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正在丢掉判断对错的底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2:06 2

摘要:每天睁开眼,手机里塞满了各种“爆款”内容:有人为流量装疯卖傻,有人靠煽动对立收割关注,更有甚者,把违法失德包装成“个性自由”。我们被裹挟在信息洪流中,看多了,反而迷茫了——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善恶的界限,怎么越来越模糊了?

每天睁开眼,手机里塞满了各种“爆款”内容:有人为流量装疯卖傻,有人靠煽动对立收割关注,更有甚者,把违法失德包装成“个性自由”。我们被裹挟在信息洪流中,看多了,反而迷茫了——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善恶的界限,怎么越来越模糊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反转再反转”的剧情:昨天还在骂某个明星人品低劣,今天又为他“洗白”打call;前脚谴责网红直播炫富,后脚又羡慕人家“活得真实”。我们的情绪被牵着走,价值观也在一次次“反转”中被稀释、被扭曲。

问题出在哪?不是我们变笨了,而是信息太“毒”。网络平台为了留住用户,不断推送极端、猎奇、情绪化的内容。你越愤怒,它越高兴;你越困惑,它越赚钱。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情绪代替思考,用站队代替判断。是非不再重要,立场才重要;真相不重要,谁说得狠谁赢。

更可怕的是,这种混乱正在“日常化”。年轻人开始觉得“无所谓对错,只要不被抓就行”;成年人则信奉“各过各的,别道德绑架”。于是,老人摔倒没人敢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怕被讹;看到不公之事选择沉默,不是因为麻木,而是觉得“说了也没用”。当善恶失去标准,社会就失去了底线。

有人会说,时代变了,观念也要更新。这话没错,但更新不等于混乱。我们可以包容多元,但不能放弃基本的是非观;可以理解复杂人性,但不能美化恶行。如果连“诚实是好的”“伤害他人是错的”这种基本共识都动摇了,那还谈什么文明、谈什么未来?

更别提,一些资本和流量势力还在刻意制造混乱。他们把“黑红也是红”奉为圭臬,鼓励人突破底线博出位。结果呢?劣币驱逐良币,认真做事的人没人关注,胡作非为的人反而成了“顶流”。这种风气不扭转,年轻人怎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别让手机替你思考。 我们每天刷几个小时短视频,看似在“获取信息”,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在被喂养情绪。真正的判断力,来自安静的阅读、深度的思考、现实的观察。别总跟着热搜跑,多问问自己:这件事如果发生在身边,我会怎么选?如果人人都这么做,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用常识去判断,比盲目跟风强一百倍。

第二,守住自己的“道德锚点”。 你可以不完美,可以有困惑,但不能没有底线。比如,不造谣、不网暴、不靠踩别人抬高自己。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恰恰是混乱时代最稀缺的东西。当你在信息洪流中感到迷失时,就回到这些基本点上——它们不会过时,也不会被“反转”。

说到底,价值观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外界再乱,只要心里有杆秤,就不会轻易偏航。别指望网络环境一夜变好,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少一点跟风,多一点清醒;少一点情绪,多一点理性。

这个时代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判断力。别让混乱成了常态,更别让麻木成了习惯。

来源:洪生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