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干部杭州专题学习培训班顺利结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2:49 2

摘要:此次培训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海淀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和“能力作风建设年”发展要求。通过组织赴杭州学习交流,旨在借鉴杭州市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新兴领域团建、青年创新创业培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集体充电,能量满格!

这场杭州研学,超“有料”!

10月20日至24日,

海淀团区委组织青年干部

奔赴创新活力之城——杭州,

开启了一场“有趣有料”的专题培训!

四条研学路线、

N个青年地标打卡,

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交流……

快来一起围观他们

都解锁了哪些新技能、新思路!

此次培训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海淀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和“能力作风建设年”发展要求。通过组织赴杭州学习交流,旨在借鉴杭州市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新兴领域团建、青年创新创业培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共同探索海淀工作新篇。

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领域,参观萧山机器人小镇、杭州西站RoboBrain Center机器人研学基地、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特色园区,学习园区提供政策扶持、创业孵化、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经验和青年创新创业的“梦工厂”运营管理办法。

在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引导学员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企业蓬勃的青年动能,深入探寻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与优势。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吸引校友企业回流,搭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

青年get新方法通过以上点位的参观,青年们学会了如何构建 “政策扶持 + 资源对接 + 孵化培育” 的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掌握了科技园区市场化运营与青年创新创业需求精准匹配的实操方法,更深刻理解了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对激活青年科技人才活力的核心作用,为海淀打造科技创新 “青年梦工厂” 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解锁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新模式”

走进青云里考察青年发展型城市优秀园区示范点,聚焦青年企业初创到成长再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六大服务体系”以及“丰厚入孵扶持”,直观感受园区服务青年的创新模式。

针对数字游民、文创从业者等灵活就业青年群体,杭州创新推出“青荷驿站”“数字游民小镇会客厅”等服务平台,打造了共享办公区、技能培训区等功能区域,配备高速网络、创意工坊等现代化设施,全面满足数字游民的多元工作需求。

参观青年发展型城市优秀示范点瓜山未来社区,详细了解社区在青年兴趣爱好、求职就业、居住环境、共享空间等方面,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为青年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青年get新思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聚焦 “全生命周期服务” 与 “灵活群体适配” 双重维度,掌握了通过 “物理空间打造 + 数字化服务赋能” 满足青年多元需求的创新思路,学会了针对不同青年群体(企业创业者、灵活就业者、社区居住者)设计差异化服务方案的方法,为海淀优化青年友好环境提供了全新参照。

产业升级 解码青年与文化的“双向赋能”

东巢艺术公园以“工艺遗存活化 + 青年文创产业”为核心,通过引入青年设计师、文创团队,对老旧厂房进行创意改造,打造了集非遗展示、文创研发、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青年文化空间,为海淀青年干部打开新思路。

在小河直街,杭州市团校讲师通过实地教学的方式,引导学员们深入了解杭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经验。学习动员青年参与街区规划、引入青年文创店铺、举办青年文化节等文化传承与青年发展的双向赋能典型案例。

良渚玉鸟集以“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理念,构建出文化商业新样本。学员们深入探访这一片区,看到青年创业者如何通过文创店铺、主题市集和文化节激活社区,青年与村民共同参与街区营造。这一模式为城市边缘地带的可持续更新,尤其是激发青年创造力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青年get新思路:文化传承与青年发展的 “双向赋能” 关键在于构建 “青年主体参与 + 文化价值转化 + 场景功能融合” 的生态闭环,掌握了老旧空间活化、历史街区焕新的创意方法论,学会了通过搭建青年参与平台、培育文创产业载体激活文化生命力的具体路径,为海淀推动文化资源与青年创新动能深度融合提供了灵感源泉。

推动科技创新 赋能青年发展

传化集团团委以“党建引领 + 团建赋能”为核心,将团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青年职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设立“青年创新工作室”“技能比武大赛”等载体,实现团组织对新兴青年的有效覆盖与精准服务。

参观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学习企业针对青年员工特点布局抖音、快手、淘宝三平台全域运营经验,以及旗下兴遥云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渠道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品牌和消费者的需求的顶层构架。

青年get新思维:新兴领域团建需坚持 “党建引领、服务中心、青年为本” 的原则,掌握了将团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青年成长深度绑定的实操模式,学会了运用 “平台化思维 + 数字化工具” 拓展青年服务边界、提升组织覆盖效能的方法,为海淀优化新兴领域青年工作、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有力借鉴。

