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年大家觉得房子最安全,现在谁提房子谁摇头。前阵子又觉得黄金稳,结果那K线图,心脏不好的都看不了。
最近这大环境,说实话,有点让人看不懂。
所有人都在找“安全感”。
前几年大家觉得房子最安全,现在谁提房子谁摇头。前阵子又觉得黄金稳,结果那K线图,心脏不好的都看不了。
那你说,到底啥最安全?
我问了十个人,九个半都脱口而出:美元。
“那还用说?全世界的硬通货,避风港,家底儿。实在不行,换成美元存着,总没错。”
但凡大家都认为是“绝对安全”的东西,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
历史这剧本,好像又循环到最眼熟的那一幕了。
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个“共识”:这个所有人认为最安全的资产,很可能,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那个泡沫。
它的结局,可能会比2008年惨得多。
咱先得搞明白一个事儿,啥叫“钱”?
最早,大家以物易物。你家有羊,我家有米,咱俩换换。但太麻烦,你家米多了,羊也吃不完。
于是就得找个“中间商”。
贝壳、石头、后来是铜。最后,大家选中了两个宝贝:金子和银子。
为啥?
因为它稀有,不好造假,闪闪发光,而且化学性质稳定,你埋地下过一千年,扒拉出来它还那样。
这叫“硬通货”。它本身就有价值。
你拿着汉朝的五铢钱,到唐朝可能不认了。但你拿着汉朝的金疙瘩,到唐朝,到民国,到纽约,都认。
这就是“钱”的本质:信用。
黄金白银的信用,是“老天爷”给的,是物理定律给的。
后来,这玩意儿还是太重。你总不能背着一箱金子去买菜。
于是“银行”和“政府”就出来了。
它们说:“哥几个,把金子放我这儿,我给你们打个‘欠条’。以后大家就用这个‘欠条’买东西,随时能来我这儿兑现金子。”
这张“欠条”,就是“纸币”。
看明白没?纸币本身一文不值,它就是一张纸。
它的价值,在于它“承诺”能兑换成金子。
谁的“承诺”最硬,谁的纸币就最牛。
在古代,这事儿玩得最溜的是咱们。宋朝的“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
但很快,皇帝们就发现一个Bug。
“既然大家只认欠条,那我多印点欠条,不就发财了?反正他们也不会同时来挤兑。”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起源。
一旦“欠条”印得比“金子”多太多,大家就慌了。“你家金库到底还有没有金子?”
所有人拿着“欠条”冲向银行。
“砰”,银行倒闭,欠条变废纸,经济崩溃。
这就是“金融危机”。
罗马帝国怎么完蛋的?
后期没钱打仗了,皇帝就往金币里掺铜。本来一个金币99%的含金量,掺到最后,就剩表面镀一层金,里面全是破铜烂铁。
老百姓不傻。拿到这种“劣币”,就赶紧花出去,把真正的“良币”(纯金币)藏在床底下。
市场上全是破铜烂铁,没人愿意干活了,因为换不回真东西。帝国也就崩了。
这个规律,几千年没变过。
任何一个当权者,一旦掌握了“印钱”的权力,它就一定会滥用这个权力。
不是因为它坏,是人性如此。
这就像你把一个饿了三天的壮汉,和一整只烤全羊锁一个屋里,你跟他说:“你要克制,为了健康,明天再吃。”
你觉得可能吗?
时间快进到近代。
地球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不是美元,是“英镑”。
英国那会儿,日不落帝国,全世界都是它的殖民地。它打遍全球无敌手。
它的“欠条”(英镑),背后是啥?
是皇家海军,是工业革命,是它从全世界抢来的黄金。
英镑,就是那时候的“美元”。
全世界都认。大家做生意,都用英镑结算。各国央行,都储备英镑当“家底”。
是不是跟现在一模一样?
结果呢?
两次世界大战,把英国打残了。
它欠了一屁股债,国库里的金子全花光了,还倒欠美国一堆。
它那个“欠条”,还不上了。
这时候,一个新大哥站出来了。
美国。
二战打完,全世界一片废墟。只有美国,本土没挨打,还靠卖军火发了大财。
当时全世界70%以上的黄金,全在美国的国库里。
1944年,美国把全世界的小弟(44个国家)叫到布雷顿森林开了个会。
美国说:“兄弟们,现在英镑那孙子完蛋了。以后,咱们这么玩。”
“我,美利坚,承诺,我的‘欠条’(美元),永远跟金子挂钩。35美元,能换1盎司黄金。我这儿金子堆成山,你们放心。”
“你们呢,你们的货币,跟我的美元挂钩。你们不用存金子了,存美元就行。美元=金子。”
大家一听,没毛病啊。大哥家底厚,信用好。
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了。
美元,正式成了“世界货币”。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还行。
但别忘了咱们开头说的那个“人性定律”。
美国当了大哥,也开始打仗。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打仗,巨烧钱。
钱从哪来?印!
