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的夏天格外热,高考结束铃声刚一响起,等在考场门口的记者们便逮着走出来的考生一阵“炮轰”。
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2019年一则高考采访引发了很大争议,网友们对这个口吐狂言的男孩发起了群嘲。
即使他考了713分的好成绩,但有些人依旧用一句“凤凰男”定义了他的未来。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林万东以这样的方式被大众熟知。
但天崩开局的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改写了命运,用实力打脸了所不看好他的人。
2019年的夏天格外热,高考结束铃声刚一响起,等在考场门口的记者们便逮着走出来的考生一阵“炮轰”。
率先走出考场的林万东便这样被围住了,这个大山里的孩子又怎么懂得采访的门道有多深,他只想快点结束,好去工地搬砖。
就这样林万东脱口而出:“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扔下这句话后,他便扬长而去。
当时的他不知道自己的这句“狂言”会造成什么的影响,毕竟他只是想赶紧去工地报到,做一名勤劳的搬砖人。
但这段采访放到网上引起了一场群嘲,要知道2019年的题目可是出了名的不简单,林万东不以为意的回答戳了不少失意考生的痛脚。
他们联合起来,对着这位大山里的孩子疯狂开炮,很多人都认为他在吹牛,成绩还没有出来就敢这么狂。
不少人觉得他连最基本的谦虚都不会,肯定考不出什么好成绩。
网友们纷纷表示:坐等成绩公布,看你几时完。
这个时候林万东根本不在意外面的流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搬手里砖。
他的沉默以对助长了不少网友的嚣张气焰,他们越发笃定林万东就是在口嗨。
许多人纷纷期待起了成绩发布的那天,坐等林万东的打脸时刻。
结果成绩一经公布,不少人偃旗息鼓,林万东以713分的成绩成为了全县的高考状元,一只脚直接踏进了清华校园。
“真实力”还是“吹牛皮”一目了然,林万东成功用成绩堵住了一众吃瓜群众的嘴。
但还有一些人对此并不买账,他们又抨击起了林万东的出身,纷纷表示就算考上清华又能怎么样呢?到头来不过是做“凤凰男”的命。
此番言论一出,不少人迅速跟风下场,他们认为林万东就算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穷酸的宿命。
眼界狭窄的他就算金榜题名也不过是个“小镇做题家”,以后也改变不了为五斗米折腰的结局。
这些话中的傲慢与偏见几乎溢出了屏幕,一些城里人对着一个大山里的孩子进行“阶级碾压”。
也许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许是看不惯其他人有好的人生。
一些键盘侠的跋扈嘴脸确实令林万东见识了一下物种多样性。
那些嘲讽林万东的人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他能够以713分的成绩走到大众面前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
直通工地的通知书当林万东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工地上挥洒汗水,磨出老茧的手接过那一纸通知书,他露出了一个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微笑。
比起那些失意落榜、来年再战的考生,林万东他从来都没有试错的资格。
他出生在云南宣威一个小村庄里,一出生便被四面的大山挡住了去路。
窘迫的生活让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帮助父母分担,林万东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做家务、干农活。
劳作上的辛苦令林万东更加坚定了想要发奋学习的心,在教育资源落后的山村里,能够上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林万东的父母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却坚持让儿子接受教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了儿子的未来。
为了让儿子读书,夫妻俩起早贪黑,不仅要辛苦耕作,还要四处打零工。
林万东将父母的付出看在眼里,从小便用心学习,争取出人头地。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奖状贴得满墙都是。
儿子的优秀令夫妻俩充满了干劲儿,被困在大山里的小两口拼了命也想让儿子去到更远的地方,见识一下大山外的世界。
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却十分幸福。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打倒他们,反而令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林万东在学业上不敢懈怠,但他也没有自持读书人的清高,在课余时间便帮着家里干活,寒暑假他也会和父母一起下地劳作。
孝顺努力的林万东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有这样的孩子两人十分骄傲,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改变他们,反而令他们越发坚韧。
这份迎难而上的坚持也影响到了林万东,令他在学习上越来越废寝忘食,尤其上了高中后,他更是沉浸在题海之中无法自拔。
他深知家乡教育事业的匮乏,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能够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林万东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习上。
但命运总爱捉弄人,在林万东高一那年,他的爸爸突发脑梗,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的“顶梁柱”一夜坍塌,给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猛烈一击。
没过多久,林万东的爷爷也病倒在床,这令他们境遇越发岌岌可危。
面对眼前的困境,林母孔大桃没办法只好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她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公公,一边去县城工地做力工。
为了让儿子继续念书,孔大桃用瘦弱的肩膀为他撑起了一片天。
看着母亲日渐佝偻的背影,林万东心疼不已。
但年幼的他无法分担母亲的压力,只能更加努力读书,争取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在高中期间,他不仅在学校里埋头苦读,在家里更是书不离手,干完家务后一坐便是一大天,有时做起题来甚至会忘记吃饭。
孔大桃对儿子的状态担心不已,她怕儿子太过紧张从而弄巧成拙,也怕儿子的身体吃不消。
她便总是赶儿子去山里散风,但林万东的兜里也总揣着真题和单词书。
就这样十年寒窗,一朝上战场,林万东下笔如有神,所有的努力终于为他赢得了高考的胜利。
全县第一的林万东成为了大山里的状元,在九月成功踏入了清华大学的校园。
出人意料的决定考上清华的林万东也并没有因此走上人生巅峰,闭塞的成长环境令他刚上学便触了礁,选择王牌专业电气自动化的他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复杂的理论和公式令他昏昏欲睡,没碰过电脑的他犹如一个老年人,看着同窗们手机里的app和小程序,他茫然得如同老年人地铁看手机。
当时的林万东确实因为自己有限的眼界陷入了迷茫,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因为他知道自己上学的机会有多么来之不易。
于是林万东选择转专业,他决定哪里薄弱补哪里,他转到了计算机技术专业,既然没碰过电脑,那就想办法玩转它。
比起身边那些从小就活在网络里的同学们,林万东的开局只有一双手,于是他开始重操旧业,整理好想搬砖的心情,重新回到备战高考的状态。
除了上课和勤工俭学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每天泡在图书馆和计算机房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随着林万东的努力,他终于跨越了互联网这座大山,在大三那年他修完了所有学业,如愿跟上了同学们的脚步,彻底摆脱了“原始人”的标签。
一毕业,不少互联网大厂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他并没有选择去大厂搬砖,而是选择回到云南,建设自己的家乡。
他的决定不仅令老师们大跌眼镜,就连当年那些扬言他会做“凤凰男”的网友们也为此惊掉了下巴。
时隔四年的巴掌如约而至,不知道打疼了谁的脸?
林万东用实力证明了他的人生并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他抛弃30万年薪,回到家乡做起了一名基层公务员,拿着三千的月薪也甘之如饴。
但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回到大山的决定有什么不妥,建设自己的家乡一直都是他的梦想。
父母托举他走出大山,而他也想成为托举更多人走出去的那双手。
也许很多人认为清华毕业的林万东不应该选择这样的人生。
但他却不以为然,像那个夏天一样,不去听,不去解释,不管外界的声音,只专注自己脚下的路。
其实,林万东早就将自己的志向写进了日记里:
“清华给予我的不应该是逃离贫困的船票,而是改变贫困的船桨。”
来源:法理学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