赓续红色血脉 担当青春使命

杭州青年运动史馆内,青年代表们驻足停留。从点燃思想火种的五四运动,到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担当,大家循着杭州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奋斗轨迹,完成了一次沉浸式学习,在这交融中让大家读懂了其当代传承的深层意义。

走进杭州青年清廉馆,青年代表们于“榜样的力量”展板前驻足。展厅中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榜样人物事迹深深触动着青年干部。他们清正的言行与坚定的清廉观,如同一盏盏明灯,为青年指引正确的人生航向,激励青年干部行稳致远。

青年思想觉悟再上一步:青年运动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的内在逻辑,深刻领悟了 “青春向党、实干担当” 的精神内核,更将清廉修身、清正履职的价值追求根植于心,学会了以榜样为镜校准人生航向,以红色基因赋能青春奋斗,为在海淀青年工作中强化思想引领、筑牢精神根基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员感悟

北京市海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长 潘甲山

作为一名来自住建系统的干部,我的观察与思考自然聚焦于城市物理空间更新、基层社区治理与现代青年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在宇树科技和云栖小镇的参访中,我深切感受到杭州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牵引城市能级跃升,并以汇聚和赋能青年人才为关键支点,引领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这片热土不仅是前沿技术的“试验场”,更是青年创业者挥洒才智、实现梦想的“沃土”。这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我们的职责远不止于建造优质的房屋、铺设畅通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要着力营造适宜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软环境”——包括包容的文化氛围、完善的公共服务、活力的交流空间,从而构建起“人才、城市、产业”三者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返回工作岗位后,我将切实把杭州之行的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具体实践。首要的是筑牢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学会并坚持“换位思考”,从企业和青年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与支持,以务实的行动和真诚的态度,让更多青年人才选择海淀、扎根海淀,助力区域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团委书记 赵威

此次杭州之行,参观机器人小镇令我深受触动。那里不仅是科技展示窗口,更是一座“创业梦工厂”,为学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第一,借鉴“创新孵化”模式,打造青年成长的赋能平台。共青团应积极搭建科创平台,扶持学生社团,举办“挑战杯”等竞赛,完善导师机制,让创意落地生根。第二,学习“协同生态”理念,构建开放共享的资源网络。要主动对接校企资源,邀请创业者进校园,促进校际联动,为学生拓展更广发展空间。第三,把握“未来导向”特质,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运用新媒体传播创新理念,组织学生走进高新企业,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创新教育,提升科学素养与前瞻视野。第四,弘扬“实干精神”内核,做青年奋斗的同行伙伴。通过社会实践、选树典型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实干中成长,深入学生群体,成为他们创新创业路上的坚实后盾。

我将把此次所学转化为前进动力,以创新理念、开放格局和务实作风,做好青年学子的点燃者与护航人,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共书青春华章。

八里庄街道综合办公室副科长 周振宇

杭州之行,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能力充电,其核心感悟可浓缩为“三个双向奔赴”的生动图景。奔赴绿色,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奔赴宜居,体验人与城市的相互成就;奔赴未来,见证人与产业的协同共进。

纵观杭州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营商环境上的卓越表现,归根结底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以人为本。这正与共青团工作的核心紧密契合。青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发展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此次杭州之行,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一座将青年发展置于重要位置的城市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我们要将杭州之学的感悟,转化为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实际行动,积极借鉴其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努力为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更优环境。

上地街道团工委负责人 周爽

此次杭州之行,教学安排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杭州在青年工作与城市发展融合方面的创新理念与生动实践,获益匪浅,启发良多。

参访“青云里”园区,其复合功能与精准服务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基层团干部,我认识到服务青年需“接地气”,依托实体内涵平台,精准对接需求,才能有效凝聚引领青年。在杭州青年运动史馆,百年青运史展现了杭州青年与党同心、接续奋斗的历程。这启示我们,青年工作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当代青年坚定信念、汲取力量。探访东巢艺术公园,昔日工业遗存焕新为青年文创高地,体现了城市更新与青年发展的创新融合。

此行深刻表明,新时代青年工作要紧扣服务生命线,勇于改革、善整合资源、乐搭平台。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海淀青年工作的实际行动,引导青年为区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专题班的成功举办,为我区青年干部搭建了跨区域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通过与杭州深度联动,大家零距离学习借鉴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杭州经验”,进一步拓宽青年工作创新实践的思路与视野。

下一步,团区委将以此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杭州在青年工作领域的协作。将带领全区青年工作者,以青春之姿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合力推动两地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共绘创新发展新篇章贡献海淀的青春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