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中选优!中山大学2名学子登上《人民日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18:15 2

摘要:近日,《人民日报》分别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以及100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其中,来自中山大学的2020级本科生林心玫、2020级博士研究生魏蒋坤2人成功入选。

近日,《人民日报》分别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以及100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其中,来自中山大学的2020级本科生林心玫、2020级博士研究生魏蒋坤2人成功入选

为激励广大学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国家设立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12万名本专科学生荣获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人民日报》选出的100名学生是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林心玫入选

林心玫,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本科生组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组直道500米第一名等国家级奖项;主持或参与4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57小时。

在求学道路上,林心玫追求卓越,勇攀高峰。2024年,她以年级第一的综合成绩成功推免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未来将在中山大学继续专注于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学习和深造。

求学中大,她立足专业知识,聚焦临床难题,共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一作1篇。然而最令其自豪的,是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普惠社会的行动:作为学生骨干,她组织30余场急救培训,覆盖超千人;开展十余场次的经验分享,将学习和工作秘籍转化为学弟学妹成长成才的阶梯;带头建设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学生会、五四红旗团支部和优良学风班等优秀集体,让青春在集体的土壤中扎根生长,于服务的征程中绽放芳华。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为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有效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本年度全国共有9万名研究生荣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人民日报》选出的100名研究生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魏蒋坤成功入选

魏蒋坤,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系2016级本科生,2020年保研直博留校,现为力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后又选择留校直接攻读力学专业博士,魏蒋坤已在中大度过了近9年。

自入校以来,他在思想、生活、学习和科研上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经过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一些工作进展。他的研究领域为生物力学与仿生学,研究兴趣为自然生命系统中的异质材料与表界面功能特性分析、机构结构功能与驱动原理、行为策略与评估方法、仿生设计与制造等。

围绕研究领域,他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1篇被选为年度最佳物理工程类论文,成果被Science官网报道,获评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和国际青年仿生科学与工程学会最佳报告奖。此外,相关工作还曾获中国科学网、New York Times、Phys. Org.、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高分子科学前沿、材料科学前沿、果壳网等媒体的报道。

魏蒋坤在实验中

林心玫、魏蒋坤两位同学,是中大众多优秀学子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学术科研、实践创新等方面均取得的优异成绩,为莘莘学子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更多中大学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勤奋努力、砥砺前行,以鸿鹄之志绽放青春风采。

2025,期待更多学子以中山大学为起点,在康乐园的逐梦号角声中拥抱未来!

素材来源:中山大学官微/官网、中大医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官微、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官微、中大招生官微等

来源:中大招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