美国开始疯狂地印“欠条”。
别的国家也不傻啊。法国的戴高乐第一个看出来了:“你小子印这么多美元,你家金库里那点金子,还够兑吗?”
戴高乐精明得很,他开始带头,拿着手里的美元,开着军舰去美国换黄金。
“来,按规矩,35美元一盎司,把我这几船美元,换成金子拉走。”
别的国家一看,卧槽,赶紧抢啊!
瑞士、德国、都开始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这就是“挤兑”。
美国的黄金储备,哗哗往外流。
到1971年,尼克松实在顶不住了。他家里的“金子”,快被搬空了。
于是,他干了一件“掀桌子”的事。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元,从今天起,不跟黄金挂钩了。”
这就是著名的“尼克松冲击”。
这话说白了,就是:
“我之前打的‘欠条’,现在不认了。金子?没有。你们手里的美元,以后就是一张绿纸。你们爱要不要。”
全世界都傻眼了。
这是赤裸裸的“违约”啊!
按理说,美元的信用应该在那一刻就破产了。美元应该瞬间变废纸。
但是,它没有。
为啥?
因为美国干了另一件更牛逼的事。它找到了一个新的“锚”。
金子这个锚,不要了。
它找的“新锚”,是“石油”。
美国跑去找中东最大的“包工头”——沙特。
它跟沙特王室签了个协议。
这个协议是现代金融史的“最高机密”,但内容很简单:
“沙特,以后你家卖石油,必须,也只能,用美元结算。谁买都一样。”
“作为回报,我,美利坚,保证你王室的安全。谁敢动你,我揍谁。”
沙特同意了。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基本都同意了。
这一下,就绝了。
“美元”,摇身一变,成了“石油美元”。
这招有多狠?
你可以不要黄金,但你不能不要石油啊。
工业要发展,汽车要开,飞机要飞,你离得开石油吗?
只要你需要石油,你就必须储备美元。
因为沙特只收美元。
这下,美国甚至都不需要金子了。它把美元跟“工业血液”牢牢绑死。
全世界的国家,辛辛苦苦生产了电视、冰箱、衣服,卖到美国,换回一堆“绿纸”(美元)。
然后,它们再用这些“绿纸”,去沙特买石油。
沙特拿了“绿纸”,怎么办?它也花不完啊。
于是沙特再把这些美元,拿去美国,买美国的“国债”(也就是借给美国政府)。
看明白这个循环没?
美国只需要开动印刷机。
它印钱,从全世界买东西。
全世界拿到钱,去买石油。
卖石油的,又把钱借回给美国。
美国,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寄生虫”。它用一张纸,换走你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
你还得感恩戴德,因为那张纸是“硬通货”。
这个体系,运转了50年。
好,现在说回“泡沫”。
你发现没,这个体系有个“命门”:全世界必须“相信”这张绿纸。
如果大家不信了呢?
2008年,出事了。
美国自己国内玩“房地产”,玩脱了。搞出一堆“次贷危机”。
雷曼兄弟,那么大的银行,说倒就倒。
这叫“系统性风险”。
整个金融系统,差一点就挂了。
当时全世界都吓坏了。
按理说,这又是美元信用破产的时刻。
但结果呢?
全世界的富豪,第一反应,是卖掉手里的股票、房子、黄金,疯狂抢购“美元”和“美国国债”。
为啥?
因为“避险”。
大家觉得,房子会跌,公司会倒,只有美国政府和美元,是“大而不能倒”的。
美国一看,你们还这么信我?
那好办了。
它启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骚操作——“量化宽松”(QE)。
这词儿听着高大上,翻译成人话就是:
“开动核动力印钞机,印他个天翻地覆。”
以前印钱,好歹还装模作样,通过银行放贷。
这次,美联储是直接“凭空”印出几万亿,自己下场,买国债,买各种烂账。
等于直接往系统里“注水”。
2008年那场大火,是怎么灭的?
不是靠“修好了水管”。
是靠“印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把火给淹了。
从2008年到现在,这十几年,发生了什么?
美国彻底“上瘾”了。
它发现,只要系统一出问题,印钱就行。
经济不行了?印钱(QE)。
股市跌了?印钱。
疫情来了?印钱(无限QE),还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这十几年,美国印的钱,比它建国200多年印的钱加起来,还多好几倍。
这些“水”,流到哪儿去了?
它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它全在金融系统里“空转”。
于是,美股涨了十年。各种稀奇古怪的“资产”,比如比特币,炒上天。
而美国政府自己,也彻底“躺平”了。
它欠的债,从10万亿,飙到20万亿,现在直奔30多万亿去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它每年光是付利息,就得万把亿美元。
它根本还不起。
它只能“借新债,还旧债”。
而现在,利率这么高,它连“利息”都快还不起了。
这跟咱普通人有啥关系?
