离场时机之一,回本就走。没想到这一清仓还躲过了2018的大熊。

四、三进基海

时间来到2020年,由于口罩的反复,国内外股市也跟着上蹿下跳,刷朋友圈不时的股市消息又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决定下场继续玩玩。没想到这一玩,彻底中了基金“圈套”。也就是在这一年,我知晓了坤坤、兰兰、春春的大名,看着他们优美的净值曲线,神往不已,投入的本金也是之前的数倍。

2020年4月到2021年春节前,这应该是基民们最幸福的一段时光,闭着眼买基金,只要买的是大盘鸡,随便赚。真是应了那句话,在风口上,二师兄都能吹起来,甚至我还上演了春节前高位逃顶的好戏。公募南下资金也大举进军港股,雄心勃勃要夺取港股定价权;后来才发现,定价权没拿到却抓了一手雷。春节后大盘大跌,凭着对自己玩基能力的自信(无知),开始不断抄底。这叫啥?叫凭运气逃的顶,凭实力入套[泪奔]。

五、熊市坚守

在2021年“抄底”时,我get了新技能:分散投资。同时也学习了天天基金一些大V公开的基金组合的配置思路,开始研究基金经理的风格,分散买入大盘、中小盘、价值风格、成长风格、均衡风格啥啥的基金经理代表作,期待着各个金牛基金经理凭借着专业投资能力和职业道德,带着我飞。一些大V的组合还可以跟投,随着业绩不断亮眼,一些大V还开启了直播,宣传自己的基金投资理念,头头是道精彩不已。曾经有各种洗脑话术说:你只需要付一点点管理费,就能雇佣清北华五的高材生为你打工,帮你打理资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市场要去散户化;买主动鸡无需择时,基金经理会调仓的!听听,多么振奋人心。那一年,以畅畅、金金、斌斌代表的划线派大杀四方。

2022年初,随着公募基金四大赛道(消费、医疗、新能源、半导体)抱团的彻底瓦解,美联储加息、大毛二毛掐架、口罩最后的抵抗,股市迎来了狂风暴雨,而我加快了抄底步伐,此间经历了恒生科技指数连续杀跌后又一夜暴涨20%+ 的刺激好戏。也经历了2022年10月份暴力杀跌和暴力反弹,心惊动魄,真是活久见。

2023年美联储加息放缓,口罩放开,行情慢慢回暖,我甚至在3月份整体收益已经转正,这坚定了我继续玩基的信心。可惜好景不长,大A启动了最后一轮的杀跌,这一轮杀跌接近一年,惨烈程度碾压2018年,直到2024年春节前GJD强力救市,在此期间,我从一颗嫩韭菜锤炼成了一根铁骨铮铮老韭菜,不仅不割肉,还在买买买,硬扛。

六、转战股票

在2023年底到2024年上半年,虽然还在硬扛基金,但我逐渐发现股票账户的走势竟然远远好于基金账户。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帮子我用管理费“雇佣”的高材生基金经理,竟然还不如我这个股市小白?

从2023年底,我开始复盘这些年基金和股票的得失,对这一段时间股票收益较好进行归因分析。同时学习一些价值投资、股息复投、攒股轮动等投资方法论和理念。而基金账户基本不再新增子弹,更多是转战股票账户玩耍。但是基金账户浮亏太多,也不忍割肉,只能等待,并慢慢的把一些躺平的主动基金转换到指数基金,最多的时候在924前夕,浮亏了十几个。

924的闪电牛,让我的浮亏大大减少,也促使我下定决心清仓基金,并把资金转移到股票账户,买一些高品质、高股息、低估值的公司。整个清仓转移过程,在今年3月份彻底完成。

七、十年玩基终觉悟

从2015年的4月到2025年的3月,整整十年玩基路,最终留下了三万元的永久损失。

这个学费我认为交的值:

1)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主动基金的营销特色。在行情高点,趁着收益曲线漂亮之际,宣传打造一波明星基金经理,吸引一波不明就里的韭菜高位接盘,做大基金规模,稳赚管理费。在行情低点熊市之时,却很难利用自己的专业投研能力给基民减亏,基民只能割肉、要么忍受浮亏,回本遥遥无期。你永远不能及时知道基金经理做了什么调仓操作。无论基金怎么跌,基民亏成什么样,基金经理的管理费一分都不少收。

2)以仅仅3万元的代价,完整经历并参与了这个史无前例的大熊市,参战多轮3000点保卫战、2800点保卫战、2600点保卫战,其中的心路历程和煎熬,已经让我对市场波动产生了免疫力,大大提升了钝感,不以涨喜、不以跌悲。

3)基金账户里的永久亏损,永远留着警示我远离主动基金。想在主动鸡里赚钱,需要自己择时,别指望基金经理的调仓。但是悖论来了,如果自己有择时能力,为什么不买更透明、估值更容易的股票或者指数?

最后说一句,在我清仓所有基金的一个多月后,巧了,村里发布了公募基金新规,希望新政策能够改善公募基金,特别是主动基金的持基体验。

如果主动基金不能做到对沪深300(或其他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那它们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应该收超额的管理费。

来源:老令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