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哪些成功案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2:57 2

摘要:2022年落户息县,填补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空白,开创“研发在上海、深圳,生产在息县”跨区域协同模式。企业启动上海总部合并计划,在深圳设无人机研发中心,形成“双核驱动”技术创新网络。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同步启动A轮融资,未来3年冲刺IPO。产能释放带动3家配套

息县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多个成功案例,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九如科技

2022年落户息县,填补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空白,开创“研发在上海、深圳,生产在息县”跨区域协同模式。企业启动上海总部合并计划,在深圳设无人机研发中心,形成“双核驱动”技术创新网络。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同步启动A轮融资,未来3年冲刺IPO。产能释放带动3家配套企业落户,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面对人才和产业培育难题,探索“柔性引才”策略,政府提供政策礼包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助力”协同机制。

农产品加工产业

红薯产业:息县将红薯产业作为脱贫致富产业扶持,成立专班和协会,每年投近2000万元打造全产业链。2019年前后,红薯变身酸辣粉、薯条等方便食品,借直播电商和物流走进年轻人生活。全县红薯种植面积20万余亩,年产60余万吨,相关产品产值达15亿元。当地正推进酸辣粉“双基地、双小镇”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中国酸辣粉名城”,力争5年年产值五十亿元、10年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食品加工企业:河南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7月在息县工厂投产,是招商引资项目,政府给予房租等政策支持。其烧麦单品年销售额超1亿元,息县充足劳动力缓解企业招工难题。今三麦等食品企业聚集兴业大道,形成食品一条街和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及户外用品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阿尔本制衣厂看中河南工人,在息县工厂超1000名员工。息县规划建设2000亩纺织服装产业园,围绕纺织户外产业上下游布局发展。已入驻18家企业,包括泰普森集团、江苏阿珂姆公司等知名企业,2022年年出货近600集装箱,总产值2.9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91亿元。

户外用品产业:许伟铭2018年从浙江回息县,在多个乡镇建工厂为国外户外品牌代加工。2022年销售额翻倍增长,抖音平台北斯立产品日销售约400件,日营业额约8万元,目前年营收约4000万元。息县还通过举办长三角产业转移精准对接会等活动,引入投资企业建设户外装备产业园,该项目已建成投产。

乡村产业融合项目:共同富裕产业园

息县以“支部+企业+社区工厂+农户”思路,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项店镇引进藤编产业,曹集村藤编工厂吸纳50余户村民务工,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行嘉户外与9个乡镇(街道)合作建立16个藤编工厂;河南创科纺织有限公司在东岳镇建共同富裕产业园制衣工厂。截至目前,息县已建设22个产业园,涵盖大半数乡镇,带动500人就地就近就业。

来源:一片森林YPSHL新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