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马修·米勒在其主持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曾遭遇一众记者的“犀利拷问”。
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马修·米勒在其主持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曾遭遇一众记者的“犀利拷问”。
先是亚裔记者抛出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事件进行提问。
面对记者的提问,明显缺乏经验的米勒,照例来了一番“照本宣科”式的回答。
一番毫无价值和意义的回答之后,马修·米勒开始指责中国,说中国禁止美光芯片是“市场扭曲行为”,是中国单方面未履行建立透明监管框架的承诺。
面对米勒对于中国的无端指责,关键时刻,还得“老将出马”。
美联社资深记者马修·李开始了挖坑式提问:“你对华为有任何评论吗?”
马修·李的单刀直入,让米勒有些招架不住,于是直接道:“不,我对华为没有任何评论”,之后,米勒又补充道:“不,我认为我们对华为的评论,是众所周知的。”
此时,马修·李开始步入正题道:“那么,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禁止或试图禁止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或海外开展业务,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呢?”
这一问,问得米勒慌乱到不知所措,稍稍镇定后,兀自强辩道:“我想说的是,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我们禁用华为,是出于国家安全担忧。”
马修·李随即针锋相对道:“中国也可以有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对吗?”
实际上,和美国一贯坚持的双标立场、态度和做法相比,我们对于美光芯片的禁止,不但不是“市场扭曲行为”,反而是有理有据,和美国的双标行为全然不同。
资料显示,美光是美国三大内存芯片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NAND存储芯片和固态硬盘。
根据2022年的数据,美光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为23.3%,排名第三;而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的份额为10.5%,排名第五,是美国拔尖的存储制造商。
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光中国区收入在其公司的占比为10.8%,而这其中服务芯片业务的占比不足四成。
据测算,中国公布针对美光的禁令之后,其股价当日就下跌3.7%,季度营收损失约5亿美元。
早在2023年3月,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就已经开始启动了对美光公司产品的审查。
经过两个月的审查调查,我们发现,美光的存储芯片存在“较为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我们认为可能威胁电信、金融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因此,我们才在2023年5月21日,依法要求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停购美光芯片产品。
我们对美光的审查调查,均有法可依,做出的处罚决定,均有理有据。
审查调查期间,我们对于美光的审查,依据的是《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们对于美光做出的禁止处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
可以说,我们对于美国美光公司的审查调查,正大光明、合理合法、有理有据,行得正坐得直讲得清道得明。
以马修·李提及的华为为例,我们看看美国都对我们的华为做了什么?
当美国的美光在中国被禁止时,美国的《纽约时报》直接将中国对美光的禁令称之为“经济胁迫”。
可是,同样是《纽约时报》,在提及美国对于中国华为的制裁时,则称是,为了“维护安全的必要举措”。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打压华为的时候,援引的法律法规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打压制裁的理由竟然是,有“潜在安全威胁”,美方然后以此为由头,还拒绝提供所谓审查调查的证据。
对于华为的制裁,美国是典型的以“安全”为名,行“霸权”之实。
早在2018年,美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制裁实体清单,禁止高通、英特尔等企业,向华为供应高端芯片。
至2020年,美国又将制裁恶意升级至全球供应链,直接规定,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向华为供货,都必须经过白宫批准方可。
2022年,美国又将目光锁定半导体,联合荷兰、日本封锁光刻机出口,妄图以此扼杀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升级之路。
而我们对于美光的禁令是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我们对于美光的禁令,只是针对美光存储芯片,对于美光对汽车、手机行业销售的芯片,仍可出售,而美光芯片中服务芯片不足四成的占比,对其不利影响,还是有限的。
美光芯片退出中国市场之后,一贯霸权的美国,竟然无理要求韩国,“不得填补美光的市场空白”,更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维护国内企业利益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
可是,美光退出中国市场后,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不是美国可以左右的了。
2023年第三季度,长江存储的3D NAND 芯片产能提升至每月30万片,市场份额从4%增至7%,长鑫存储的DDR5芯片良品率突破80%成本降低15%——20%。
韩国自然也不会这般听话。
来自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顶住美国的压力,依然持续对华扩大供货,三星出口量同比增长14%,SK海力士在中国无锡扩产30%。
中国对美光的一纸禁令,不但让美光学会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还有力推动了全球存储芯片供应链的多元化进程。
此外,美国对于华为的打压,对于中国芯片的封锁,并没有让中国一蹶不振,反而推动促进了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进程。
中国自主研发的硅光芯片,不仅是对美国封锁的有力回击,还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通信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且在芯片性能上,甚至比美国的顶尖企业生产的芯片,还要优越。
那些不能打败我的,终将使我更加强大。
可是,美国会反思吗?
当然不会。
2025年5月,美国又明戳戳警告称,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算违规。
10月10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突然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立即下架数百万件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布兰登·卡尔公开表态称,这些设备可能被用于“监视美国人”,或者“破坏通信网络。”
熟悉的美国配方又回来了。
可是,这一次,我们选择了针锋相对硬刚。
在10月9日至14日,我们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些关键材料涵盖了稀土、锂电池等美国依赖度极高的相关材料。
同时规定,任何在国外生产,但包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者采用中国技术的产品,即使中国成分所含比例极低(>0.1%),都必须获得中国出口许可。
稀土和锂电池的管制,对于美国的影响有多大?
中国目前掌握着全球69%的稀土开采,91%的稀土冶炼分离,94%的永磁体产量,而美国的科技企业和国防工业,离了中国的稀土,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再来看锂电池。
据2025年7的数据,美国电网级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中,65%来自于中国进口。
中国在锂电池产业链上的绝对优势,让美国寻找替代方案,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
有分析师指出,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美国企业或将受到严重挤压。它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压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
依赖于中国电池组件的美国Fluence Energy 电池公司和特斯拉等股价,一度大幅下跌。
此次双方的贸易冲突,呈现出高强度、快节奏等鲜明特点。
面对没放大俄一再挑衅,一再上演的拙劣花招,这一次,我们没有依着惯着忍着受着,而是选择了坚决有力回击!
正如马修·李所言,“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呢?”
面对我们的硬刚,特朗普很快就改口称,希望“和中方坐下来好好聊聊。”
贸易从来就不是博弈的工具,而是共赢之道。
美国的封锁与制裁,是其惯用伎俩,我们的成长与强大,早已势不可挡!
文|午梦堂主
参考资料:
《国际观察:对华加征301项关税暴露美国背信弃义的双标本质》 人民网
来源:元衡防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