关系太大了。
美国印了这么多钱,它把“通胀”输出到了全世界。
你手里的钱,你存在银行的“储蓄”,购买力在飞速下降。
你感觉这几年钱越来越“毛”了,东西越来越贵了。
根子,就在这儿。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那个“泡沫”,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所有人认为“最安全”的美元,其实是这个泡沫的“风眼”。
为啥说,这次的结局会比2008年更惨?
你必须搞懂这个根本区别。
2008年,是“资产泡沫”。
是“房地产”这个资产,价格太高,崩了。是“次级贷款”这个金融产品,有毒,爆了。
危机爆发时,大家往哪儿跑?
往“安全资产”跑。
大家抛售房子、股票,换成“现金”(美元),买“美国国债”。
因为那时候,大家相信,“美元”和“美国政府”是安全的。美元是“解药”。
而现在呢?是“解药”本身,成了“毒药”。
是“美元”这个“最安全资产”,它自己,成了那个“最大的泡沫”。
是“美国国债”这个“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它自己,快要还不上利息了。
当泡沫是“房子”时,政府可以印“钱”来救。
那当泡沫是“钱”本身时,你印什么来救?
印“新钱”去救“旧钱”吗?
这就叫“津巴布韦”。
这个泡沫,已经开始出现裂缝了。
第一个裂缝:“石油美元”体系,松动了。
那个跟沙特绑了50年的协议,越来越不稳了。
沙特,现在开始考虑,卖石油,是不是可以收点“人民币”?收点“卢布”?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为啥沙特敢这么干?
因为大哥变了。
大哥以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大哥是“一手印钱,一手抢劫”。
最骚的操作,是美国开始“武器化”美元。
它看谁不爽,就制裁谁。
最狠的是,它直接把俄罗斯几千亿的“美元储备”给“冻结”了。
这事儿一出,全世界都看傻了。
沙特、中国、日本……所有持有大量美元的国家,背上直冒冷汗。
“原来我辛辛苦苦攒的家底,你一句话就能给‘没收’了?”
“这哪是‘储备资产’,这是‘人质’啊!”
从那一刻起,“去美元化”,就从一句口号,变成了所有国家的“生死大事”。
大家开始疯狂地抛售“美国国债”,转头去买什么?
买“黄金”。
你去看各国央行的数据,这两年,买黄金买得最疯的,就是那些以前最爱买美债的国家。
大家又想起了几千年前那个最朴素的道理:
纸,就是纸。金子,才是金子。
第二个裂缝:美国自己,快“玩不动”了。
它欠的债,已经多到“资不抵债”了。
它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赖账”。
怎么赖账?
不是公开宣布“我不还了”。那太low。
最高级的赖账,是“通货膨胀”。
比如,我30年前借了你1万块。那时候1万块能买套房。
我现在还你1万块。连个厕所都买不了。
这就是“隐形违约”。
美国现在就在干这个事。
它疯狂印钱,让“美元”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它欠的30万亿,过几年,可能购买力只相当于现在的10万亿。
它用这种方式,“稀释”了全世界的储蓄。
所以,咱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时刻?
我们处在“美元泡沫”破裂的前夜。
这个泡沫,比2008年的“房地产泡沫”大一百倍。
因为它绑架的是“全球货币体系”。
2008年,是金融海啸。是局部风暴。你躲在“美元”这艘航母上,是安全的。
而现在,是“美元航母”自己,船底在漏水。
航母要沉了,你跑甲板上哪个房间,有用吗?
当美元泡沫破裂时,会发生什么?
不是“跌”。
而是“美元的购买力”,崩了。
你手里拿着100万美元,你很高兴。结果第二天,你发现这100万,只能买一个面包了。
这叫“信心崩塌”。
所有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美国股市、美国债市、甚至全球大部分的资产,都会在瞬间失去“锚”。
那将是“一切的终结”。
会比1929年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惨烈得多。
因为那两次,是“游戏”出了Bug。
而这一次,是“游戏机”要炸了。
写这么多,不是为了贩卖焦虑。
是想说,我们这代人,可能正站在“康波周期”的悬崖边上。
那个我们习以为常、认为坚不可摧的“美元体系”,这个“最安全的资产”,正在变成“最危险的泡沫”。
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咱普通人,没法左右这艘巨轮的航向。
但至少,咱得知道,现在甲板是斜的,海水已经漫上来了。
别再傻乎乎地,把所有鸡蛋,都放在那个贴着“绝对安全”标签的篮子里。
那个篮子,可能马上就要掉进海里了。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看懂这个局,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觉得这篇大白话,让你惊醒了一点,点个“在看”,再“分享”给你身边还在“迷信”的人。至少,别在风暴来临时,连救生圈都没准备。
来源:财富情报局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