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途驾驶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小时,若准备不足,容易出现疲劳驾驶、车辆故障等问题,影响出行安全。今天就从车辆检查、物资准备、驾驶技巧、应急处理四个维度,整理长途驾驶的实用攻略,帮车主提前规避风险,顺利完成旅程。
长途驾驶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小时,若准备不足,容易出现疲劳驾驶、车辆故障等问题,影响出行安全。今天就从车辆检查、物资准备、驾驶技巧、应急处理四个维度,整理长途驾驶的实用攻略,帮车主提前规避风险,顺利完成旅程。
一、长途前车辆检查:5项关键项目,排除故障隐患
1. 动力与传动系统
• 检查机油:拔出机油尺,观察机油液位是否在“MIN”和“MAX”之间,若不足需补充同型号机油;同时查看机油颜色,若呈黑色或浑浊,需提前更换机油(避免长途行驶中润滑不足损伤发动机)。
• 检查变速箱油:自动挡车型查看变速箱油尺(部分车型为电子显示),手动挡车型可通过变速箱油底壳螺丝检查,确保液位正常、油液无异味。
• 检查电瓶:观察电瓶观察窗,显示绿色为正常;若显示黑色,需补充电量或更换电瓶,避免半路亏电无法启动。
2. 轮胎与制动系统
• 轮胎:检查胎压(参考车门内侧铭牌标注的标准胎压,长途前可适当调高0.2bar,减少高速行驶时的轮胎发热),同时查看轮胎花纹深度(≥1.6毫米)和侧面是否有鼓包、裂纹,若磨损严重或有损伤,及时更换轮胎。
• 刹车:踩下刹车踏板,感受踏板行程是否正常(若行程过长或过软,可能是刹车油不足或刹车系统漏气,需立即检修);检查刹车油液位,低于最低刻度时补充同型号刹车油(不同型号刹车油不可混用)。
3. 油液与水电系统
• 燃油/电量:出发前加满油箱(避免高速服务区排队或部分服务区加油站关闭),新能源车主需将电量充至80%以上,并规划沿途充电桩位置(通过导航APP标记快充站)。
• 冷却液:检查冷却液液位,确保在“MIN”和“MAX”之间,若不足需补充同颜色冷却液(避免加水,防止冬季结冰或高温沸腾)。
• 玻璃水:添加防冻型玻璃水(尤其冬季或低温地区),避免玻璃水结冰堵塞喷水管,影响高速行驶时清洁挡风玻璃。
4. 灯光与电子设备
检查近光灯、远光灯、转向灯、刹车灯、双闪灯是否正常;测试车载导航、倒车影像、胎压监测功能,确保长途行驶中能正常使用;若车辆配备定速巡航,提前在安全路段测试功能,熟悉操作流程(高速使用可减少右脚疲劳)。
二、随车物资准备:3类必备物品,应对突发情况
1. 安全应急类
• 应急启动电源:应对电瓶亏电,部分型号还能给手机充电。
• 三角警示牌、反光背心:车辆故障停车时,三角警示牌需放置在车后50-150米处(高速路需放150米外),反光背心需穿在身上,符合交通法规要求。
• 车载灭火器、破窗器:灭火器用于扑灭初期火灾,破窗器放在驾驶位随手可及处,紧急时击碎车窗逃生。
2. 舒适与补给类
• 颈枕、腰靠:缓解长途驾驶的腰部、颈部疲劳,选择记忆棉材质更贴合人体曲线。
• 保温杯与零食:装热水避免冬季受凉,备坚果、巧克力等高热量零食,补充体力(避免吃太多甜食,防止犯困)。
• 墨镜与湿纸巾:白天强光时戴墨镜,减少阳光刺眼;湿纸巾用于擦手、擦脸,保持清醒。
3. 工具与证件类
• 车载工具箱:包含扳手、螺丝刀、补胎液、充气泵,应对轮胎漏气、小部件松动等问题。
• 证件:随身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若跨省行驶,备好车辆保险单(电子版或纸质版),避免检查时无法提供。
• 纸质地图:部分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弱,纸质地图可辅助导航,防止迷路。
三、长途驾驶技巧:4个要点,避免疲劳与风险
1. 控制驾驶时长,及时休息
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每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可到服务区下车活动,拉伸四肢、远眺,缓解眼部和身体疲劳);若同行有其他驾驶员,建议每2小时轮换一次,避免单人长时间驾驶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 高速行车:保持车距,谨慎变道
• 车距:车速100km/h时,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车距;车速120km/h时,车距不低于120米,可通过“高速路距确认牌”判断车距(相邻两个确认牌间距100米)。
• 变道:变道前观察内、外后视镜,确认后方无来车或来车距离足够(至少能看到后方车辆的完整车头),打转向灯3秒后再变道,变道后回正方向盘并关闭转向灯,避免连续变道(一次变道不超过1条车道)。
3. 夜间与恶劣天气驾驶:降速开灯
• 夜间:开启近光灯,会车时距对向车150米内关闭远光灯;若前方无车,可开启远光灯,但遇到路口、隧道需切换近光灯。
• 雨天/雾天:开启近光灯+前后雾灯,车速降低20%-30%,避免急刹车(易打滑);通过积水路段时,观察前车通过情况,若积水漫过轮胎一半,不强行通过。
4. 应对突发情况:冷静操作
• 车辆爆胎:若前轮爆胎,双手紧握方向盘,轻踩刹车缓慢减速,避免猛打方向盘(易导致车辆失控);若后轮爆胎,车身晃动较轻微,可正常减速后靠边停车。
• 遇到障碍物:若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无法避让时,先踩死刹车(若车辆有ABS,刹车时会有弹脚感,不要松脚),同时观察两侧车道是否有空间,若有空间再打方向盘避让,优先保证不追尾。
四、到达目的地后:2个收尾动作,保护车辆
1. 车辆检查
停车后检查轮胎是否有石子、钉子(及时清理,避免扎破轮胎),查看车身是否有剐蹭(若有,记录位置并拍照,避免后续纠纷);若车辆长时间停放(超过3天),选择平坦、阴凉的停车场,拉手刹、挂P挡(自动挡)或空挡(手动挡),关闭所有灯光和电子设备。
2. 物资整理
将应急工具、证件放回原位,避免遗漏;清理车内垃圾,保持车内整洁,若有食物残渣,及时清理(避免吸引蚊虫或产生异味)。
掌握这些长途驾驶准备技巧,能大幅降低出行风险,让旅程更安全、舒适。如果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让更多车主看到;关注我,后续会分享更多汽车领域的实用干货;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长途驾驶的经历或疑问;最后别忘了收藏这篇文章,以便下次长途出行时随时查阅。
来源:车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