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现在处于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矛盾之中。21日这天,首相石破茂刚刚在华盛顿跟着美方说了不好的对华话,紧接着就派经贸代表团去了北京,希望能让中国放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这种一边对着人家捅刀子,一边又去求人家给解药的行为,体现出了东京决策层心里的那种战略
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现在处于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矛盾之中。21日这天,首相石破茂刚刚在华盛顿跟着美方说了不好的对华话,紧接着就派经贸代表团去了北京,希望能让中国放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这种一边对着人家捅刀子,一边又去求人家给解药的行为,体现出了东京决策层心里的那种战略上的不安。
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的电动汽车展区那儿,松下的工程师山田直直地瞅着展台上的概念车,他脸上满是忧愁,眉头紧紧皱着。
由于永磁电机所需的重稀土断供,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氢电混动车型量产计划被迫搁置。
这样的困境正在向日本制造业的关键部位扩散——每一辆混合动力车需要0.5公斤镝,工业机器人依靠铷铁硼磁铁,就连F-35战机的发动机也离不开中国的稀土。
三菱重工的内部文件表明,要是在三个月之内没法得到稳定的供给,他们的军工生产线就会有30%的生产能力收缩。
这种困境之前就有迹象了。2010年稀土禁运令开始实行的时候,日本曾经特别坚定地说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十四年里花了300亿日元去推进“多元化战略”,可最后的结果呢,越南那边稀土提纯的成本比预期高出了70%,深海采矿船在太平洋4000米深的地方老是出故障,从废旧手机里提取出来的稀土纯度一直都达不到30%。
如今日本60%的稀土仍需穿越东海运输,这个数字在高端磁材领域更是高达85%。
战略资源有个很要紧的缺点,这让日本只得在南海展开危险的博弈。2月24日这个时候,防卫大臣中谷元和菲律宾防长进行了秘密商谈,并且把JFPS-3ME雷达安置在了巴拉望岛。这个系统能监测400公里范围内军舰的行动状况,还能跟美军的“爱国者”导弹系统连接成数据链。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技术人员正在帮菲律宾军队改造苏比克湾的监听站,打算打造出一个能覆盖南沙群岛的电子围栏。
这种军事方面的渗透背后隐藏着历史遗留下来的那种诡异气息。在2014年武器出口禁令被解除之后,日本已经给12个跟中国有着领土争议的国家送去了装备。
去年12月,马尼拉接收到的TC-90侦察机的涂装悄悄变成了和日本自卫队一样的浅灰色,它的飞行轨迹经常在黄岩岛附近的空域出现。
更得留意的是,东京在搞1930年代那样的“岛链防御”想法把菲律宾当作“西南防线”的支撑点,这跟所谓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宣言形成了很鲜明的反差。
经济跟安全这两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割裂,把日本的战略思维深层次的混乱给暴露出来了。就在丰田章男在北京商量着要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的时候,外务省却在布鲁塞尔那边到处散播“中国威胁论”;三井物产靠着从中国进口稀土来维持半导体的生产呢,可经济产业省却把23种关键材料给列入到出口管制的清单里了。这种像精神有问题一样的政策,就跟京都金阁寺的影子似的——表面上看起来很辉煌壮观,实际上却是很脆弱,一撞就碎。
历史的教训一直都在咱们身边呢。日本的那些船在南海收集水文数据的时候,他们的测量船名字还是用二战时期的“白凤丸”“启风丸”之类的老称呼;给菲律宾转让的雷达技术,那原型就是1943年用来监视美军的“乙型电波探信仪”。这些小细节就跟没好利索的伤疤似的,一直在提醒着咱们:有些势力一直都不承认侵略历史,他们的那种战略野心还在暗暗地活动着呢。
面对这么复杂的博弈局面,中国得有破釜沉舟那种决心,也得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像稀土出口审批跟日企在华投资绑在一起,电子战部队对南海不正常信号进行定向干扰,还有RCEP框架下的经贸联系一直紧起来,那些在对抗和妥协之间晃悠的投机分子最后会明白:任何想再演一遍历史那一套的想法,都只是以卵击石白费力气。
来源:文哥视角一点号1
